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方家穀人瘋了(二)

字數:5072   加入書籤

A+A-


    方家穀人瘋了!說話之人是孫縣尉,虧得廂軍大敗與宋元形勢緊張及縣令呈文寫得好,他還保住這個官位。但近來他有點後悔沒有貶職離開這裏,原因是方家穀人將城堡建造在他們的區域很遠的地方,按此看來奪取縣城也是順理成章。

    方家穀人與自己有仇,那些差役又畏懼他們,若來奪城不知那些差役敢不敢守城。現在沒有跡象又無法動員鄉兵來守衛,可等方家穀人來圍攻又來不及召集鄉兵,因為方家穀近啊,近到沒有預備的時間,一動手就是圍困、攻打。

    如此情形縣城怎麽守?守不住怎麽辦?自己被抓會怎麽樣?孫縣尉左思右想,左思是憂、右想是愁。即便是方家穀仍然是要贖金這次肯定不會比上次少,可自己也拿不出太多錢啊。如此弄得不好殺了自己也有可能,能占縣城他們還會不敢殺個小官。

    憂愁中得知方家穀向更遠的地方建城堡他的心裏是又驚又急,如果說之前方家穀人野心不小,現在看方家穀人的心欲與天比高。因而他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來告訴縣令,方家穀人瘋了!

    孫縣尉大叫大嚷讓同樣心神不定的縣令有絲不快,雖然聽清原來是這麽回事,已經豁出去的他有點死豬不怕開水燙。反觀孫縣尉是真嚇壞了,方家穀人如此行事無忌,攻占縣城而殺了自己的可能又增加一分,讓惜命的孫縣尉聞知此事怎不一時驚荒而失態。

    縣衙內堂縣令與孫縣尉等人麵麵相覷沒有主意,而仙客來樓上雅間一桌人常常相聚,大寒之時抱團取暖,狂風暴雨中同舟協力,之前各有利益互相傾軋的眾人在這時有些互通聲氣共商對策之意。

    商人的消息比孫縣尉可靠,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商隊及各地客商在各條道路奔走、運送。如此優勢讓他們基本上掌握方家穀所有建造城堡的地址,唯有實在偏僻處一時間還未知道。但全盤計劃知不知道沒什麽意思,他們不是要研究戰術,隻僅是關切事態,知道事態發展已經夠了。

    ''方家穀人瘋了?''桌上人有剛知道消息的驚呼。

    ''縣城能不能保住?我們怎麽辦?''老話題還會多次提及,除非縣城真讓方家穀人占據或形勢發生大逆轉。

    ''天下大亂,保不保得住性命還不知道,方家穀人總好過元軍吧!''此人看得穿。

    ''那他們為何不索性占了,省我們不上不下空懸著。''性急人耐心有限。

    ''他們會再向外建那個城堡?他們真以為自己有那個力量?''這疑問比較大眾。

    ''或許他們真瘋了吧!''沒人想得透,隻能歸結瘋狂。

    ''瘋了,肯定是瘋了!''茶館裏的議論比較直爽,一人剛說了方家穀又向外麵建城堡馬上有人接口。

    ''瘋、瘋、瘋,瘋你個頭啊!你倒給我瘋一個讓我看看。''一個人不樂意了。

    ''他們為什麽不先占了縣城?''有人有點失望。

    癡人望天塌、窮人望反來,動亂也是有人期待的,往往越窮困又覺得不得誌者越是希望一切從頭開始。就如打牌摸到一付亂牌心想最好重新摸過一樣的心理,隻因此等期望比較難得事又太重,不似牌桌耍賴省力且機會時時有。現在十分難得的機會就在眼前,多少會有些人動心。

    ''你胡癩子怎麽今天也來喝茶?方家穀人占了這裏你想翻身?你才瘋了呢?你娘被你敗家敗瘋了。''這位知根知底又不留情麵。

    茶館也就是眾人閑扯,之前方家穀大建城堡有點關乎大眾前途所以每日議論紛紛。現在見方家穀又往外建造城堡,似乎是遠離他們的生活,這話題就不那麽熱烈了,扯到的時候漸漸變少了。

    竹山城裏茶館議論火頭熄了下去,鄰縣茶館反而開始有了熱烈討論。

    ''那方家穀什麽來頭?造這城堡幹什麽?他們不怕官府管?他們費心費錢到這裏造城堡瘋啦?''這裏對方家穀已經少有了解者。

    雖然了解方家穀的人極少,茶館不乏好為人師者,於是方家穀以不同版本迅速為不少民眾所知。但因城堡都建在荒野之處,普通民眾覺得遠離他們的生活而討論不大熱烈一陣並不持久。因為不了解,所以他們對方家穀造城堡為抗拒元軍更加懷疑,不過方家穀也沒有打攪他們的生活而看法比較中性。

    茶館的普通人看方家穀如看戲,不過不少大戶家酒席上討論卻沉悶又嚴肅。相比普通人他們的消息渠道更加寬廣,還有人經親友說動參加了合作者計劃,因這些人比較了解方家穀,因而方家穀以他們的認知給其他人敘述了一遍又一遍。

    ''如此說來方家穀悄悄發展才幾年已經有了不俗實力?但不知能否真能將元軍擋在外麵,如真是如此倒是幸事啊!''有人聽完介紹抱有希冀。

    ''可他們對大戶不大友善。''有人指出不足。

    ''善不善濟什麽事,方家穀人也沒有濫殺無辜,出點錢糧也不算得上什麽,總比沒命好。''有明白人。

    ''隻怕抵擋不住啊,元軍多厲害啊!咱小民聽天由命吧!''這位有點宿命論。可這話戳中眾人死穴讓整個酒席啞口失聲很久,才聽到幾聲''唉''。

    這小民議論有些事不關己,大戶議論有些左右為難,隻有縣衙往往隻有一個聲音那就是:這方家穀瘋了而自己該怎麽辦?

