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匆匆百年
字數:395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紀元黎明 !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2153年!
自人類重返地球後,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一百年了,人類的人口也已經達過六億,隨著智慧藥劑生產數量,逐漸普及到每一個人,這一百年來,科技一直都呈現爆炸似的發展。
人類從隻能對地球改造,到已經能對整個恒星係進行大規模改造。
巨大的智能戴森球早已經把整個太陽都籠罩起來,其散發的無盡能量被附近的反物質工廠,轉化為巨量的反物質。
同時在地球圍繞恒星的軌道上,也已經多出了金星和火星,為了把這兩顆大家夥平穩的移到地球軌道上,人類在2070年,就開始研究行星曲率引擎,足足耗費十餘年的時間才製造出兩顆龐大的行星曲率引擎,並消耗了約數百萬億噸的反物質,相當於當時還隻完工十分之一的戴森球兩年的積累。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地球所在的軌道,最適合人類的生存,對接下來的星球環境改造的難度最低,所需的時間也是最短,僅僅數十年餘年時間,這兩顆原本死寂的星球,就已經變得勃勃的生機,除了體型略小外,已經和地球別無二致。
而且在建造過程中,所攻克的無數技術難關,也為接下來人類建造超大型造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戴森球還未建立起來時,人類還曾一度樂觀的預測,至少在一千年內,人類將再也不會擔憂的能源問題,然而事實上,人類對能源的消耗增速,遠比人類想象的更快。
正所謂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窮人無法想象,富人每月消費的數字,是他一輩子都無法賺到的錢,這個同樣也可以形容如今的人類,當能源極大供應時,為了消耗每天多出來的充沛能量,各種瘋狂的造物就開始被大量建造。
比如正在木星中汲取氣態行星物質被譽為“行星吸塵器”的氣態星球多功能采礦平台。
比如正在巴納德星係的四號行星以及天狼星係的五號行星,正在緩緩剝離岩石層被譽為“行星剝離器”的岩質行星多功能采礦平台。
又比如停留在地球附近,被譽為地球第三顆“人類終極衛士”,並能進行五十倍光速曲率飛行的行星堡壘。
這些龐然大物,每一座的直徑都動則上百公裏,運行時每一秒所消耗的能量都是一個天文數字,特別是行星堡壘,這是一顆直徑達到五百公裏的龐然大物,雖然遠比月球小得多,但質量卻是月球的一點五倍。
厚達一百公裏高塌縮度的合金層,除非用大質量的反物質直接命中,否則即便是人類自己使用全力,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破防,在建造出來後,它就隻在周邊星域試航了幾次,最後因能量太過浪費,便一直停留在地球附近。
這不是反物質生產數量跟不上這顆信心堡壘的消耗,而是最近這些年來,人類開始有意識的儲備這種戰略資源。
就算是如今的人類,麵對這個浩瀚無邊的星空,也算不上高枕無憂。
在四十年前,隨著新四代的空間探測設備“天眼號”服役後,人類對周邊的探測距離,開始深入到周邊一千五百光年區域。
發現的地外文明,也從三個躍升到十二個,能被空間探測設備發現的,最弱都是能對所在恒星係進行探索的文明,其中也不乏星際文明。
人類對各種地外文明的危險等級,自有一套嚴密的等級。
最低的為無害級:這一類文明,即便傾盡實力,也無法傷及人類一絲一毫,他們隻能龜縮在恒星係內打轉,對地球沒有絲毫威脅。
這一類文明占據人類發現的所有地外文明的絕大多數,超過三分之二的文明,大都在這個層次。
其次為輕度威脅級:這一類的文明已經有了一定的危險性,他們已經能對星際進行探索,一些強大的甚至已經發展出曲率技術,但技術等級的巨大差距,隻要發生戰爭,勝負就沒有絲毫懸念,比如百餘年前被人類毀滅的玻星文明。
接下來的中度威脅級對人類就已經有很大的威脅性了,這一類文明,基本和人類處於同一層次,實力有的還要更強一些,一旦發生戰爭勝負難料。
至於高度威脅級,以及最後的毀滅級,已經遠強於人類的文明,麵對這樣的文明,人類能做的,隻能在對方露出侵略意圖前,就遠遠的逃離。
好在人類還沒如此黴運,人類這次發現的就是一個中度接近高度威脅級的文明。
它相距太陽係大約1200光年,勢力觸手遍及周邊五個恒星係,猶如霸主般傲視周邊所有文明。
自從被偵查到後,人類就對這個強大的文明進行長達四十年的持續關注,這四十年來,它所在的主星係中,科技造物的數量,一直以飛快的速度不斷進行膨脹,當然也不說這個文明了,人類事實上也是如此。
百餘年的時間,還無法讓人類忘卻那段戰爭的歲月,雖然這些年來,經曆過那段歲月的舊人類已經逐漸逝去,但壽命更加悠長的新人類,還正值壯年,而且大都已處於領導崗位,心中的危機感猶在。
自發現這個文明後,人類便立刻進入戰爭狀態。
那顆龐大行星堡壘,這是這種軍備競賽的結果,甚至其中還有兩顆還正在建造中。
除此之外,這數十年來,人類建造的曲率戰艦數量也超過五萬艘,並對太陽係規模浩大的太空防禦建設,其密度和其烈度和當時的玻星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和當初和玻星人戰爭時那種普遍悲觀的氣氛相比,人類倒是沒什麽懼怕。
這百年來人類對能量量子化的研究越發深入,能量量子躍遷技術已經漸漸成熟,人類的能量武器已邁入超光速的門檻。
這對軍事上的意義,就算是一次蛻變也不為過。
以前人類對超光速目標,除了堆攻擊密度,依靠運氣外,並沒有更好的辦法。
一方麵是,沒有精確的探測係統,偵察到的空間波動和具體位置有著極大的誤差,另一方麵則是,目標速度太快,攻擊距離又太過遙遠。
畢竟哪怕目標探測精準無誤,哪怕火控係統的量子計算機再怎麽精準的計算出可以攻擊到對方的位置,並進行發射。
在光速接近目標的數小時,乃至一兩天的時間裏,這中間的變數就太多了,一個微弱的空間波動,太空中稀薄空氣的折射,以及目標偶爾隨機的變速,都可以讓所有的一切準備都作無用功。
但超光速的能量躍遷武器,卻完全改變了這一切,它極大的略過了攻擊一方對距離的遙遠桎梏和路程中的幹擾變量,發射的刹那,就能在瞬間躍遷到目標。
在配合人類已經小型化的空間探測設備,以及更先進的量子計算機,讓人類對超光速目標的命中率達到億萬倍的提升。
當然即便增長了億萬倍,由於基數實在太小,單一攻擊的命中率依然低的可憐。
但星際文明的戰爭,向來是億萬炮火齊鳴,命中不足,可以數量補,哪怕單一炮台的命中率忽略不計,在區域性的覆蓋打擊下,數以億萬的能量炮彈洗地,就算目標速度再快也沒什麽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