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子殿
字數:4389 加入書籤
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安妮在前麵催促道:
“墨跡什麽,快走!”
你這妮子,你馬上到家了,你當然想快點兒了,可是這個地方,是我們的夢魘啊。
我們幾個磨磨唧唧往前走。
不多時,便來到了城下。
剛剛站定,我就感受到了空前的壓抑的氣息。
向上看,我看不到星辰日月,向下看,更看不到土地埃塵。
眼前的那些亡魂,就跟丟了魂一樣,沒有表情,沒有喊叫,木訥地排著隊等候著一一進入酆都城,那些負責的陰兵,同樣是沒有任何聲音,機械地做著一些列的動作。
如果不是眼前這些亡魂和陰兵,你會覺得,這是一座死城,不,比死城還要死寂。
我也看到了城門兩旁,鄰家阿姨老師所說的那副對聯:
人與鬼鬼與人人鬼殊途;
陰與陽陽與陰陰陽永隔;
的確是沒有橫批,隻有一塊黑匾,“酆都城”三個金漆大字掛在城門中央。
是那麽的高高在上,讓人敬畏膽寒。
我們的出現,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秩序,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我們看來。
我們瞬間不敢動了。
什麽情況?
我們還沒弄明白的時候,那些駐守在城門外的陰兵,突然齊刷刷地轉過身,向前一步,對著我們俯首,不過還是沒有開口說話。
不用說,肯定是在向白安妮作揖了。
他們的公主回來了。
但是令我怎麽也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的校長大人從最後麵來到了最前麵,向那些陰兵們擺擺手:
“各位官差大人快快起身,不必多禮,不必多禮啊,公務要緊。”
校長大人說完,那些陰兵才敢起身,又重新恢複了工作。
這又是個什麽情況?
白安妮被赤裸裸的無視了啊。
難道這妮子,真的不是親生的?還是真像胖子所說,整容了啊,整的連她們家的門衛都認不出來了。
管他呢,反正這個時候,我還是感覺很爽啊有沒有!
高高在上的一種自豪感。
雖然不是給我們作揖,但怎麽說也是我們的校長大人,我們的虛榮心,還是極大地滿足了一下下。
然後牛頭馬麵就對校長大人說:
“徐掌門,下官還有要事要辦,就不再送徐掌門了,就先行告退,徐掌門您請。”
校長大人也客氣道:
“有勞兩位,感激不盡,感激不盡,他日定當登門道謝。”
說完牛頭馬麵便轉身離開。
校長大人這次沒有在後麵斷後了,而是走在我們前麵:
“走,進城。”
我們便在校長大人的帶領下,向城門走去。
穿過城門,進入酆都城。
和其他的城池隻有一條大道不同,這酆都城裏外麵是一道城門,但是麵卻共有兩道城門,而且在二道門和頭道門之間有兩盞燈火高高懸空漂浮,卻紋絲不動。
一盞光亮無比,一盞昏暗黑沉。
我知道這暗燈走下去會進入玉雕成的二道門,而二道門的目的地,就是亡魂的去處,十殿閻王,十八層地獄。
但是校長大人說了,我們這次下地府,首先是要拜見判官,後去十殿閻王那裏遞交陳情書,所以校長大人帶著我們順著亮燈,進入了第一道門。
今去之後,就是一條一眼望不到邊的小路,小路筆直無比,沒有一點彎曲,可是這路上什麽都沒有,沒有人,沒有燈,沒有路障什麽的,不過卻燈火通明,無比的明亮。
我們剛走了幾步,校長大人突然想到了什麽,把白安妮叫到身邊,耳語說了幾句,白安妮點點頭。
但是我能看出來,白安妮明顯的心不在焉,六神無主的樣子。
這也可以理解,在自己家,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自己家人給無視了,心裏能好受才怪咧。
白安妮從校長大人那兒離開之後,就把我們幾個給喊到了她身邊,要給我們講解陰間四大判官的事。
原來校長大人要趁著這個空隙,讓白安妮給我們上課的啊。
不過講就講吧,待會我們要麵見那個掌握著我們生死的判官,不知道會出什麽幺蛾子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提前了解一下他的秉性,沒有壞處。
然後,白安妮深呼了一口氣,給我們講了起來。
白安妮就好像是一個導遊,先從這兩道門講起來。
原來的時候,這裏就是兩道門,通向不同的地方。
第二道門,我們就不多說了,通向地府的各種行政單位各個組織機構的,我們重點說這第二道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路,他的目的地,是地府的至高無上權威的地方——天子殿。
天子殿,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就是皇宮啊,皇帝住的地方。
可是偏偏,現在的天子殿裏麵,並沒有住著什麽天子,什麽皇帝,而是判官。
這是怎麽回事?
判官住在天子殿,這在等級森嚴的地府,怎麽被允許,這絕對是造反嘛要拉出去砍頭的。
雖然陰曹地府沒有皇帝,但是有閻王爺啊。
判官住天子殿,那閻王爺住哪裏?
沒錯,這天子殿,曾經就是陰間的最高統治者,閻王辦公和住的地方。
但是你們要知道,閻王早就已經位列仙班了,成仙了啊,上天庭了,天庭住慣了,誰還願意住這黑不拉幾的地方啊。
所以陰間的事,除了那些重大的事,他早就不親自過問了,他把陰間的大小事,都交給四大判官全權負責,並且讓他們搬進自己的府邸。
從這件事當中就可以看出來,這四大判官,在陰曹地府的地位,絕對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連十殿閻王也望塵莫及啊。
接著再來說說這陰間的四大判官。
既然是判官,職責就是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但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他們的權力,可遠不止這些。
四大判官分別為:賞善司、罰惡司、察查司、陰律司。
這四個人,都是曆史上有名的人。
賞善司唐相魏征,罰惡司聖君鍾馗,察查司宋朝陸之道,陰律司掌生死簿崔玨,由名稱可以判斷,他們的四個人各司其職,隻能都不相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