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字數:431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家祖左宗棠 !
    “大人,左公子。”魏瀚進門鞠了1躬,“您有事找我?”
    “哈哈,季潛,快來快來,你來給咱們參謀參謀。”左孝威站起來將魏瀚迎了進來,同時取出了謄錄下來的濟遠艦的設計圖。
    “季潛覺得此艦如何?可有重心不穩的問題?”
    魏瀚將設計圖拿過來看了看:“這是濟遠艦吧……”
    “不錯,此艦月餘前便已經完工,如今應該在歸國的路上。”
    “濟遠穹甲較低,恐怕不能發揮作用,但又設計了立甲防禦炮台……確實有重心不穩的可能,但私以為更重要的還是穹甲過低,不能發揮作用。”魏瀚分析了1下,最終確實印證了左念微的說法,並且還給濟遠補了1刀。
    “那你覺得這和英艦翡翠號相比,孰優孰劣?”
    “英艦設計上確實比濟遠要好,不過價格上恐怕要不盡如人意,隻看大人想要什麽樣的了。”魏瀚搖了搖頭。
    “……”左孝威是清楚當年英國人的報價的。
    7十萬兩庫平銀。
    現如今就算是跌也跌不了多少,保底也要6十多萬。
    從整體上來看,翡翠號火力是濟遠號的兩倍左右,但穹甲隻有濟遠的3分之1,不過翡翠號的速度可以達到18節以上,遠高於濟遠。
    這點事左念微比較看中的,隻有這樣的速度才能保證這艘戰艦撐到甲午。
    “若購此艦作為南洋旗艦,魏先生覺得怎樣?”左念微也跟魏瀚學過1點艦船知識,防止因為自己的誤判而導致艦船購買和使用上出錯,所以每次見到魏瀚,左念微都會習慣性的稱1句“先生”。
    “可行。”魏瀚在思索過後,隻給出了這句話。
    左念微也思索了1下,南洋往後肯定是以國造艦船為主,倒不是左念微要逞能,而是國內的政治環境還真的不允許南洋1直向外購艦,同時也沒那麽多錢。
    所以南洋每次購買的外國軍艦都要小心又小心。
    “那……就安排這艘吧。”左孝威在得到左念微和魏瀚的肯定後,準備寫信給左宗棠了。
    畢竟南洋的話事人是左宗棠,這種大事還是要他老人家把關的。
    “爹,不急,這圖紙不如讓魏先生帶回去看看,有什麽不合適的地方也好改1改。”
    “嗯,可。”左孝威想都麽想就同意了,“修平,你去送送季潛。”
    “是。”
    得到同意,左念微答應了1聲,就帶著魏瀚離開了書房,順手還帶走了翡翠號的圖紙。
    “先生,你覺得這艘戰艦還有什麽好改進的地方?我們不妨1次全報給英國人,既然是選旗艦,那自然要挑1艘好的,您先把這圖紙帶回去修改修改吧。”左念微將圖紙交給了魏瀚。
    左念微不打算直接訂購翡翠號,而是更傾向於意大利人提出的改進版“萬喬尼?鮑森”號,這款軍艦更成熟,南洋可以盡快拿到軍艦來組建海軍。
    這艘戰艦有3000餘噸,速度可達到18.29節,裝備有2門10英寸主炮和6門6英寸副炮,還有3個魚雷發射管,火力很猛,就是防護不太行,但左念微其實可以接受。
    因為等到了甲午時期,相比於翡翠號,濟遠的3英寸穹甲也並不會好到哪裏去。
    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左念微看到了真正的希望,用他穿越前的時代流行的話,就是“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盡管在此之前,光緒5年,左孝威和沈葆楨就1起組建了南洋水師,實力要超過曆史同期,但艦船依舊沒有變化,除了從船政調走了海東雲、湄雲等4艘炮艦以外,南洋並沒有大規模的購艦,而沒有先進艦船的支持,那根本談不上改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但這1刻,隻要這幾艘新型戰艦成功入列南洋水師,那左念微就有把握去改變這個該死的曆史!
