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藝選

字數:3699   加入書籤

A+A-




    左伸對劉嶠的舉動似是熟稔已極,那廂劉嶠甫一開口,說話聲都還沒傳出來,他竟是拔腿就跑,身法之快,當真如脫兔一般。
    劉嶠一見之下,越發氣得吹胡子瞪眼睛,竭力追趕,於是,兩個人便繞著大書案兜起了圈子,一麵跑還在那裏口沫橫飛地打嘴仗:
    “以‘言誌立心’一句破題,分明有無數文章可做,此子卻偏要標新立異,大書特書異體字。此乃炫技!毫無必要的炫技!”
    “大道至簡,大道至簡你懂不懂?一句話就能說完的事兒,何以非要纏七雜八寫上一大篇?那不是文章,是裹腳布!臭不可聞的裹腳布!”
    “治學理當腳踏實地,求學更要謹持認真,豈可抓小放大?豈可取輕取巧?我白石書院絕不助漲此等歪風邪氣!”
    “素以為絢,非指素強過絢;大巧若拙,非指巧弱於拙。你讓個聰明孩子學笨蛋,豈非削足適履?豈非倒行逆施?我白石書院絕不為爾等冥頑不靈之輩張目。”
    “君子動口不動手……更不能動腳……本堂奉勸您老不要倚老賣老!”
    “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老夫偏要動手!偏要動腳!偏要倚老賣老怎麽著了?”
    兩個人一邊吵、一邊跑,幾圈下來,劉嶠頭一個體力不支,當先停下來扶著案角氣喘如牛,半天都直不起腰來。
    左伸也好不到哪裏去,臉紅脖子粗地站在另一頭,拿了塊大帕子擦著滿頭的汗。
    皆是四體不勤的書生,平素坐的時候多、站的時候少,哪裏吃得消如此跑法,早已是累得不輕了。
    見他兩個終是消停了些,林淑英等人這才覷了個空兒,上前忙著兩頭勸解,他二人時不時地還要隔桌鬥上幾句嘴,屋中又是一通吵嚷。
    最後,還是左伸以主考官的名義定下了這篇文章的名次:
    甲優第二。而甲優頭名則頒給了一篇白話文。
    眾人對這名次皆無異議,也隻有劉嶠在那裏嘀咕了幾句“老夫還是中意前一篇”,卻也沒明著反對。
    那篇白話文天真質樸、趣味盎然,文中也並沒去講什麽大道理,讀來卻有若春雨無聲、涓滴清靈,而待掩卷回思時,又還能品出另一番滋味來,便連劉嶠彼時也看得入神,可見其文佳妙。
    自然,此等俗言文章,也就隻有一些女子書院才會取中,那些正規學府卻是非雅言不可的,科舉就更是如此了。
    閱卷完畢後,已是天將向晚,天邊暮雲垂落,北風一陣緊似一陣。
    表聖閣的大門在黃昏中打開,眾夫子魚貫而出,麵上皆帶著疲倦之色。
    閱卷累、吵嘴累,全武行更累,而兩頭勸架那簡直就是……累上加累。
    天幸今年考生少,也就兩百掛零,那卷子一個下晌也就看完了,大家夥兒倒還能吃得住,若是再多耗兩日,五個人裏至少得瘋倆。
    在屋中悶坐吵打)了幾個時辰,出門後被冷風一吹,精神倒是振奮了些,眾人便也沒急著走,隻在廊下慢慢疏散。
    此時,幾個留在書院幫忙的女學生正好行過,見了一眾夫子,忙躬腰行禮,少女清脆的聲音次第傳來,將冬日的寂然也一並掃去。
    眾夫子上前勉勵了幾句,便徐步朝前走去,彼此間偶爾還低聲說幾句話,很快便走得遠了。
    那幾個女學生一臉崇敬地目注著夫子們的背影,亦在那裏悄聲議論:
    “堂長好嚇人啊,我一見他就發怵。”
    “是呀是呀,左堂長從來都不笑的,板著臉的樣子特別怕人。”
    “林主講今兒穿的裙子真好看,回頭畫了樣子,做一條一樣的來。”
    “我剛才聽淮山先生說什麽‘大道至簡’,左堂長又說‘立心言誌’,卻不知在他們講談些什麽呢?”
    “先生們湊在一處還能講什麽?自然是講些高深的學問了。啊啊,真想聽聽先生們的高論哪,一定特別地有意思。”
    “我說諸位,咱們正經先把差事交了好不好?再過一會兒可就到了飯時了,別又餓著了哪位,大晚上地磨牙。”
    末了一語,總算驚醒了竊竊私語的小娘子們,亦引來了一陣輕笑。
    “咚——”,城廓之上敲起了暮鼓,悠遠蒼茫,隨風散入滿城。
    天已經快要黑了,書院即將落匙,小娘子們也再無心閑話,很快便去了。
    方才還很熱鬧的庭院,就此變得空寂起來。
    將暮而又未暮的天光下,表聖閣翹角飛挑,正勾著一片殘雲,那雲絮厚重、灰黃,如擱置經年的棉團。
    不知何時,一些細碎的飛絮自那棉絮間緩緩飄墜。
    下雪了。
    紛紛揚揚的雪花,無聲無息,卻又恢宏浩大,不消一夜,便已覆滿城池。
    翌日清晨,汴京城已是銀裝素裹,那雪卻還未歇,依舊飄飄灑灑地下著。
    白石書院東舍,屋角的炭盆已將熄滅,衛姝端坐在小幾前,周遭是一群同樣正襟危坐的小姑娘。
    她聽到了輕微的牙齒打架聲。
    天氣實則並不冷,小姑娘們的衣著也都還算厚實,而之所以有人發抖,卻是因為緊張。
    今日乃是白石書院入學試的第二場——藝選。
    昨天的那一場,則是文試。
    文試考校的是學生文章才華,而學生的答題方式則無規製,舉凡詩、詞、文、賦乃至俗言俚文,皆可成文;
    藝選考校的,便是小娘子們的技藝了。
    這所謂技藝也頗為寬泛,既有琴、棋、畫等雅項,亦有女工、烹飪、茶道、花道等雜項,還有君子六藝中的數、禦以及較為冷門的農事等等,堪稱齊全。
    這兩場考試的成績,會綜合起來出一個總榜,而在總榜之下,又分為文榜與藝榜,並擇三榜中成績優異者錄之。
    至於考生成績的評定,則是文試、藝選各占一半。
    這也是顧及寒門、農戶並庶族出身的小娘子們。
    她們平素難有讀書之機,若單憑文試,於她們並不公平,亦是變相剝奪了她們求學上進之路。
    此外,身為女子,擅長某種技藝、懂得持家之道、通曉閑情雅趣,亦是為人妻、為人母所必須的,故而這藝選才會占據一半的比重。
    喜歡衛姝請大家收藏:(.)衛姝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