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戰疫英雄陸續平安歸隊!

字數:494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共和國戰疫 !
    “我們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淚點有點低,但其實我心裏是高興的……”
    “經過14天的休整,今天回來,看到熟悉的工作場景……”
    一段短短的采訪,江蘇省支援黃石醫療隊醫療救治及專家組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數度哽咽抹眼淚,暫停了好幾次。
    4月11日下午,和黃英姿一起結束隔離觀察回到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一起回來的,還有馳援湖北黃石、武漢及江蘇南京、無錫的其他11名抗疫勇士。
    盡管天公不作美,綿綿細雨中透出絲絲寒意,但依然阻擋不了中大醫院戰友們迎接英雄凱旋的熱情。當天下午4時許,在警車引導下,兩側懸掛有“熱烈歡迎中大醫院抗疫英雄平安凱旋”“致敬最美逆行者,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橫幅的大巴車徐徐開進東南大學丁家橋校區的大門,在風雨中等候多時的醫護站在道路兩旁,揮舞著國旗、院旗,舉著“歸無恙、去無悔”“終於等到你”等橫幅和歡迎展板,歡呼著迎接戰友英雄凱旋。
    貼著“中大勇士,歡迎回家”的大巴車駛進醫院。
    中大醫院第六批援武漢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謝劍鋒一下車,8歲的女兒就衝上前,給爸爸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她告訴大家,為了今天見爸爸,她早上五點就起床了!“盡管在武漢馳援近兩個月,在駐地也能視頻,孩子也會說想我,但和今天見麵後的擁抱是不一樣的感覺!”謝劍鋒說。
    麵對媒體鏡頭,援鄂代表、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才說了兩個字,便說不出話來,經過十幾秒調整情緒再度開口,“其實我們一定能平安回來的……”才說了一句,再度哽咽,一段短短的采訪,黃英姿數次停下來抹眼淚。
    “經過14天的休整,終於看到熟悉的同事以及工作場景,很開心很激動!抗疫期間,後方親朋好友以及同事的關愛,讓我們在前線作戰更加有信心!相信這次抗疫經曆對於我們每個隊員來說,都是非常難忘的。”黃英姿說。
    據介紹,此次歸來的12名隊員分別馳援湖北黃石、武漢以及江蘇各地參與新冠肺炎一線救治。江蘇省支援黃石醫療隊醫療救治及專家組組長、中大醫院副院長、著名重症醫學專家黃英姿主任醫師,呼吸內科張薔副主任醫師,感染管理科副主任程科萍,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李曉青,重症醫學科李卿副主任醫師以及呼吸內科丁明主治醫師這6名抗疫勇士在黃石戰鬥了47個日夜,3月28日,他們終於圓滿完成抗疫任務,勝利歸來。同時中大醫院第六批援武漢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謝劍鋒同機返回南京。4月11日,7名抗疫勇士結束隔離,平安歸隊。此前,馳援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分院的南京醫療救援隊隊員、中大醫院呼吸內科陸遠主治醫師、汪群主治醫師、重症醫學科常煒主治醫師已結束隔離,平安歸隊。江蘇省衛健委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重症醫學組長、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教授,馳援無錫新冠肺炎救治的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郭蘭騏主治醫師,也正式回到中大醫院投入工作。
    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代表學校5萬名師生員工歡迎隊員們出色完成此次艱難而光榮的任務、零感染平安凱旋。他表示,疫情麵前,大家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展現了良好的專業態度和職業精神,感謝隊員們與共和國共呼吸,與人民共患難,圓滿完成任務,為學校贏得了新的榮譽。左惟書記在致辭中說,希望回歸的隊員們好好調整身體狀態,趕緊回家和家人團聚,繼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
    4月26日下午,作為江蘇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第七批抗疫勇士,在結束隔離休整後正式回歸家庭和單位。
    4月26日下午2點,兩側懸掛有“幸得有你,山河無恙”“春暖花開,勇士歸來”“白衣執甲,勇士歸來”“致敬最美,大愛無疆”“春風十裏,隻為等你”“中大勇士,歡迎回家”橫幅的四輛商務車開進隊員隔離休養點,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親自帶隊,接6名抗疫勇士回家。
    在隔離點,一幕幕感人的瞬間在上演。
    黃英姿副院長和隊員們來個深情的擁抱。
    好想你,莫敏的兒子今年5歲半,來到隔離點接爸爸回家,父子倆80多天沒見著麵了。
    “來,舉高高!”
