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攻心為上

字數:3388   加入書籤

A+A-




    皇太極中計退兵,眾人皆是大喜過望,唯有祖大壽麵無表情,尹集見狀連忙上前問道:“祖將軍可是再擔憂皇太極不會上當,派出清軍進城?”

    李倧笑道:“那清朝信使不是已經回去報信了嗎?說是後夜會帶清兵入城,到時候隻要我等打開城門,祖將軍趁機在城內埋伏,待到清兵入城之後,便可將落下千斤墜關上城門清兵一網打盡!況且就算是不成,我們也爭取了幾日時間!祖將軍又何必悶悶不樂?”

    祖大壽起身輕聲歎息:“本將隻是在擔心朝內的戰況,清兵十萬大軍入關,不知如今情況如何!朝鮮始終是小局是勝是敗與抗清大局無礙,終究得看朝內!”

    李倧連忙勸說道:“天朝良將輩出,更有皇上坐鎮京師,清軍定然無功而返。”

    祖大壽默然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

    一連兩日,清軍都在南漢山城五十裏之外,毫無動靜,祖大壽便抓緊時間整理守城器械。等到第三天深夜之際,祖大壽與李倧、尹集等人帶著手下將士在城內等候,清軍卻根本沒有派人前來,此時眾人才明白皇太極果然沒有中計,惋惜的歎息一聲,直到天邊微微亮起,眾人在各自散去。

    第二天清晨,城下突然有數千正黃旗清軍騎兵打著皇太極的旗號出現在城下,隻見皇太極穿著明黃龍紋鎧甲策馬親自來到城下五裏之外。

    正當明軍緊張戒備之時,清軍中突然有一騎奔至城下,仰頭向城頭上大喝道:“吾奉大清皇上詔令前來,祖大壽祖總兵可在?”

    祖大壽抬手讓明軍收起弓箭,從女牆上露出頭來,向城下清兵喝道:“本將就是祖大壽,兩軍陣前,皇太極找本將有何貴幹?”

    “我大清皇上想請祖總兵出城一敘!”清兵道。

    祖大壽聞言一愣,城頭上的明更是忍不住驚呼不已。不過遼東軍與東北的清軍往來尋常,倒是也知曉敵酋皇太極對祖大壽十分欣賞,曾經數十次在各種場合誇讚祖大壽。

    隻見皇太極突然命身邊的清軍後退十餘裏,隻帶兩名多爾袞、嶽托兩人留在原地。

    祖大壽伸手拍著女牆,眯著眼睛與城下的皇太極相對而望。良久之後,才輕聲歎息一聲,隨即喝道:““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正朔唯有我大明,三本將乃大明總兵官,世受皇恩,豈能與清朝皇帝會麵!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你休要再胡言亂我軍心,速速退下,否則本將一聲立下,萬箭齊發,定要將你射死於城下!”

    “我既然敢孤身前來,又何懼一死,況且祖總兵一世英雄,豈會因此殺我?”清兵哈哈大笑也不氣惱,又拱手向祖大壽道:“祖總兵不願出城也罷,吾皇曾言若是祖總兵不願出城,便要我替皇上傳話。

    自大淩河一別後已過數年。我不畏艱苦而來,就是希望與將軍見上一麵。至於將軍是歸降我大清還是仍留在大明,絕不勉強,將軍自己決定去留。上次是我釋放了將軍,如借會見之名誘捕將軍,我還憑什麽取信天下之人呢?

    這些年將軍雖然屢次率隊與我軍發生衝突,但我知道你是在執行命令,盡自己的職責,我不會放在心上的,請將軍不要懷疑,我在大淩河釋放了你,我的大臣都說我看不清人。現在,將軍應該出城與我相見,證明我沒有看錯你。

    如果將軍不放心,我們各帶一兩名親信隨從,在城下五裏之外會晤。我這麽做,隻是為了自我解嘲罷了,同時也讓將軍的子侄和大淩河的將帥都知道將軍是履行諾言的人!”

    祖大壽聞言一怔,隨即離開城頭,不再露麵。

    那傳命清兵見祖大壽毫無反應,此刻明軍更是舉起朝他舉起鳥銃、弓弩,隻得無奈退回皇太極身邊。

    “皇上,奴才辦事不利,未能勸服祖大壽出城,請皇上懲罰!”清兵在皇太極麵前下馬跪下,請罪。

    “汝奉朕命冒死前去,何罪之有!”皇太極親自扶起他,感歎道。

    清兵臉上露出一抹感動,眼中隱隱有淚光浮現。

    皇太極上馬之後,準備離開之時,又遙遙看了南漢山城一眼,歎息道:“三國演義中曾說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朕如此對待祖大壽,下次若是他戰敗落於朕手,總該投降了吧!”

    嶽托連聲道:“祖大壽若是能投靠我大清,一旦明朝時局有變,那遼東便可取之!”

    “還會有機會的!”皇太極稟聲道,隨即又悲戚十足心裏痛惜不已,扶麵而歎:“阿濟格戰敗,傷亡數千人之巨,揚古利竟然當場戰死,想不到我大清竟然被明軍如此重創!”

    多爾袞昨日聽聞朝內傳來的戰報,說是阿濟格入關被明軍大敗,不僅一無所獲損兵折將,還被明軍陣斬超品公揚古利,也是大吃一驚。

    不過此時見皇太極憂心忡忡勸說道:“皇上不必憂心,我大清將士若論武勇十倍於明軍,聽聞是明軍新造的火器及其凶猛,加之又有秦良玉之白杆兵助陣,阿濟格不識之下方才有此一敗。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下次我等有了防備,明軍再想這般取勝,絕無可能!”

    皇太極搖搖頭,心裏想到十幾年前的渾河之戰,明軍也是由白杆兵與善使火器的戚家軍配合,當時努爾哈赤親自帶兵,還久攻不下,若不是後來得紅衣大炮相助,加上戚家軍彈絕,隻怕勝負不可說。

    皇太極如此注重紅衣大炮,與那一戰給他留下的印象不無道理!

    “既然戰場上得不到,那就讓佛教出手,朕一定要得到土豆和明朝的新火器!”皇太極心裏下來決定。

    ……

    是役,皇太極帶兵退回沈陽,朝鮮之外頓解。祖大壽先是不明覺厲,隻是暗暗猜測應該是朝內戰局有變。

    直到數日之後,得到遼東戰報,知曉盧象升帶秦良玉高起潛在新城與阿濟格率領的清兵正麵決戰,取得大捷,斬首清兵五千三百七十二級,陣斬清朝超品公揚古利。

    祖大壽震驚的拿著戰報,良久都不敢置信。清軍又多難纏,與清軍交戰數十年之久的祖大壽深有體會,想不到如今明軍竟然可與清軍野戰取勝,那豈不是說天雄軍、白杆兵已經比關寧軍還要精銳?

    此時祖大壽的思緒飄散,關寧軍再也不是明朝第一強軍,清軍也並非是無可戰勝,皇上此刻手中握有重兵,先滅數股流寇,又大敗清軍,遼東今後怕是多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