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尾聲

字數:1544   加入書籤

A+A-




    大明正德十二年秋,有韃靼大汗小王子伯顏猛可率軍數萬侵犯大明邊境,結果在偏頭關一戰裏被大明天子正德率軍擊潰。

    此一戰,韃靼人傷亡慘重,就此一蹶不振,再沒有了之前橫掃草原的無敵之勢。由此,蒙人進入了數十年的蟄伏期,幾十年都不敢再犯大明邊境,直到嘉靖末年,隨著俺答汗的橫空出世,蒙人才終於重新成為大明北邊的重患。

    這,本來是一場足以彪炳青史的大捷,但是事情在隨後卻發生了叫人意想不到的變化。

    當朝中百官得知天子正德在邊境上的種種經曆後,頓時就炸了鍋了,當即就上疏彈劾,直言天子之種種不是,尤其是對他不顧自身安危輕涉戰場一事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

    明麵上,他們自然是認為此乃天子不自重的表現,很可能就此重蹈英宗皇帝朱祁鎮的覆轍,認為此風斷不可開。但背地裏,他們是不是因為擔心武將勢力會因此重新抬頭,從而壓過文官集團就不好說了。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信的,那就是如今做主的乃是文官,書寫曆史的也是文官,所以他們有的是辦法將此事徹底掩蓋。

    結果此一場大捷便被曆史徹底掩蓋,邊軍將士隻得了些財物賞賜,其他卻再沒有。甚至連戰鬥本身,也被寫成一場小小的戰事,地點也換了,被稱作應州之捷,殺敵不過數百。

    雖然皇帝依然在場,但那隻是他胡鬧的又一明證罷了。

    就此,天下人再不知有那麽一些人,為了大明的邊疆拋灑著自己的鮮血與頭顱,為大明立下了赫赫戰功。

    由此,正德徹底心灰意懶,成為了天下人後世之人口中的昏庸荒唐的大明天子。

    兩年後,寧王之亂突起,正德再次出征,卻被王陽明搶了先,然後他又展現出了自己荒唐的一麵,居然讓人放出寧王來與自己一戰。

    此後不久,皇帝突然在清江浦中落水,就此一病不起,駕崩。但其死之真相,卻總為後人所疑……

    ————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北地邊境。

    兩騎人馬正在朝著前方趕路,一男一女。

    “楊晨,你為什麽不答應你們的皇帝和他回北京呢?”

    “因為北京並不是我希望留在那裏的地方,那裏太過拘束。而且我覺著這邊疆之地才更需要我這樣的人。雖然偏頭關的事情已經解決,但我聽說雁門關那裏又生出了一些亂子來。你,願意跟我一起再去冒險麽,塔娜?”

    “當然了,今後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兩騎在說話間踏踏遠去,往著不可知的未來策馬而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