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吃飯也是一種形式

字數:9069   加入書籤

A+A-




    幾個人上去後,沙發上的政委掏出煙來,要給午陽,午陽趕緊搖手,並起身把煙灰缸拿近一點。∮頂∮點∮小∮說,x.

    “黎書記,去易河工作多久了?”

    “05年下半年去的,前後3個年頭了。首長,您叫我小黎就行了。”

    “那好,沒有外人,我就叫你小黎了。據說你在易河的工作抓得很好,各項工作起色很大啊。”

    午陽說:“這是中央和省委領導得好,中央各部委和省政府各部門,對我們增強造血功能支持很大,我們不努力工作,就對不起上級領導,對不起易河的千多萬百姓呢。”

    “易河市有這麽多人口?”

    “是的,我們有15個縣市區。其中農業人口880萬,是個比較窮的地方。”

    “去年gdp多少,實現稅收多少?”

    “gdp為1800億元,入庫稅收59億多。”

    “前年入庫稅收是多少?”

    “32億多。”

    政委笑笑說:“猛地一聽,一個這麽大的市,入庫稅收才這麽一點點,很難讓人相信呢。可再看你們的增長幅度,達到百分之80多,這就很不錯的。今年還將有這麽高的增長幅度嗎?”

    午陽說:“我給首長匯報,請首長暫時給我們保密好嗎?”

    政委笑笑說:“這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

    “不是,我們還想找部委要錢呢。”

    “好你個小黎,欺瞞中央啊。”

    “不是,還沒有實現嘛。”

    “好。我不說就是了。”

    “我們去年的所得稅匯算清繳。還可以入庫3個億左右。今年所有新建企業都能夠實現稅收,入庫稅款將達到120億,如果大環境經濟形勢好,有可能達到150億。”

    “能夠入庫稅款這麽多,還跟中央要錢?”

    “我們要錢是借雞生蛋,不用10年,都可以用稅收的形式還給中央,以後就是純繳納給中央了。”

    “如果入庫150億。能在中南排第幾?”

    “具體情況不清楚,按去年的情況,排名第四是可以的。”

    “是不好說,你們增長,人家也增長嘛。不過,首長說你是個能創造經濟奇跡的人,這話肯定錯不了。小黎,這樣的增長速度,能夠保持幾年?”

    “到明年還是有可能的,以後就缺少新的增長點了。不過。隨著國家給高新技術開發區稅收優惠政策的到期,各企業將陸續繳納所得稅。稅收還是有所增長的。再往以後,就要靠建設新工廠,增加新的增長點了。”

    “你們的農業人口占的比例大,在搞活農村經濟、發展農副產品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方麵,你們有什麽舉措?”

    午陽從公文包裏拿出另一份提案,“首長,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請您指正。”

    政委翻看了一下說:“離開地方太久,對一些東西已經陌生了,提不出意見來。不過,我覺得,總的思路是好的,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各級幹部做深入細致的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午陽笑笑說:“首長這是真知灼見呢。比如這個產品的銷路,就要靠各級政府利用信息靈通的優勢,幫助公司和村民呢。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就是我們要做的工作。”

    “等會請書記看看,修改修改,應該是份不錯的提案。小黎,沒有安排好住宿呀,還帶著行李。”

    “已經安排了。對了,帶了兩條煙,首長抽抽家鄉的煙試試。”從行李箱裏麵拿出煙來,拆開給政委一包,剩下的又裝好,“我給您放車上去。”

    “好,家鄉來人,都要給我帶幾條。這煙醇和,勁還足,抽起來過癮。”說完已經點上了,吞雲吐霧起來。

    午陽送煙回來,政委笑笑說:“小黎,在這裏不能給你回禮,下次來家裏吧。帶兩條煙可以,帶其它東西我就會批評你了。這次修路、修機場的工程,項目批下來以後,不管在易河還是潭州範圍,都要由你負責抓好,算是我托付你了。”

    “好的,我一定不會辜負首長重托的。”

    “在你們省,我跟洪書記還是熟悉的,跟劉省長隻是認識,洪書記離開中南以後,這個事就隻能依靠你了。”

    “首長,洪書記要離開中南?”

