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吊打梅長蘇(求收藏)

字數:3145   加入書籤

A+A-




    夜幕降臨,王城更是顯得莊嚴森重。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好詩,真是好詩啊!”

    九重門下,梁侯之子言豫津搖頭晃腦的說道。

    與他同行的蕭景睿、梅長蘇都不禁搖了搖頭。蕭景睿更是打趣道:“陛下作的這首美人詩僅半日功夫便傳遍了金陵城,大街小巷就算是七八歲的稚童也能朗朗上口,誰不知道這是一首好詩?你沒有那份文采,便少在這裏附庸風雅,我和蘇兄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

    言豫津立刻瞪起了眼睛,不服氣道:“好好好,我沒文采,我附庸風雅,那你蕭大公子倒是說說,陛下這首美人詩好在何處?”

    蕭景睿平素最喜歡和言豫津鬥嘴,便道:“你聽好了,這首詩用詞簡介,大氣磅礴,普天之下,恐怕也就陛下寫的出來。尤其是後麵兩句,對守城的將士瞧一眼,將士棄械,牆垣失守;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這該是何等的美貌啊,恐怕就是妲己轉世,西施重生,也不過如此。”

    言豫津也仿佛沉浸在詩句營造的震撼之中,久久才回過神,歎道:“不知陛下這首詩是為誰而作?詩中的美人又是指的何人?這後宮之中,論及容貌之美,恐怕要數越貴妃吧?”

    蕭景睿立刻打斷他:“你給我小聲點,後宮嬪妃,豈是你可以評斷的?況且你姑姑就是當朝皇後,你竟然說越貴妃最美?就不怕被你姑姑聽到,扒了你的皮?”

    言豫津縮了下脖子,小聲道:“就是隨便說說嘛,姑姑美是美,就是脾氣壞了點,總是想調教我。真要是讓我說啊,我倒是覺得,這個美人唯有妙音坊的宮羽姑娘才擔當的起。”

    妙音坊是京城中首屈一指的風月場所,宮羽更是妙音坊的頭牌,不知引得多少京城貴公子為她癡心瘋狂、輾轉難眠。可惜這位宮羽姑娘賣藝不賣身,妙音坊的身後更有高人護持,以至於京城上下竟無人能夠一親芳澤。言豫津便是宮羽的眾多追求者之一。

    梅長蘇在旁邊聽了一會兒,也忍不住說道:“陛下的這首美人詩在金陵城內引起了相當大的震動,雖然有下麵官員故意拍馬屁的嫌疑,但也足以說明這首詩寫的非常絕妙。在下倒是不知道,陛下不僅精於治國之道,就連文采也這般斐然。”

    一行人說說笑笑,很快便進了正宮之中。室內早已置辦好酒饌果菜,排定宴席。因皇帝未到,依禮不能入席,大家便三三兩兩站著隨意聊天。

    太子和譽王為了較勁兒,誰也不願放對方與梅長蘇單獨一起,所以這三人反而聚在一處。

    大約一刻鍾後,殿外金磬輕響,司禮官高呼道:“皇上駕到——”

    殿內頓時一靜,大家依禮站好,梅長蘇卻步退至角落處,等那道黃袍身影在殿上正位落坐後,方隨著眾人一起行山呼之禮。

    梁皇氣勢恢宏,龍行虎步,沒有半點疲憊老態。降諭平身後,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就落在最遠處的梅長蘇身上。

    第一眼看去,此人容顏清秀,氣質飄逸,舉止毫無羞縮之態,自有一番豪門氣度。

    第二眼再看,麵色過於蒼白,輕裘下身形單薄,一看便知身染重疾,給人一種風雨飄零的感覺。

    第三眼細看,那雙眼眸寧靜無波,似清澈又似幽深,雖默默垂著,宛若禪定,卻靈氣逼人。

    梁皇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沉聲道:“你便是蘇哲?”

    正是草民!”

    梅長蘇拱了拱手,言語間不卑不亢。

    梁皇微不可查的皺了下眉,他真是看不慣梅長蘇這副藐視一切的樣子,不由戲謔道:“先生自稱草民,可能並不了解官場上的事情,也許你還不知道欺君之罪是怎樣的罪過。高湛,你說說,欺君者,該當如何處置?”

    高湛目不斜視,高聲道:“欺君罔上,乃是大逆不道之罪,按律——當斬!”

    梁皇滿意的點了點頭,盯著梅長蘇的眼睛問道:“朕再問一次,你便是蘇哲?”

    梅長蘇站立不動,但背脊卻完全被汗水打濕,雙手不自覺的鬆開又合上,他這此卷土從來乃是為了複仇,卻沒想到剛和仇人見麵,就被來了個下馬威。

    他曾經暗暗發誓,從踏進京城的那天起,便不向任何人低頭,人擋殺人,神擋殺神!但今天他卻不得不低頭。

    指甲深深的扣進手心,梅長蘇渾然未覺,徑直跪倒了地上,高聲道:“草民有罪,隱瞞了真實姓名,草民其實名叫梅長蘇。為了避免麻煩,才化名蘇哲,絕非有意欺君瞞上,還請陛下恕罪!”

    太子和譽王這時正爭相拉攏梅長蘇呢,見此也急忙上前為梅長蘇求情,似乎唯恐慢了一步。言豫津、蕭景睿、霓凰也紛紛上前,求梁皇開恩。

    梁皇見梅長蘇才剛剛進京便能拉攏這麽多人為他求情,頓時心中對他顧忌更深了。也暗暗下定決心,決不讓這個家夥有任何翻身的機會!

    尤其是一旁侍立的禁軍大統領蒙摯臉上也露出猶豫之色,似乎也想上前求情,但卻受了梅長蘇的眼神示意,沒有站出來。

    他們以為自己的動作很隱蔽,卻全被靈識敏銳的梁皇看在眼底了。

    這也是梁皇最無法容忍的地方,要知道蒙摯可是禁軍大統領,出入皇宮都無需稟告,又掌管著皇城內外五萬禁軍。因為武功高強,蒙摯在軍中素有威望,若是他公然起兵謀逆,京城上下沒人能夠擋得住他!

    蒙摯手中的兵權一定要收回來!”

    梁皇神色不動,心中卻已做出了決定,這京城的戍守兵權,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更為穩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