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銀失盜案(七)

字數:597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宋提刑官 !
    宋慈説:"宋某確實看到袁大人家中清貧如洗身無長物恐怕同級官員中也是絕無僅有。當時宋某十分感動以為天下官員如袁捷一般大宋早已是太平盛世了。"袁捷説:"既如此袁某何來貪婪之心鬥膽私吞官銀且是二十萬兩?我袁某區區三口之家隻需平房三間便可安息;一日三頓粗茶淡飯便心滿意足。我要這二十萬兩官銀何用?再説我又能將這銀子藏至何處?昨日差役們已將袁某住宅裏裏外外掘地三尺細細搜過袁某全部家當總計價值不過十餘兩總不能硬讓我變出二十萬兩銀子來吧?"馮禦史迷惑不已:"是啊宋慈你這提刑官查案查得好奇怪明明抄得範方二十萬兩銀子你説那不是贓銀袁捷家徒四壁你偏説他藏有二十萬兩銀子這話怎麽説呢?"薛庭鬆麵色嚴峻地説:"宋慈此案重大非同兒戲你可有真憑實據?"宋慈説:"袁捷行事算得上老謀深算隻是捕殺盜賊之事不小心露了馬腳。"袁捷大叫:"捕殺一幫江洋大盜有何過錯?"宋慈厲聲道:"袁捷!那幾個被殺者真是江洋大盜嗎?"袁捷頓時心虛低下頭去"那……你説是什麽人?"宋慈説:"宋某曾細細察看那幾具死屍發覺其中有詐。我發覺那幾個死者的腳板寬大如扇腳趾個個散開腳底有厚厚的老繭係常年站立船板所致手掌心亦有兩道厚繭為拉網收繩勒刻而成可見被殺的所謂江洋大盜不過是幾個老實巴交的捕魚之人!胡捕頭在哪裏?"胡捕頭慌急地跪下:"宋大人……"宋慈喝道:"你枉殺無辜該當何罪?"胡捕頭連連磕頭:"在下是奉命行事不得不為求宋大人饒命饒命啊……"宋慈怒向袁捷道:"袁捷你也是貧寒人家出身那幾個手無寸鐵的無辜漁夫打漁謀生養家糊口與你何冤何仇你卻將他們亂刀殺死扣以惡名暴屍野外你你良心何在還有何話可説?"袁捷臉上冒出豆大汗珠仍硬著頭皮説:"袁某查案心切手下人或有失誤之處也是在所難免。"馮禦史説:"哎呀宋慈查案之中的是是非非就別扯得太遠了。要緊的是那二十萬兩庫銀到底怎麽回事?"袁捷提起了底氣:"是啊你説是袁某盜取了庫銀那麽袁某把銀子藏在何處?"宋慈坦然道:"照説想尋到你袁捷所藏之物是很難的。可碰巧得很陰差陽錯無意之中竟讓宋某發現了某處有你所藏的銀箱……"袁捷猝然變色:"你……你胡説!"宋慈説:"袁通判昨日我對你説過一句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雖然行事詭秘處處用心卻難免百密一疏功虧一簣。各位大人你們不是負有聖命前來收受被盜官銀嗎?宋慈為嘉州另收了一批失盜的官銀順便也一同收送進京不是更好嗎?"馮禦史狐疑地問:"真有此事?"戶部尚書説:"噯宋提刑説還有想必就有。能多收些官銀不更好嗎?