    “已經是兩屆的書記了,估計會離開的。這次**,老板入常已經成定局,還將出任軍委副主席,接班人的地位已經確立了。他上次就參加了討論提案的座談會,今天還會來參加聚會,你知道他對提案的重視了吧?”

    “老板是對老一輩革命家懷有深厚的感情的。”

    “這一點是肯定的。我和他從小就熟悉,雖然他隻比我大幾歲,但在我心目中,他就是一個忠厚的長者。好了,來人了,我們以後再聊。”

    進來一個魁梧的大校,午陽以前參加兩會的時候見過,隻是沒有打過交道。政委介紹了以後,大校笑笑說:“政委,咱們家鄉的山水好啊,養出了這樣的帥哥。”

    政委說:“我們也是那裏的種,不會比他差多少啊。”

    午陽跟著打哈哈,“大家彼此彼此。”

    本來這世界上沒有一個男人不認為自己英俊,沒有一個女人不認為自己漂亮,何況他們的前輩,可是著名的帥哥美女,午陽這話也不是無的放矢呢。

    站著聊了幾句,又進來兩個中將,一個陸軍,一個空軍,寒暄幾句,午陽跟他們認識了,就看見首長帶著夫人下車,幾個人趕緊出去。

    午陽是習武的,又最年輕,可動作還慢了半拍呢。等他們敬禮握手完了以後。才輪到他。“首長好。老師好。”

    跟首長握手後。伸手去跟夫人握,可夫人不伸手。“小黎,怎麽不叫阿姨叫老師?”

    “叫阿姨怕把您叫老了呢。”

    “你跟我們家西澤還是兄弟嗎?”

    “當然是兄弟。嘿嘿,阿姨好。”

    首長笑笑說:“今天都是自己人,開玩笑沒關係。走吧,我們上樓。小黎,你等等司機。”

    午陽明白了,這些人肯定是首長在軍中的班底。以後自己免不了要跟他們打交道的。在招呼幾個司機上樓時,就主動跟他們交換了手機號碼。司機都是明白人,將首長的號碼也告訴了。“以後大家到了中南,或者在中南有什麽事情,請不要客氣。”

    “一定,一定。”大家紛紛說。

    到了三樓,服務員領他們進包廂,看了這包廂,才知道什麽叫寬敞、豪華,不愧是接待外國元首的呢。

    包廂裏麵隻擺了兩桌。可兩桌相距有10米呢。季旦跟司機、唐幹事一桌,午陽進門時。看她低著頭,知道她是怕眼神出賣了自己。

    首長這桌隻坐了8個人,還有幾個空位,午陽隨便找個空位就要坐,夫人招手,“小黎,過來這邊。”

    午陽隻好走過去,服務員給移開椅子,等他對好後,幫他往裏邊送了送。首長坐主位,夫人坐他右邊,午陽又在夫人的右邊,首長的左邊是政委,然後是大校,然後才是中將和黃鸝她們。

    政委笑笑說:“各位,今天我和副所長很榮幸,能夠請到首長和夫人,家鄉的黎書記,還有幾位戰友。黃副部長和洪副部長也不是外人,她們是黎書記的朋友,她們的爺爺,跟我們的父輩在延安相識,已經70年了,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我們的前輩,從小就離開家鄉鬧革命,為天下窮人打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的。現在全國都掀起了紅色旅遊熱,我們的家鄉,作為第一代領袖的故鄉,也吸引了大批的遊客。但那裏的硬件設施太差了。我們也曾經回去過,想把家鄉建設好,但力有不逮。現在,中南的黎副書記把這個寫成提案了,經過首長的努力,以及同誌們、戰友們的支持,終於使之能夠成為現實了。今天,沒有別的目的,就是對黎副書記表示謝意,對首長和戰友們表示謝意,以後要請黎副書記和王司令、張副部長密切配合,共同來完成好這個工程。下麵請首長講話。”

    首長笑笑說:“我不多說,今天咱們喝的是壯行酒,也是預備酒。小黎和老王、老張要去修公路、機場,預祝你們成功,給你們壯行;修好了以後,咱們再喝慶功酒。”