    隔離期結束了,終於可以回家了,我們來接你回家。
    4月26日下午3點半,在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辦公室,同事、家人等候英雄歸來。莫敏、鄧猛、顧德玉、高偉、鄭智宙等5名抗疫勇士終於回到親人和同事身邊。
    我們回來了,為迎接英雄凱旋,重症醫護同事們也是精心準備,一走進辦公室,簡樸而熱烈的氛圍撲麵而來。可樂和旺仔牛奶拚成了“歡迎回家”四個字,水果蛋糕上印有五位身穿防護服的抗疫勇士的圖案超有心的。
    抗疫勇士現場分享在武漢工作的點滴,說到動情處忍不住哽咽。
    黃英姿副院長、重症醫學科科護士長朱豔萍、以及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謝劍鋒、對戰友們平安歸來表示歡迎。
    作為江蘇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中大醫院第七批6名抗疫勇士,2月2日出征奮戰了70多個日夜4月12日平安歸來,直到今天(4月26日)隔離結束,他們才算真正意義上“回家”了。
    莫敏,作為第三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醫療組副組長,莫敏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第一批進駐重症醫學科病房開展重症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icu收治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icu內的第一例無創機械通氣、icu內的第一份血氣分析、icu病房內的第一例經口吸痰氣道管理、icu內的第一例氣管插管機械通氣、icu內的第一例深靜脈置管等等,無數的第一次都有他衝鋒在前的身影。莫敏還在1小時內為病房內25例患者取咽拭子行2019-ncov核酸檢測,受到人民日報官微的點讚,並和icu團隊組員8小時內收治11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醫術精湛,創下重症“零死亡”戰績。“是戰士,就要衝鋒陷陣;是黨員,關鍵時刻必須衝在前麵。”他充分發揮重症人敢打敢拚的作風,不懼困難和危險,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張立,雖然是一名女將,但在馳援武漢期間,她與戰友們接管50張床位重症病區。張立參與病區每日查房,製定治療方案,積極參與危重患者搶救,並予患者采取咽拭子評估病情,在積極給與藥物治療的同時與患者溝通交流,給與患者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援鄂期間,積極主動,吃苦耐勞,在防護物資短缺期間,為盡量節省防護物資,張立最長12小時堅守崗位,與患者共進退,受到病區患者的一致好評。在icu期間,張立協助麻醉科醫生給患者行氣管插管,獨立完成患者的血氣檢查,從動脈血的抽取到血樣的分析,張立還接管了一位上了ecmo的危重症患者,並親自為他調試有創呼吸機。通過這次疫情,讓張立真正體會到了醫護工作的價值所在,這就是:健康所係,性命相托。
    鄧猛,作為江蘇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護理組副組長,鄧猛的工作要 “點麵結合”,需要每天整合、評估患者的病情,並根據查房醫生的意見,及時更新每位患者的護理及配藥工作,並向護理小組反饋問題並且布置工作。查房、再查房、評估患者病情、布置工作、吃飯、申領物資、參加碰頭會……這是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鄧猛的一天。用鄧猛的話說,在武漢馳援期間,每天晚上12點前能睡就已經很不錯了,但他無怨無悔,正如他在向中共江蘇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遞交的入黨申請書中所寫到的:“2003 年非典肆虐以及 2008 年汶川地震時,作為學生時代的自己需要前輩的照顧和鼓勵,現在長大了有能力為祖國、為人民和做出些許貢獻。”
    顧德玉,“非典那時覺得醫護人員好英勇!馳援湖北抗擊新冠病毒,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光榮的使命!”在出征當天,顧德玉說道。在隔離病房裏,他一人分飾多角:給患者做相關治療外,還擔起了護理員的任務,比如幫患者打開水、清洗並切塊食物助患者進食、扶患者上下床甚至陪同大小便。除了日常的工作,在文化生活方麵他也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建廣播站、唱響江蘇文化傳承之曲《茉莉花》……通過一份文化傳承,他讓患者和醫者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如果用三個詞去總結我們的工作,我會選用‘眾誌成城’‘感動’‘強大’三個詞,國家給我們人民做堅強的後盾,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撐,這場戰役也不會打得這麽完美。”顧德玉談及抗“疫”之行的總結時如是說道。
    高偉,“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 他們感動著我,激勵著我加入到黨的隊伍中來 ……隻要黨和人民需要,我願意奉獻我的一切。”這句堅定的話語摘自高偉的入黨申請書。在黨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他毅然告別年幼的兒子和妻子,和同事一同奔赴湖北抗疫一線。高偉身材魁梧,但照顧起病人來卻出人意料地耐心周到。除了輸液打針,熟練操作各種儀器,高偉總是會悉心照料無法自理的病人。至今還記得一位病人的囑咐,“一定要做好防護,平平安安回到江蘇。”高偉眼窩子濕濕的。“這就是感情吧,在他最無助的時候,我搭了把手,肩膀給他靠了一下,他就把我當成重要的人記在了心裏。在武漢戰鬥的日子,一定是我人生中最珍貴的記憶。”
    鄭智宙,2月2日的武漢抗“疫”形勢正值白熱化,鄭智宙剛抵達武漢就開始了辛苦的工作,連續工作8、9個小時更是家常便飯。“我們當時來的時候,武漢本地的醫護人員已經連續奮戰很久了,連續一個多月沒休息,看到他們,我想我一定要竭盡全力,在這場戰役之中,多奉獻一點力量,這點苦算不上什麽。”鄭智宙離開時女兒才兩個月大,但祖國母親需要時他表示更應挺身而出,女兒需要一個好爸爸,她也需要好榜樣。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身為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是天職,更是使命,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寥寥幾句話道出了他樸實的心聲。
    自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支援湖北武漢、黃石及江蘇南京的近20名醫護人員已解除隔離回家,他們將重新走上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發揮自己專業所長造福江蘇更多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