    走走我們且隨宋提刑去看個虛實。"宋慈對袁捷説:"袁大人你是在前麵帶路還是跟在後麵?"袁捷色厲內荏地説:"宋大人你説有自然你領著去。袁某暫且跟著權當看熱鬧吧。"宋慈大聲説:"各位大人請——"十二個銀箱從小屋裏一一抬出置於院中打開箱蓋白花花的銀子赫然在目。眾官員驚詫不已不敢相信。
    戶部尚書拿出一錠庫銀仔細察看微微點頭:"嗯這的確是庫銀。這十二箱銀子約有十萬兩。袁大人這銀子是哪裏來的怎麽用的是銀庫專用的箱子啊?"袁捷硬著頭皮説:"在下實在不知道這裏為何藏著這麽多銀子。或許宋大人更清楚這銀子從何而來?"宋慈説:"袁大人這麽説你不想要這十萬兩銀子了?這可是你煞費苦心才弄到手的怎麽如此慷慨又不想要了?""哼在下從未到此宅院來過宋大人此言簡直是無稽之談!""袁大人居然説從未來過此地?這不是你替彈琴賣唱的紫玉姑娘租下的宅院嗎?你們在此幽會互訴衷腸……""你……你完全是無中生有!什麽紫玉紅玉我從不認得什麽彈琴賣唱的女人。我家中自有賢妻何來相好女子?"宋慈大聲感歎:"唉紫玉啊紫玉你聽到這位相好男人的話更應心寒了吧。"紫玉悄然從內室走出來神色黯然頭上包著白紗布一雙幽怨的眼睛盯著袁捷。
    袁捷失聲叫著:"紫玉……你還活著?"紫玉悲切地説:"紫玉已是死過一回的人了。袁大人你好狠心啊!紫玉和你真心相許視為知己紅幃帳內互吐衷情。隻因偶爾發現這銀箱你便不顧往日情義痛下殺手……要不是得遇這位救命恩人紫玉早已讓河裏的魚兒撕咬得粉碎了。"捕頭王得意地笑道:"這位袁大人真夠黑心的用鐵蛋打昏了紫玉姑娘把她扔進河裏想沉屍滅跡。多虧宋大人讓我暗中跟蹤姓袁的把這事看得一清二楚把紫玉姑娘救下了。"袁捷又悔又恨咬牙切齒地一跺腳不得不低下頭去。
    幾位大臣將憤怒的目光對著袁捷。
    宋慈説:"各位大人嘉州官銀失盜案至此已真相大白。所謂公孫健與外盜勾結乃彌天大謊範方私吞贓銀也屬無稽之談。二十萬兩官銀實是通判袁捷監守自盜所為。他為找替罪羊才故作姿態栽贓陷害。請各位大人明鑒。"幾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一時竟都不説話了。
    袁捷突然朝幾位大人跪下連連磕頭都碰出血來了哀號聲聲:"大人各位大人在下一時財迷心竅犯下大錯請幾位大人饒學生一回放我一條生路讓我做牛做馬也情願啊。各位大人宋大人看在以往的情分上饒我一回吧……"馮禦史偷偷對薛庭鬆説:"你看這人怪可憐的能放過且放他一回吧……"一直沉著臉未出聲的薛庭鬆猛然喝斥道:"你真糊塗!犯下如此重罪還能放過嗎?監守自盜栽贓陷害嚴刑拷打草菅人命又濫殺無辜製造假案虛報戰功欺瞞聖上!這簡直是十惡不赦之罪!來人把袁捷拿下關進囚車餘下涉案官員也一並拿下不得放過一人!"官兵一擁而上將袁捷等人五花大綁起來。
    袁捷仰天而歎:"天不助我無可奈何。上不得天堂便下地獄事到如今袁捷隻能認命了!"袁妻帶著兒子匆匆而至。她急奔過來跪在丈夫跟前哭泣不已。其六歲的兒子手中還拿著寫字本與毛筆。
    袁妻説:"他爹你不要怕坐牢為妻陪你進牢房殺頭為妻也陪你上刑場。"袁捷搖頭歎道:"不必了。我袁捷這輩子已經完了可你還得活著。我們還有兒子讓他好好讀書將來長大了再去考狀元再當官。兒子聽你老子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聽清了沒有?"其子清清楚楚地應一聲:"爹我聽清了。"袁捷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好。這才是我的兒子。"又對其妻説"你身邊給我帶著那豆子嗎?"
