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白波軍的智者

字數:4290   加入書籤

A+A-




    “撫順,我思來想去,發現隻有辦法能夠讓白波軍為我所”
    前往安邑的路上,張言說
    “那就是殺!”顧羽將這個辦法說了出來,她是這麽想的,她覺得張言和她想的差不
    白波軍是什麽?
    不過是黃巾餘部的再次起
    “白波軍的首領名叫郭太,白波軍總人數有十餘萬眾,我們不需要殺太多,隻需要擒拿這郭太即”張言說
    “......”顧羽覺得張言想的有些過於簡單,“主上,您統過兵嗎?”
    “我曾在宛城,率領宛城守軍打退過孫堅的進”張言說
    “原來如此,那是完整的軍隊,且人數尚少,故而您的指令很容易傳達下去,但白波軍可是有十餘萬”顧羽提示道,“要想掌握白波軍,實際上的難度和治理一縣是沒有什麽區別”
    用比較現代的話來說,顧羽的意思是張言指揮的軍隊組織程度和訓練程度都很高,命令傳達簡單,且人數少,行動迅
    但白波軍人數太多,人多了是會加大管理成本
    命令也有可能傳達不及時,造成戰場上的錯
    張雪的初步計劃是讓張言圖謀並州,用白波軍在這次的戰鬥上打出功勞來,不當司空,當並州刺史!
    當然,這是在張言不甘心情況下的計
    如果張言甘心如此,那麽就隨意吧!
    張雪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救不了一個心智徹底死去的
    “精兵簡”
    張言給出了這個答案,十萬白波軍他不可能全部帶走,隻能夠挑選其中的精銳之
    而且,他記得呂布在長安被攻破後好像去了晉
    他要是成為並州刺史,早晚要和呂布碰一
    所以,他需要問一問顧羽能不能打過呂
    “精兵我懂,可您要如何簡政?”顧羽問
    “簡政的事情先放一旁,你覺得你能夠打過呂布嗎?”張言問
    “如若呂布舍命與我相鬥,我不能”
    “那他要是不舍命呢?”
    “我可趁其不備殺”顧羽回道,“隻要他一開始不盡全力,活著的隻能是”
    這回答相當自信,但也透露著危
    呂布那樣的強者,會有不備之時嗎?
    “您覺得我會對上呂布嗎?”說著,顧羽問
    “我不覺得他們會將呂布按死在長安,而並州是呂布的發跡之地,他極有可能逃亡並”
    張言知道曆史,曆史上呂布在徐州被曹操擒拿死
    現在隻是時間提前了而已,呂布該逃走還是會逃走
    “我明白,我會竭力殺死他來回報主上”顧羽說道,“我現在有一個更好的辦法,主上要不要聽聽?”
    “什麽辦法?”張言問
    “現在我們前方的樹林裏麵有十來個白波士兵,我們隻需先拿下,讓他們帶我們混入安”顧羽提議
    “辦法不錯,不過我想稍作修改,我們直接殺進安邑吧!”張言提議
    兩人都有著影鋒,任何遠程都無法命中兩人,兵器都是神兵利器,還能夠讓對方互相殘
    這不發揮發揮,張言都覺得沒意
    “......當然可以,我會保護好您”顧羽握緊鬥轉,她又不知道張言的水平,但她對自己有信心!
    不過十萬軍而已,不知道有多少老弱病
    她可以!
    “敵雖成千上萬,我亦可保主上無憂!”顧羽打馬走在了張言前
    然而,張言坐下的盧更快,顧羽還未來得及反應,張言便已經到了前方樹林那
    顧羽隻得拍馬追上,卻發現那些白波士兵皆已倒
    她看著一地的屍體,隻好說道:“我原以為主上不通武藝,看來是在下眼”
    殺人手法很嫻熟,和她一樣嫻
    “安邑就在前方,我們直接殺過去吧!”張言說道,得到的能力不用和沒有得到有什麽區別?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夜間再行動吧!”顧羽提議,“我們還是潛伏進去吧!”
    “那就夜間再行動,潛伏就潛”張言同意了這個提
    ......
    是夜,安邑內白波軍正展開著軍
    首領郭大坐在正間,兩側站立著四人,分別是楊奉、韓暹、李樂、胡
    白波軍雖大,但內有派係為
    這五人便就是白波軍內的五個頭
    “呂布殺了董卓,占據了長”楊奉說
    “這和我們有什麽關係?”胡才問
    “要變天”楊奉是比較敏銳的,“呂布如此舉動,難道駐紮在函穀的董卓舊部不會有所作為嗎?”
    這時坐在首領位置的郭大出聲道:“你的意思是,他們會攻打長安?”
    “若我是他們,定然不會坐以待”楊奉回道,“聽聞長安的人正商議著如何將涼州人斬盡殺絕,如此之下,物極必反,董卓舊部為了自保,定然會做出反抗朝廷的舉”
    楊奉的分析很是正確,曆史上除了郭大死的早些,其餘人都是跟著護送獻帝東歸的
    現在董卓提前死了兩年,正常發揮的話,郭大未來也會是護送獻帝東歸的人物之
    “可就算他們要攻打長安,這又能夠和我們牽扯上什麽關係呢?”李樂不解地問
    楊奉看著四人,他問道:“難道諸位不想為將來謀一個出路嗎?”
    此言一出,四人沉默了片
    “可我們怎麽知道誰會贏?”韓暹發問
    “對啊!我們怎麽知道誰會贏?”胡才附和
    “安靜!”郭大喊了一聲,看向楊奉,“繼續說下”
    “我也不清楚誰會獲勝,但不如我們各投一方,如此不管誰獲勝,我們都能夠有一個後”楊奉提議
    曆史上,在郭太戰死後,楊奉等人投降,但是李樂、韓暹、胡才等人仍然堅持作
    這也是一種智
    為什麽不全部投降?
    這就要提到楊奉的身份
    楊奉,京兆華陰人,東漢太尉楊震少
    其父楊震,字伯起,出身名門望族,西漢丞相楊敞之後,官拜太
    從兄楊彪出身於著名的弘農楊氏,曾祖父楊震、祖父楊秉、父親楊賜都官居太尉,並且都以忠直而聞
    “好!”
    郭大這一個字剛說出來,三顆人頭便從門口處飛來,灑出一大片的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