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字數:3452   加入書籤

A+A-




    驚天大案淮安府!
    良久,何九走到張忠謀和王轂麵前跪下,“稟大人,何九據實呈報,李玉昌李大人之死,未驗出中毒跡象,此稟何九以項上人頭作保。”
    此言一出,張忠謀既驚又喜,驚的是如此大案,竟是誣告,真是未曾想到。喜的是,兩次驗屍,結論相同,加上這何九自願以項上人頭作保,萬萬不會錯的。這事可以回京交差了。
    這個案子到了這個樣子,用不著三司會審,也不用上報聖上,免了不少麻煩。
    此言一出,王轂那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到肚裏去了。沒有下毒,這李玉昌便是自己上吊求死,自與他人無關,這個案子便蓋棺定論了,無需再行糾葛。
    “張副憲,在下官看來,那李玉昌家人純屬胡亂猜疑,一定是聽了左右鄉鄰一些閑言碎語,亂民方寸,放才做出這一不當之舉,其實情有可原,談不上什麽誣告不誣告。”
    張忠謀點了點頭,“王大人所言極是,李玉昌這事擱到誰家都不甘心啦,有個什麽風吹草動的,他們自然要弄個明白,情理之中。不過,他們竟然跑到京城想告禦狀,這事背後就不簡單嘍,這個事倒是要查一查。”
    “張副憲,人家有懷疑想告狀也不是不可以,免得真的有冤情卻被蒙蔽之中。隻是這越級上告,而且一下子就捅到了朝廷,有點過了。我們淮安府呢,也不想再操持之事,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可以為李玉昌大人遺孤再一千兩紋銀撫恤。”
    張忠謀心想,這王轂是真的不想再糾纏此事,他開出的這個條件,或許能讓李太青退縮,畢竟一千兩銀子對於一個農村家庭那可是幾輩子都掙不來的。
    “王大人,這個主意甚好,不過,你願意出一千兩,難免會被人詬病。”
    “張副憲,我們地方上做事和京師不同,像這種事情已經鬧到你們都察院,弄不好就會捅上去,到時候就是沒有吃肉也會弄一手油,花費可能更多,如果現在就能從源頭上解決掉,不是少了無數麻煩,沒辦法呀。”
    “那這事就這麽定了,到時候都察院通知李太青,讓他撤訴。”
    “多謝張副憲周旋,下官感激不盡。”
    張忠謀看了看王轂,鄭重地說道“王大人,那你迅速向省裏呈報案情,同時要妥善保管屍體。”
    “是。”
    張忠謀走後,王轂親自寫了李玉昌案情複查呈文,報江蘇省巡撫汪日章和兩江總督鐵保。
    鐵保把汪日章找來合議。
    “汪大人,這淮安府上報的李玉昌一案複查呈文你怎麽看?”
    汪日章沉默了一下,“鐵大人,您是什麽主張?”
    鐵保瞟了他一眼,心想,你這皮球踢得不錯,我是問你,你卻反問起我來了。
    “汪大人,這案子都過去半年多了,如今突然再起風波,莫非這其中真的有什麽隱情?”
    汪日章心裏罵道,你這個滑頭,雖然上次案情呈文是我親自執筆,但最後呈報不還是你鐵保首肯的?現在這麽一問,難道還懷疑我在其中有什麽手腳?
    “鐵大人,當初李玉昌之死,我也曾懷疑過其中有貓膩,但山陽縣和淮安府的呈文皆滴水不漏,看不出有什麽不妥啊,後來勤呈鐵大人的時候,我記得您也是這麽認為呀。”
    “我是說,假如,假如啊,山陽縣或者淮安府那邊動了手腳呢?這李玉昌當初也是汪大人您派去山陽查賑的,雖然是個候補知縣,但皇上是召見了他呀,怎麽著到淮安也算個欽差大臣,這次鬧到了都察院,保不齊已經傳到了聖上那裏,現在是複查,如果在我們這裏有個態度,就是真正複查徹底了,啥事也沒有不是更好嗎?那萬一將來真弄出個什麽妖蛾子來,我們就不好說了不是?”
    “那鐵大人的意思是,王轂這份複查呈文信不得,我們再派人去查?”
    “也不是信不過,隻是心中有些忐忑,這事可大可小,小到能夠忽略不計,要說大,那可能震動朝廷。”
    這話不是沒道理,汪日章想了想,“鐵大人所言極是,不過,依我看來,就算這王轂想做什麽手腳,哪怕他膽大包天,在張忠謀在場的情況不,他也沒這個膽子。”
    “那萬一呢?”
    “鐵大人,您就把心放肚子裏吧,就是萬一,那不還有張忠謀頂著了嗎?他可是複查主官,又是親自督陣,我們怕什麽?”
    鐵保一想,也對,他張忠謀坐鎮淮安,驗屍經過也聽說了,他怕擔責任,當場提出換仵作再驗,最終的結果他是認了的,應該沒問題。
    “那我們就按淮安府的意思,迅速上報吧。”
    遞交了呈文,王轂長長舒了一口氣。
    再次進了刑科大牢。
    這一次他帶了好酒好菜,他要安撫一下王聖漢。
    “來來來,今天我們就在這喝兩杯。”
    王聖漢一看這情形,便知事情差不多了。
    “王大人,這都是犯官牽連了您,讓您操心勞碌的。”
    “唉,沒想到我們審一輩子的案,最後竟然自己頭上落了一層灰。“王轂苦笑了一下。
    “王大人,聖漢這一輩子雖然不才,做了十五年知縣,但有幸在淮安結交到您這樣的府台,這心裏也知足了。“
    “話不能這樣說,其實上次因為朱似喜的事情,你受到牽累,我是沒有保護到你,這心裏過意不去啊。”
    “王大人,那事雖小,但犯了聖意,便是天大的事,城門失火殃及魚池,是我倒黴而已,怪不得您的。”
    王轂笑了笑,“當初也怪我,一開始就覺得這事最多辦你個失察之罪,大不了丟官還鄉養老,沒曾想,最後來個流放。早知如此,定當為你活動活動,免得還受這千裏奔波之苦,真是大意了。”
    “聖漢這心裏感激不盡。”
    “如今這事,算是妥了,再無風浪,過段時間塵埃落定,你可放心去雲南了。”
    王聖漢知他這次動了不少腦筋,才能闖這一關,今天來是個啥意思,那還用說嗎?
    “王大人,城東二裏外城隍廟城隍像後邊有個小暗室,內有五千兩銀票,請您派人去取,免得日久被他人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