第225章 番外後續25

字數:5896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左單單洗了一張全家福掛在了家裏。就準備去聯係當地的教育部門進行鄉鎮考察工作。

    沈一鳴抱著她道,“真舍不得你走。”

    左單單一臉正義,“不行,我不是屬於你一個人的,我是屬於全天下失學兒童的。怎麽能兒女情長呢。沈一鳴同誌啊,你好歹也是個大幹部了,覺悟要高啊。”

    沈一鳴笑著含她的唇。

    東輝省地處中部地區。比較有代表性。

    這些地方鄉鎮基本上都已經建立了小學,孩子們上學都挺方便的。然而有個弊端就是,家家戶戶生的孩子多,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去上學。

    甚至有的家庭裏麵,孩子們上了一年級之後就不再去上學。

    市裏教育局的同誌陪著左單單在各地鄉鎮小學進行走訪。左單單找了當地的小學老師聊天,問當地的教育問題。

    老師搖頭歎氣,“我都做過了幾次家訪,給家長們做工作。可各有各的難處。有的大的孩子的要在家裏照顧弟弟妹妹,有的是家裏條件差,學費拿不出來。有些是因為覺得女孩子不用讀書。各種各樣的事兒,都是一些老問題了,學校也沒辦法解決。”

    其實說來說去,還是窮導致的。

    左單單回到京市這邊的時候,左聰和陳萍萍也從美國回來了。

    這次他們去那邊見家長,也在那邊學習了一段時間。

    回來之後,就直接領了證。因為研究所這邊要他們參與一項重大研究,所以兩人也不準備辦婚禮了。領證之後就進入了研究所裏麵關門搞研究。

    左單單對此感到挺感慨,大家都在幹一些利國利民,有意義的好事兒啊。

    好在她也很快忙碌起來了。教育部門這邊要製定新的教育法規,邀請一些教育學方麵的老教授專家一起研究,左單單作為秦教授的助理,也參加了這項光榮而偉大的工作。

    在學術上麵,左單單暫時是不會提什麽意見的。不過在其它輔助意見上麵,她還是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並且提供了一些自己考察之後的真實數據以及情況反饋報告。

    根據現在的實際情況,她提議針對鄉鎮地區在兒童入學率上麵進行獎勵。另外,如果當地有孩子考上大學,也可以對孩子所在家庭進行經濟獎勵。一方麵鼓勵老百姓送孩子入學,另外一方麵也是解決大學經費問題。不要讓孩子因為錢的問題而失去成才的機會。這一筆費用來源,一方麵可以通過項目經費進行申請,另外一部分也可以成立教育基金,每年接受國內各大愛心人士捐贈。專款專用。

    教育部門商量了一下之後,決定對這個政策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也讓左單單這邊做一份詳細的計劃書。

    然而陳誌森聽老同誌提起這事兒之後,就笑道,“現在鄉鎮的教育確實是一件讓人揪心的問題。要是真的實行這個政策,我一定要大力支持國內教育。”

    過了一陣子,這個政策被當做試行政策,在部分地區開始實行。

    陳誌森當即捐了一大筆錢。不止他,一些華僑朋友也跟著捐款。還真是解決了前期資金的問題。

    左單單知道自己爸竟然第一個捐款之後,頓時哭笑不得。這是要幹啥啊?

    不止陳誌森,就連沈右右和沈珠珠也捐款了。

    “爸爸,你們不用這樣的。我隻是提出一個建議。”

    陳誌森道,“好的建議當然要支持。隻要是利國利民的事情,不管是誰提出來的,我都會支持。”

    沈右右也道,“媽媽,我聽說很多小朋友都不能上學,我也想幫助他們。外公說,要做一個有良心的商人。”

    “……”這還真的把自己當做商人了。

    沈珠珠仰著小腦袋道,“媽媽,我掙錢啦,我也要做好事。做好事能變得更加漂亮。”她摸了摸腦袋,“這叫什麽美?”

    “內在美啊小笨蛋。”沈右右對自己妹妹無語道。他怎麽找了這個小笨蛋當自己的老總。

    沈珠珠皺眉,“我才不笨,外公說了,我像外婆,聰明!”

    左單單認同的點頭,嗯,你不使壞的時候,是挺像你外婆的。

    試行結果證明,左單單這個政策在當地發行的還是很不錯的。

    很多人一聽讀書還有獎勵,多多少少對自家孩子教育問題有了一些重視。很多老百姓去當地的政府打聽這項政策。隻要老百姓關注了,說明後期就會重視。

    為了配合這個政策,教育部門這邊也讓一些人去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然後發現左單單同誌本人就是窮苦出身,後來通過自身努力最終成才。她本身又是大學老師,口才了得。更何況這個政策還是她提的意見,沒人比她更了解了。於是讓左單單來負責這些思想工作。

    左單單接到了組織上的安排之後,立馬馬不停蹄的出發去下麵搞思想工作。

    洗腦嘛,淳樸的老百姓還是很能聽取正確的意見的。

    你和能和他們講什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嗎?當然不行。能說為了國家政策嗎?也不行。至於什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對他們來說就是磚牆上的一道裝飾圖畫。