    ……
    在送走魏瀚之後,左念微又返回了書房,重新和左孝威商量計劃。
    本次購艦是準備購3000噸鋼艦1艘,2000噸鋼艦兩艘,以此為骨幹,組建海軍。
    這1購艦計劃也反應了左宗棠和朝廷的變化,不再是以北洋為核心,先富帶後富,而是南北洋雙核心運動。
    至於接下來的戰艦,左宗棠給出的是超勇的放大版,或者南琛的放大版。這很明顯是不合適的,性價比太低。
    但左宗棠也給了左念微很大的選擇空間,表示新式戰艦也可以酌情考慮。
    “最近北洋似乎在和英國人談論戰艦的事情,不知道是否有這方麵的設計圖紙?”
    左念微知道最近再談的是致遠級,這艘戰艦可以說是北洋水師裏麵最靠譜的性價比最高的火力最凶猛的速度最快的戰艦,左念微自然是非常傾心的。
    致遠艦的購買計劃還在整個清朝上層掀起了1次技術大辯論,簡直讓左念微不敢相信,這些官僚還真能幹出這樣的事情,看來致遠艦備受矚目也不是沒有理由。
    但這樣1艘明星戰艦,她的價格也是讓人望而卻步,造價就有55萬兩白銀,綜合花費高達88萬兩。
    當然,左念微主要考慮的是致遠艦並不能擔當1個艦隊的旗艦,說到底,致遠還是滿清官僚們試圖以小博大的產物,盡管性價比確實高,但在旗艦選擇上,還是翡翠更好。
    而南洋是準備在未來3年購艦3艘,準備撥付至少200萬兩用於購艦。
    嗯……有點摳門,但左念微也可以理解,畢竟每年那350萬兩裏麵還包括了艦船的養護和士兵的軍餉,確實不可能再有多少補助了。
    “致遠?嗯,你爺爺信裏也提到了,稱讚這艘戰艦優異,若經費充足,也可以選擇12。”
    致遠艦也得到了左孝威的認可,但錢的問題還是攔在左念微和致遠之間。
    怎麽辦呢?
    1艘致遠加1艘翡翠,單論造艦的價格就要150萬呐,還不算其他花費,那第3艘戰艦怎麽辦?
    想了好1會,左念微最後做出了決定:“爹,咱們還是不要致遠了吧,致遠雖好,但這艘船還真不容易買的。”
    “那你覺得該如何?難不成再去德國購艦?”左孝威以為左念微要說那兩艘在德國的戰艦,也就是經遠艦和來遠艦。
    “那兩艘也不便宜,而且性能遠不如致遠,要是選她倆,還不如再加點錢買致遠呢。”左念微搖了搖頭,“咱們還是不要太好高騖遠,先買兩艘。”
    放大版的超勇肯定是不要的,這種船壓根就是個陷阱,忽悠忽悠那些舊官僚的東西,放大之後性價比更低。
    所以左念微也想好了,既然3艘的錢不夠,那就先買兩艘翡翠級。
    不過左念微卻有另1個想法,就是想阿姆斯特朗公司提要求,讓1些船政的工匠也參與建造,讓他們積累點經驗。
    南洋不可能像北洋那樣1直向外國購艦,政策和經濟都不允許,所以往後肯定還要自造艦。
    其實,按照左念微的想法,就算是造平遠都行,要是甲午戰爭時有6艘平遠組成1個艦隊,在配合定遠、鎮遠、致遠、靖遠4艘戰艦,那戰局絕對不1樣。
    當然,左念微也明白,6艘平遠是不可能的,平遠級最多就兩3艘,船政和江南哪怕是開足馬力,甲午之前也造不了幾艘夠格的戰艦,技術、資金和人員,全是負狀態。
    所以,購艦的錢的問題要解決,東南的錢除了地方行政和基礎建設,大部分都要送到朝廷來維持中央和北方的運轉,能夠留給南洋的份量還是很少的,隻能靠自己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