    其妻一愣:"帶……帶著了。"袁捷平靜地説:"我想吃豆子。拿出來吧。"袁妻從懷裏掏出一個手帕包打開裏麵有一些黃豆她抓起黃豆送進丈夫嘴裏。袁捷兩眼卻盯著其中一顆略大的丸狀之物。女人哆嗦著用手撿起放入袁捷嘴裏。
    宋慈急叫:"不好袁捷服毒了快找蘿卜籽給他灌下瀉毒。"薛庭鬆趕上前去細觀袁捷:"不必啦毒已攻心來不及啦。唉他自知罪孽深重以死謝罪對一個必死之人就讓他好好上路了吧。"袁捷感覺肚中一陣劇痛臉上勉強綻出一絲笑意:"謝大人恩澤……"即倒地斃命。
    宋慈説:"二十萬兩官銀隻查出十萬兩還有十萬兩還不知去向袁捷一死……"薛庭鬆暗地裏拉扯宋慈一把:"你出來一下。"説完自己先走了出去。
    宋慈猶豫了一下也跟了出去。
    一條狹而長的弄堂。
    薛庭鬆快步走入前後無人的小弄等著宋慈。宋慈緩步走來到嶽父麵前站定。翁婿對視著誰也沒説話。
    良久還是薛庭鬆先開了口:"嘿嘿嘿這就是薛某的女婿!看看當年莫名其妙地非要請命外任一別數年竟一次也不回京來看看我這個老丈人於情於理你都説不過去!"宋慈説:"嶽父大人今天想必還有別的話要説。""對要説話你我翁婿幾年不見我還真備著三天三夜的嘮叨等著讓你聽呢。可今天不談別的今天隻想對你説一件事。你記得當初你在梅城破了兩知縣謀殺案聖上龍顏大悅恩賜你正六品主事可你隻圖自己逍遙自在非要請命外任。這些年老夫一直想把你重新調回京城無奈官場之上爭權奪利黨同伐異一直沒找到好的時機。此番嘉州官銀失盜老夫向聖上保薦你來查辦此案就是想給你一次機會而你果然不負眾望追回了官銀我料聖上一定會……""薛大人!哦嶽父大人您要説小婿不負眾望追回了官銀隻怕言之過早。""為什麽不結案了嗎?""不二十萬兩官銀隻追回其半還有十萬兩不知去向這案子能結嗎?"薛庭鬆搖了搖頭:"宋慈啊宋慈查案釋疑你才華出眾無人能比。可對為官之道你怎麽就不開竅呢?有的案子該一查到底是絕不可以半途而廢的否則就會應了那句老話:打狼不死必遭狼咬;可有的案子就該適可而止不然就會自陷泥潭難以自拔!在官場混審時度勢分清什麽該一查到底什麽該適可而止這比查案本身更為重要!你懂嗎?"宋慈幹幹脆脆兩個字:"不懂!"薛庭鬆有些惱了"你!你是真不懂還是故意裝不懂?"宋慈扭著頭"既是這樣嶽父大人何不明示小婿什麽樣的案子要一查到底什麽樣的案子又該適可而止呢?""這讓我一兩句話怎麽説得清楚?哦比如説這樁官銀失盜案如今本案真相已經查明主犯也已畏罪自殺還多為朝廷查沒十萬兩贓銀聖上一定會滿意了……""小婿就該適可而止了?""你要是再往下查有線索嗎?即便有你知道那十萬兩背後究竟又是一口什麽樣的深井?你再往下查還能查出什麽結果呢?不就是還差十萬兩嗎?"宋慈嗓門一高:"十萬兩啊!嶽父大人怎麽就那麽不當數啊!"薛庭鬆的嗓門忍不住也高了起來:"可主犯人都死了死無對證了你還查什麽?"宋慈驚詫地説:"對死無對證死無對證宋某不止一次碰到過對手設下死無對證的難題想不到這回是出自嶽父之口。"薛庭鬆怒道:"宋慈!你怎麽就不體諒體諒做父母的一片苦心?我這都是為你好啊!世事險惡人心莫測官場傾軋黨同伐異等你進了京當了京官就知道有多難了……"宋慈冷冷地説:"小婿知道嶽父大人為了讓小婿重返京城費盡了心機無奈小婿在外省逍遙慣了不想進京為官。告辭了!"説完就往弄口走去。
    薛庭鬆喝道:"你站住你去哪?"宋慈頭也不回地答道:"當我快樂逍遙的鄉巴佬外省官去。"薛庭鬆氣憤地説:"你!我這個嶽父的話你敢不聽可我看你敢不敢抗逆聖旨!真是恃才傲物的歪才!"宋慈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弄堂口英姑和捕頭王早已牽著馬侍候著從二人臉上的表情看顯然是聽到了翁婿之間的爭吵。
