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茅山正道曆史(附加一)

字數:3456   加入書籤

A+A-




    我們茅山正道,聽完白安妮的講解之後,給我個人感覺就是眾閣和全真結合的產物,既講究修行,也注重個人潛能的激發,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驅鬼鎮妖。

    為了避免你們聽起來有些方,我先列一個關係式:

    天師道是道教的一個分支。

    上清派是天師道的一個分支。

    茅山宗是上清派的一個分支。

    茅山正道是茅山宗的一個分支。

    這就相當於數學上的子集、全集、補集一類的問題。

    各位現在清楚了嗎?

    如果清楚了我們就來理一下它們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天師道我們之前講過了,一直都是道教正統的分支,那麽我們就首先說上清派。

    上清派是由天師道衍變、分化而來。上清派的出現,其實是反映了民間道教轉向士族道教發展的變化。

    天師道的傳承乃是世襲製,而且張天師一係基本都是平民出身,說白了就是普通的民間組織,影響雖大,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不入流,被上層人士所不齒。

    直到東晉時期,由於南下的司馬氏政權對江南士族存有戒心,造成許多世家大族在政治上並不得誌,他們便以老莊思想作為精神寄托,並因此而加入到道教信仰者的隊伍中來。這些人均是世家大族出身,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文化修養較高,所以對原本天師道中反映下層平民的那些思想感到不滿,對原來道教中存在的淺陋庸俗的科儀教戒甚是鄙夷。

    於是,他們開始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對舊的天師道進行揚棄改造。

    首先尊魏華存為開派祖師,因為他們認為“太清”之上還有“上清”,皈依上清派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師道的“太清”更高,所以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為最高神,而不是天師道的太上老君。

    在修煉方法上,重在調意和精神修養,通過煉神達到煉形,不重符策、齋醮和外丹,貶斥房中術。

    當然最大的區別是天師道尊稱教門中人為“天師”,也就是“張天師”,而上清派不稱天師,改稱“宗師”,稱第幾代宗師。

    上清派一直傳到第九代宗師,也就是我們的祖師爺,陶弘景。

    說到這裏大家也就明白了,我們的祖師爺,也是上清派的一員,他是上清派第八代宗師陸修靜的二傳弟子,前期對上清派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遂成上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後來祖師爺隱居茅山,並以茅山為祖庭,繼續修道,此後“茅山”成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稱上清派為“茅山宗”,上清派遂為茅山宗所承襲而進入發展的新階段。

    祖師爺繼承上清派道統又開創茅山宗,使茅山宗不斷發展壯大,在道教史上地位顯赫,影響深遠。

    接著就正式進入我們茅山宗的介紹了。

    祖師爺在歸隱茅山以後,繼承上清派祖師楊羲、許謐所傳的上清派教義《上清經》,並且悉心搜求散失的楊、許手書《上清經訣》真跡,編纂了專門記述上清派早期教義、方術(也就是後來的茅山術的前身)及曆史的《真誥》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二百餘卷道經,正式創立茅山宗。

    經祖師爺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茅山宗的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

    當然,既然我們祖師爺是上清派第九代宗師,所以祖師爺所定製的茅山宗教義肯定繼承了上清派的教義,不過祖師爺還是做了許多更改。

    首先在供奉的神靈上,道教是一個多神結構的宗教奉祀龐大的神團係統,上清派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為最高神,但是我們茅山宗又回到了原先的道教,依舊奉太上老君為最高神,所以你看我們的咒語,最後一句都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那是因為我們所借的道,都是太上老君賜予的,而不是其他的神。

    不過我們茅山宗在供奉的神靈上,又增加了幾個神,比如元始天尊,當然還有我們茅山宗特有的神靈,也就是我們的祖師“三茅真君。”

    這個時候你們可能會問了,我們的祖師爺不是陶弘景嗎,怎麽又成“三茅真君”了?

    這要從茅山的來曆說起。

    茅山以前並不叫“茅山”,原名喚作“句曲山”,是一座沒有曆史,罕有人跡的野山。

    在漢代的時候,陝西鹹陽,有茅氏三兄弟,長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三兄弟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歎,視榮華富貴如敝屣,棄官不做,遂尋山修道。

    他們三人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晝夜兼程,行至黃海之濱,見一高山,林木參天,綠蔭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這座山就是“句曲山”。

    三兄弟便留在句曲山隱居,修道養性,采藥煉丹。

    正在那時,江南句容一帶,突然瘟疫流行,有人聽說江北句曲山之上有茅氏三兄弟道法高超,醫術高明,能治百病,便來人求治,茅氏三兄弟欣然前往,經茅氏三兄弟救治,病愈者數百人。

    茅氏三兄弟仙逝後,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尊稱他們為三茅真君。此後,句曲山改稱三茅山,簡稱茅山。

    從此之後,慕名而來山學道者、求醫者,不絕於途。

    這其中,就包括我們茅山正道的祖師爺,當時上清派的第九代宗師,陶弘景。

    我們祖師爺來到茅山歸隱修道,既繼承了上清派的教義,也承襲了三茅真君的修道思想,開創茅山宗,不過由於茅氏三兄弟在茅山修道在先,所以祖師爺將三茅真君尊為茅山宗的創派祖師,並將三茅真君列入茅山宗供奉的神靈之中。

    所以將三茅真君尊為創派祖師,是祖師爺對三茅真君三位前輩的尊崇,不過後世我們還是將陶弘景作為我們的祖師爺,畢竟他才是真正創建茅山宗之人。

    茅山正道的曆史我以為寫三章就可以了,誰知道會這麽複雜,隻能再加兩章。這幾章寫得我好費神……還是要感謝各位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