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外焦裏嫩”

字數:3847   加入書籤

A+A-




    望著門,良久,我才掀開被子爬下床,走到圓桌邊。給自己倒了杯水,一口將杯子裏的水喝下,算是壓了壓驚。

    坐在桌邊,我想到:即便之前的“我”已經死了,可是新的我卻來了。絕不能讓現在的我繼續過去的命運,當前還是應該先捋順捋順我家的情況。

    曆史上醇親王奕譞一共娶了四位福晉,第一位是嫡福晉,也是我現在的母親,就是慈禧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第二位是大側福晉,慈禧特賜給醇親王的顏紮氏。第三位是二側福晉,未來的醇親王載灃的生母劉佳氏。第四位是三側福晉,現在還不知道過沒過門的李佳氏。

    再有就是醇親王奕譞共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想到醇親王的這些子女,那可真叫一個悲催呀。別看醇親王的二兒子現在做了皇帝,貌似很是風光,但給醇親王府帶來更多的卻是不幸。

    來說說醇親王這幾個悲催的子女。首先大女兒,由二側福晉顏紮氏於鹹豐十一年(1861年)所生,同治五年(1866年)六歲便死了。

    然後大兒子載瀚,由嫡福晉婉貞於同治四年(1865年)所生,也是同治五年(1866年)年僅兩歲便死了。

    接著二兒子載湉,也是由嫡福晉婉貞於同治十年(1871年)所生,同治十三年四歲時便被抱進宮去當皇帝了。

    接著三兒子,還是由嫡福晉婉貞於光緒元年(1875年)所生,最悲催的是,他連名字都還沒來得及起,就進了棺材。

    再接著就是“我”這個四兒子載洸,由嫡福晉婉貞於光緒六年(1880年)所生,也好不到哪去,於光緒十年應該也就是今年(1884年)五歲也掛了(也許是明天)。

    後麵就是五兒子載灃,也就是未來的醇親王由二側福晉劉佳氏所生。

    再後麵是六子載洵、七子載濤都是由二側福晉劉佳氏所生,現在都還沒有出生。

    簡單說下另外兩個女兒,二女兒二側福晉劉佳氏所生,三歲也死了。三女兒三側福晉李佳氏所生的唯一一個子女,死年二十八歲。

    這麽一看這醇親王府,可以說簡直就是小孩子的災難之地呀,醇親王十個孩子有五個沒有活過六歲的,還有一個被“拐走了”,難道是醇親王府的風水不好?或是醇親王有什麽遺傳病?

    也不太像呀,因為被“拐”到皇宮的二兒子光緒皇帝還活到了三十八歲呢。當然,要不是光緒跟慈禧爭鬥,或許他也不會年輕輕就去世了。

    另外,自我之後的五子載灃、六子載洵、七子載濤也都活了下來。而且還可以說,個個都是長壽的命,尤其是七子載濤更是活到了八十七歲(有人要說,那僅活到二十八歲的小女兒可不算是長壽。要知道在這戰爭年代,人有個意外也很正常的不是)。

    接受過現代教育的我,可不相信什麽風水,有遺傳病也不太可能。那麽,這一個兩個夭折還可以說是意外,但這接連五個都夭折,那就不能用意外來解釋了,難道是謀殺?

    想到這,我猛然站起身,定了一定。又給自己倒了杯水,慢慢地喝了一口,平複了下激動的心情。

    緩緩地又坐下,接著想到:如果這不是意外的話,那麽可以大膽的設想下。醇親王的大女兒是大側福晉顏紮氏所生,顏紮氏是宮裏的“秀女”,又是側福晉。必然沒有慈禧的妹妹,又是嫡福晉的婉貞在王府有地位。