    宋慈一言不發翻身上馬而去。
    晴空萬裏風光豔麗。宋慈催馬疾馳在河堤上捕頭王和英姑緊隨其後。
    英姑加鞭追上宋慈:"大人有句話我一直想問。"宋慈説:"你要是想問宋某為什麽和老丈人不和那你還是趁早免開尊口。"
    "為什麽?""因為這是我的家事!""大人那年在京城西湖邊究竟發生了什麽?"宋慈聞言猝然勒韁回過頭來吃驚地看著英姑:"你知道些什麽?""我什麽也不知道才覺得有些奇怪。""奇怪什麽?"英姑兩眼望著宋慈緩言道:"當時大人是大理寺正六品主事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女人在你的眼前投河自殺按大人的性格本來一定會尋根究底的可大人不但不聞不問還執意請命外任遠離了京城。十幾年來您一直不願回京難道……"宋慈沉吟一會兒"宋某對那無名女人之死不聞不問是因為那女人的確是自殺;何況有眾多高官在場宋某無意逞能。""當時的確有很多京畿大員在場其中就有您的嶽父薛大人……"宋慈警覺地問:"英姑你究竟想説什麽?"英姑一怔:"我……哦也許是多疑了。但這也是跟著大人太久之故對心有疑問的事就喜歡刨根究底。"宋慈説:"好啊!既然你喜歡刨根究底宋某就讓你去辦一件事。嘉州庫銀失盜不是還有十萬兩下落不明嗎?袁捷雖死但我敢説袁妻看似木訥其實比誰都有心眼有肚量。"英姑眉頭一跳:"大人是想讓我去追蹤袁妻?"捕頭王在一旁聽到了急忙説:"啊這太危險了不成要去也得讓我去才行。"宋慈樂了:"你可是小看我們的英姑娘了要説和女人周旋隻怕你我都及不了英姑呢。"英姑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大人您讓英姑上刀山下火海英姑也不敢説個不字的您又何必把我當小孩似的用激將法呢?告辭!""等等。英姑千萬小心了可別讓宋某懸掛太久!"英姑心裏一熱幾乎落淚卻強顏歡笑:"可我要是回不來了呢?""你敢!你要是敢回不來宋某可不饒你!"英姑哈哈大笑著催馬走了。
    宋慈一本正經:"這丫頭笑什麽呀?"捕頭王説:"她……大概是笑大人説錯話了唄。""我説錯了什麽?""大人説英姑要敢不回來就不饒她回不來了還饒不饒誰呀?"
    "哦是宋某詞不達意了。"捕頭王像是有話要説:"大人……""你想説什麽?""嗯……哦……沒什麽。""哼支支吾吾比英姑還黏糊。虧你還是個大男人!"捕頭王還是把話説出來了"大人我以為薛大人有些話是對的官場上爭權奪利黨同伐異是很凶險的。有些人別的本事不大可抓人點話柄製造點桃色傳聞卻很擅長大人可也不得不防著點。"宋慈皺起了眉頭"我説捕頭王你腦子裏在想些什麽呢?""我……""俗話説腳正不怕鞋子歪身正不怕影子斜宋某人不必夾著尾巴做人!""可是……""別説了上馬!"話音方落忽聽身後有人高呼:"宋慈慢走!"宋慈和捕頭王雙雙回頭隻見宮中傳旨的黃袍差官高舉著聖旨快馬而至。
    差官大聲道:"聖旨到宋慈聽旨!"宋慈聞言誠惶誠恐地雙膝一跪……
    差官宣讀聖旨……
    宋慈一臉的沮喪……
    誰能想到嘉州庫銀失盜案雖然還留下十萬兩懸疑但宋皇卻下旨把宋慈調回京城委以京畿提點刑獄之重任。當年因西子湖的一個小插曲宋慈力辭京官請命外任。不料十年後宋皇下旨又把他召回京來除了宋慈屢破奇案也少不了他嶽父大人的竭力促成。雖説宋慈本人老大不情願卻也迫於皇恩浩蕩不得違抗隻能乖乖進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