    隨後王司令和張副部長也作了表態,表示願意聽從中央軍委的命令,積極配合黎副書記,修建好機場。

    午陽沒有準備發言的,看到大家都在看他,於是也就笑笑說:“我就是做具體工作的,願意在首長的領導下積極做好工作。如果以後發生了工程質量問題、工程款被擠占問題,我願意負全責。”

    副所長大校說:“黎副書記,機場將由空軍的工程團完成,,你隻要幫助選址就可以了,你主抓的工作,在高速公路方麵。”

    午陽說:“那就更好說了。現在就有路橋公司在易河施工,讓他們來競標就是了。”

    政委說:“好了,這個事就到這。服務員,開酒上菜。黎副書記,你把我看過的那個提案呈給首長過目。”

    午陽先拿出提案呈上,再從行李箱中拿出葡萄酒。這種葡萄酒是在歐洲收購的酒莊出產的,算是二線品牌了,不過100多歐元一瓶。

    “黎副書記還帶了這麽好的酒呀!”張副部長眼睛放亮,笑著說。

    “這酒好嗎?是我親戚在歐洲旅遊帶回來的,不知道國內的價格。”午陽笑笑說。

    “國內很少有賣的,一般價格在6000元左右。”

    副所長大校說:“那隻能算是一般化了。據說拉菲都賣到兩萬,82年的拉菲,到了6萬了呢。”

    大家都不接話。隻能藏拙。夫人悄悄說:“小黎。西澤在易河還好嗎?”

    “縣裏的工作很多。他作為一縣之長,整天就是忙於工作,一般不來市裏,我很少見到他。不過,從電話中,我知道他除了累點,其他還是很好的。”

    “縣裏工作有起色嗎?”

    “很有起色的。那是一個山區縣,以前也栽過柑橘等經濟作物。但因為銷路不好,大多被荒廢了。西澤任縣長以後,首先是大力發展養殖業,以養豬、羊、牛、兔為主,這樣,到了去年春天,種植夏橙、血橙、柚子、板栗、藥材等經濟作物,就有了充足的農家肥了,通過建沼氣池,既解決了燃料問題。也解決了肥料問題,現在全縣的果樹長勢很好。過兩年就可以見效了。在工業方麵,暫時還隻招商建設了兩家大型企業,本地人建設了一座煤礦,一個釀酒廠,還有中0餘家。去年的產值達到120億,縣裏農業人口的人均收入,提高到了2500元。”

    夫人笑笑說:“小黎,在你領導的市裏,這樣的成績不算突出吧?”

    “論成績是普通,可那是一個山區縣,條件是最差的,以前易河市農業人口平均年收入2600元,可那個縣隻有1980元,在貧困線以下呢。在那樣窮山惡水、交通不便的地方,就是我去,恐怕也不過如此了。”

    張副部長說:“人均提高500多,不簡單呢。我家鄉那個村,我看10年就沒增加過。黎副書記,這是怎麽做到的呢?”

    “主要有這麽幾個方麵,一個是打工,縣裏新建了企業,村民打工的人數,增加兩萬以上,我們那裏的最低月工資,在3000元以上;二個是養殖,養羊、豬、魚、兔,這些都不需要壯勞力,一般老人和婦女就可以承擔,一隻羊羔300塊錢買回來,養半年,可以賣兩千多,西澤那個縣去年有400多戶養羊,出產商品羊5000頭,其它品種的牲畜也不少;三個是種植,把原來那些荒廢了的柑橘園除草、施肥,使其重新煥發生機,結果不少,還有就是種菜、種草,賣給企業食堂和養殖公司。普通的蘿卜、白菜,畝產兩千斤,每斤一塊錢,牧草黑麥草20塊錢100斤,苜蓿草幹草50塊錢100斤,隻要種得好,一年下來,總是可以收入幾千塊的;四個就是種田了,土地流轉以後,農業公司給每畝800塊錢租金,村民還可以給農業公司種田。這個方麵我們剛剛試驗,效果不是很大。”

    政委說:“黎副書記,這麽說你們都是實打實的收入,沒有摻水分了?”