    往金州的呈文早已發出,但他們清楚這隻是官樣文章。現在整個京西南路近半是元占區,金州所在安康郡對麵就是元占區,州裏僅有數百郡兵守衛也嫌少,那裏派得出來。

    金州本就是地偏貧脊少民之處,又叫元占去了漢江北麵,所剩居民加起來也沒有多少,召集點民兵想到三千廂軍也大敗而歸,還有誰敢去與方家穀爭鋒。

    至於上麵現在與元軍作戰還嫌兵力少,時局混亂有點力量留著守城,那個會作主派大軍來剿這個僅在路邊建城堡準備抗元的方家穀。莫不是吃撐了不成,吃撐了也得有軍隊可派才行啊!

    明知沒什麽用這些縣官還是將呈文送了上去,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嘛,這點職業道德還是有的。除了向上呈文他們也擔心自己的命運,這方家穀膽大妄為不定要將縣城來占,到時該怎麽辦?抵抗不知能不能可行?不抵抗丟失治所也是大罪呀。

    不說相關縣官糾結,金州刺史更加惱火,自己治下已經隻有十萬左右人口,對麵又是元占領區,那個方家穀建幾個城堡又沒有攔路搶劫呈文上來有什麽用,有本事自己帶人去驅逐了,沒本事就乖乖閉口。因知道向上報也沒什麽用,刺史隻當無介事,將呈文壓下不上報也沒出台一個對策。

    在一片方家穀人瘋了聲中,第二期城堡建造速度更加提高,最快一個施工隊隻用了一個半月就完成了任務。速度加快是基於二方麵原因,一個是天氣轉暖工作耽誤少,工作時間也有增加,第二當然是隊伍磨合了一段時間配合更加默契,各人也知道自己的工作不用吩咐常主動提前完成。

    與之前一樣完成任務的施工隊都回去休假了五天,此項建造任務不可能以完成任務長短論各施工隊好不好。因為各處的條件不一樣,建築任務不同,因而休假都是相同五天。

    此時才五月,一支支施工隊回來,休息過後一支支施工隊又陸續出去。這次出去路更加遠,且城堡與附加小軍營大多數設立在此,因而有幾支施工隊任務比以往多不少。在百裏分散駐紮一是為快速反應,二是護衛隊已經在擴編,等部隊一多所有人駐紮在一起也不必要。

    這次行動當然又引得一陣''瘋了''聲,不過隻有方少雲對這些事比較清楚,各施工隊是聽不到外界評價的。對於一片瘋了聲他完全無動於衷,因為這些人不是他確定的依靠對象,對他們的態度不必太在意。

    而今從戰場傳來的消息賈似道已經大敗而逃回臨安,隻怕被貶而死在半途不遠。李庭芝堅守楊州可惜成不了又一個襄樊,形勢還在繼續惡化,對宋而言已經是如暴風雨中一條船不時出現一個接一漏洞,而與方家穀而言也是如上台鑼鼓聲一聲緊一聲的催促聲,幾聲無關緊要的言語算得上什麽。

    方少雲現在主要是研究這次擴展要達到什麽程度。此時周圍二百多裏的地形已大部分勘察過,地圖也繪製好泥模也製作好。為什麽說大部分勘察過是因為西麵北麵不到二百裏就是漢江,江對麵已經是元占領區,方少雲暫時不會過江去建城堡外勘察也沒有意思而沒搞。

    而東麵主要是神龍架原始森林勘察難也沒有安置人員必要,所以沒有太深入。南麵有個城叫房州,距離到是二百裏,有人建議索性占了,方少雲考慮到是個州城,占據了影響大實惠少而沒有同意。

    因這些個原因城堡計劃第三期是大多數地方的終點,隻有金州方向會推進到漢江邊,南麵推進到房州邊能監視就結束,所以第四期主要是查漏補缺,這期擴張到七月底已經可以說基本上完成。因速度提前方少雲最近著急幹部培訓班的成立與招考工作,再不展開要遲了。

    考慮到方家人乃是外鄉而來,收留的絕對多數是外地人,方少雲本來想招一些本地知識分子來參加幹部培訓班。如此做也是為增加本地人緣,為此他詢問過謝學仁可有什麽人可推薦。

    謝學仁這幾年倒是融入了方家穀,但他的交往也不廣,與鄰縣人更是隻知道幾個有點文名者,什麽特長、政治態度、會不會來方家穀都不清楚。方少雲此時不可能大張旗鼓說招幹部的培訓班,讀出來可以當官,但又想從本地多少挑些人,因而以五月開辦高級學院給各合作者寄信,讓他們舉薦一些學有所成的青年過來參加考試。

    這也是個救急辦法,不管怎樣他們若過來學一陣後再考試,到時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加表現是否合格來個雙向選擇,多少也弄些本地人出來,不然多少有點不完美。

    等各支施工隊剛走各合作者推薦者共一百二十多人,也在二三天內來到並參加考試,考試後剔除實在太差者留下一百十四個分成二個班,與穀內選出的人一起開始了培訓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