    你得這麽講,“就你們隔壁村出了個大學生,畢業就分配了單位,接了老頭老娘就去城裏享福。住單位分的樓房。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什麽都有。……還有你們鎮上的誰誰誰,一個大閨女,考上大學了,找了個好對象一起孝順家裏爹媽,每次回娘家都會給娘家拎著魚肉。每年還給家裏塞過年費。爹媽都跟著享福……”

    當地幹部一臉懵,這大學來的教授還挺接地氣喲。比他們地方上還接地氣。

    “你們的娃比別人笨嗎,咋可能呢?都一樣的腦袋,人家那是爹媽都重視教育,重視孩子們學習。不讓他們輟學回家。你們說,咱們這當爹媽的養孩子,不就是為了個盼頭嗎,指望著孩子們比咱們上一代出息,以後家裏越來越好。你現在就送孩子去讀個書,以後隻會比現在過的好。你要是不讓孩子去讀書,現在過的咋樣,以後也咋樣。現在整個村子過的都一樣,可以後你們村裏的其他娃娃都成才了,這差別就出來了。人家孩子讀大學在單位裏工作,你們孩子還在苦哈哈的過,以後你們傷不傷心,孩子們怨不怨你們?”

    下麵一眾老鄉激動的看著左單單,有些臉上都很沉重。對啊,自己的娃娃要是以後一輩子種地,隔壁二狗子家的娃娃去上大學了,那可咋辦啊?

    “有錢沒錢,讀書掙錢。教育就是投資。你每年就給一些學費,以後你們晚年就等著享福,住樓房,頓頓大白麵大百米伴著魚肉吃。你們說著事兒虧嗎?”

    “不虧。”

    “咋虧呢,這賺了!”

    ……

    大夥你一言我一語的答應著。

    左單單拿著擴音器喊,“沒聽到,大家說,虧還是不虧?”

    “不虧!”大家齊聲道。

    “賺了,還是沒賺?”

    “賺了!”聲音響亮。

    左單單喊,“對,咱送娃娃讀書,以後掙大錢,孝敬爹媽!”

    “掙大錢!”情緒激動。

    誰都不想一輩子種地啊,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總是一種希望。

    他們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娃娃能夠成才,帶著全家脫貧致富。希望自己的娃娃像這位大學老師說的一樣,光宗耀祖。

    九月一號之後,當地的地方政府就反饋了情況。思想教育很成功,這次報名,除了特殊情況之外,入學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相比以前入學率不足百分之七十,這已經是很大程度的提升了。

    教育部門再次對左單單提出了邀請。

    左單單接受了邀請,正式加入了教育部。

    畢竟有些事兒還是要通過官方渠道來做,才能有更大的影響力。比如她提出的意見,以及去做思想工作。都是需要當地政府的支持的。

    因為左單單博士在讀的學曆,加上她的研究方向是基礎教育方向,所以分管基礎教育,還負責編寫教材。

    第一本教材發行的時候,左單單拿著寫有自己名字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書,拿回家裏給自己兒子閨女看。

    這時候沈右右同學已經是二年級的小朋友了。

    沈珠珠也在學前班了。

    左單單嘚瑟的教育孩子,“知道什麽樣的人出息嗎,就是編寫教科書的人。你們兩個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像媽媽一樣有才華。”

    沈右右和沈珠珠乖乖的點頭。爸爸不在家,他們要讓媽媽開心。媽媽說什麽就是什麽。

    等左單單拿著書跑去和陳誌森炫耀了,沈珠珠問哥哥沈右右,“媽媽是不是說,書上有名字就是有出息的人?”

    沈右右一聽,覺得沒毛病。

    沈珠珠摸了摸下巴,然後立馬去自己和沈右右的小書房裏麵翻賬本。“哥哥,哥哥,快來看看咱們有多少錢啊?”

    沈右右看她想動錢,嚴肅道,“沈珠珠,你幹什麽?”

    沈珠珠道,“我要做個有出息的人。我要讓小邱叔叔給我找出版社,把我的畫冊弄成書。”

    沈右右不同意道,“珠珠同誌,這錢是公司的錢。”

    “可是我不是老總嗎?”沈珠珠好奇道,“哥哥你不是說老總就是能掙很多很多錢,隨便花錢嗎?你說我做公司老總,就能隨便花錢買東西了。”

    沈右右嘴角抽了抽。他是這麽說沒錯,可那時候沈珠珠還是個什麽都不懂的小笨蛋……他忘了,沈珠珠也是會長大的……他這是不是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沈珠珠咧著嘴笑。外公說了,她像外婆,也像媽媽。

    作者有話要說:  麽麽噠。謝謝親們支持。

    番外應該還有一章就完結了。不想寫太長了……該交代的,似乎也交代的差不多了。

    我在猶豫要不要寫一個陳爸爸的番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