    “農村很窮,農民很苦,農業需要大力發展,我們不忍心摻雜使假,我們也不能摻水分,讓上級以為農村如何如何好了,這個社會就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了,到頭來還是苦了農民。”

    首長已經看完了提案,收好提案說:“不用摻水分的理由,還有一條,你小黎不需要政績,你的經濟建設能力,兩屆老總都是清楚的。”

    “首長,您這樣說,我就太慚愧了,工作都是大家做的。西澤他們縣的工作,就是他們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做的,我隻不過起了一個引導的作用。”

    首長說:“那個縣委書記,應該是個優秀的幹部吧,要不然靠西澤一個人領頭,是很難做到這些的。”

    “是的。那個書記原來是紀委的處長,能力強,操守好,幾個月前市委報請提拔他任市委秘書長,應該快有文件下來了。如果他走了,西澤肯定就要主持全麵工作,擔子就更重了。”

    首長說:“給年輕人壓壓擔子,不是什麽壞事。你跟西澤是亦師亦友,要多傳幫帶。”

    “好的。我和西澤平時說話比較隨便,但工作上我對他是嚴格要求的。我的話他還是很聽的。”

    首長笑笑說:“對,他說你們沒有代溝,說你從不批評人,但在幹部群眾中**很高,是他的楷模呢。西澤這兩年成熟多了,但還有一種浮躁情緒。抓一個地方的工作,沒有三年,是見不到成效的。回去告訴西澤,不把縣裏的經濟搞上來,就老實在縣裏待著。”

    午陽笑著說:“如果還有哪個縣的經濟沒有搞上來,我也老實在易河待著。”

    “不是說你,別太敏感。”

    “首長,我要拿這樣的標準鞭策自己呢。”

    政委說:“黎副書記,首長把兒子交給你,是特別信任你,你不會讓首長失望吧?”

    “我隻能說盡量做到。西澤的學識水平比我高,隻要增強了實際工作經驗,能不能還看得起我,還是個問題呢。”

    首長笑笑說:“我的兒子我知道,那脾氣倔得很,除了不跟他奶奶發火,我們都被他吼過。這些年學紳士風度,收斂了一些,跟著你,又儒雅了一些。我看還是讓他跟你幾年,應該就會成熟了。你可別慣著他,該批評的,還是要批評。”

    午陽說:“其實我也經常批評人,隻不過我喜歡繞彎子,不直接說他某件事做得不好,而是讓他思考,應該用哪種方法,工作會做得更圓滿,效果會更好。以後他遇到工作了,就會動腦筋了,會選擇最優的方法。對西澤,我基本上都是表揚,比如看到他深入農村,可以鑽到村民的豬圈裏檢查,我就表揚他,身上沒有嬌氣,跟工農幹部一樣,以後他就更加注重向工農幹部學習了。對其他幹部也是這樣。有一次我去一個縣裏檢查,書記縣長都不在,我問那個秘書,他死活不說。但我還是表揚了他,說如果搞地下工作,他絕對經得住考驗。後來查出書記縣長是上班時間打麻將去了,我把他們撤了,卻提升了那個秘書,現在小夥子幹得很不錯呢。”

    首長說:“工作方法、用人之道各不相同,不能說孰優孰劣,取舍之道存乎一心。好了,通知上菜吃飯吧。小黎,你這個提案我要了,這次你交一份就夠了。想知道為什麽嗎?”

    午陽點點頭。

    “這個土地流轉,是某個決策層的領導先搞起來的,他就是因為這個受到最高首長的賞識而被提拔重用的。可人家隻有實踐,沒有理論。你們搞這個,本來就是學人家的,如果寫出提案,就會有貪功、搶功的嫌疑,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我們就不要做畫蛇添足的事情了。但是,我對這項工作還沒有進行過研究,先思考一下,有可能還要找你要一些詳細的資料,有可能還要去下麵作一些調查研究。”

    “首長考慮得周到,我聽您的。”

    上了三個菜,就開始舉杯,除了一些祝酒辭,就不再談工作了。到了這個層麵,喝酒就很文雅了,舉起杯,高高舉一下,然後淺淺地抿一口。如果像在基層那麽喝,別說兩瓶酒,就是四瓶,恐怕也不夠。

    喝得差不多了,副所長大校要買單,首長說:“讓小黎買吧,他們省發了物價補貼呢。”

    午陽笑著問:“首長連這個都知道呀?”(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