    曆史也確實有記載,因大福晉與大側福晉的地位原因,而將醇親王的第一個子女,顏紮氏所生的大女兒寄養在婉貞的名下,以嫡長女即婉貞“親生女”的名義厚待之。但不知什麽原因,這位格格卻病死了,那麽顏紮氏必然是心痛不已。碰巧的是,大女兒死的前一年,大福晉婉貞剛剛誕下了自己的兒子。如果顏紮氏認為嫡福晉婉貞有的大兒子載瀚,便沒有好好照顧好自己親生的女兒,而懷恨在心,就將嫡福晉婉貞的大兒子載瀚害死,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這兩個孩子死亡的時間很接近,都是死於同治五年,大女兒是十月十八日辰時卒,大兒子是十一月初三日未時卒,從時間上看是吻合的。

    那麽大側福晉顏紮氏有這麽大的膽子麽?要知道這可是醇親王的第一個兒子,那定然是寶貝的不得了的。也許,顏紮氏有這膽子,因為憤怒中的女人是不能按照常理去理解的,尤其是這種接近暴走的女人更是瘋狂。再者她是慈禧賜個醇親王的,這背後站著最具權勢的人,膽子自然也會大些,而且她本身就是慈禧派到醇親王府跟大福晉婉貞作對的,沒準暗裏還得到了慈禧的支持呢。

    喝了口杯子裏的水,我站起身,來回踱著步,又接著往下想到:如果這大女兒和大兒子的死,隻是女人之間的報複。那麽接下來,幾個子女的死就不單單是報複這麽簡單了。因為這時醇親王的二兒子載湉已然成為了皇帝,對於極為貪戀權利的慈禧來說,難道就不擔心醇親王搞個政變什麽的,將她從太後的寶座上拉下了?弄個什麽攝政王輔政之類的借口,奪了她手中的權利?

    如果是這樣,那麽這大側福晉顏紮氏就又成了慈禧在醇親王府中的“特務”,當然要使“特務”能更好的完成任務,就必須提高“特務”在醇親王府中的地位,慈禧也就會有意無意、或明或暗的支持顏紮氏。使得顏紮氏現在在醇親王府飛揚跋扈,近乎可以橫著走路,甚至是“禍亂”了醇親王府。

    對慈禧的做法,醇親王和大福晉婉貞應該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才會對顏紮氏的跋扈百般忍讓。據傳有時醇親王不知如何麵對大側福晉顏紮氏,如果不理會她吧,怕薄待了慈禧的厚賜而得罪了慈禧。如果對她恩寵有加吧,又怕這位慈禧太後安插在府中的間諜,還應處處留著小心。到了最後,也就由得大側福晉顏紮氏將醇親王府鬧得個雞飛狗跳,幹脆直接不回家。這不,今天我的阿瑪還找了個好借口,臨出門還說了句“公務忙,晚上不回來了”。

    這樣想來,我和我那沒來得及起名字的三哥的死就帶上政治的味道,也許慈禧是為了警告醇親王,展示其手中的權利和狠辣的手段。也許慈禧是為了讓醇親王後院起火,使其分心而無暇他顧,從精神上壓製和摧毀醇親王。也許慈禧是為了打壓光緒,讓其少幾個兄弟幫襯,別分走了自己手中的權利。也許慈禧還在記恨自己的妹妹婉貞,給你安排個不得不接受的情敵還不夠,再殺光你所生的孩子(說到這,還真應該惋惜下最悲催的婉貞,真可謂是一著錯,一輩子都悲哀呀。生了四個兒子,死了三個,還有一個被人搶走了。也有小道消息稱其實在四兒子載洸之後,婉貞又懷了一個孩子,更悲催的是這個孩子沒有出生便歸西了。這也可見慈禧的手段是多麽的狠辣,即便是對自己的親妹妹也是如此)。

    不管怎麽說,現在的我,有千百個被殺死的理由。而要致我於死地的人,則是此時清朝最具權勢的慈禧太後,她的刀子手便是醇親王的大側福晉顏紮氏(在這裏說,顏紮氏是殺死載洸的刀子手是不符合曆史的,在現代醇親王墓北側發現了顏紮氏的墓碑。碑首刻有“懿旨追封”四個篆字,中間刻字為“側福晉顏劄氏之墓”八個篆字,墓碑上其餘字體有篆體字,還有些不知何體的文字。有人翻譯碑刻說顏紮氏是死於光緒七年(1881年),一年後光緒八年(1882年)入土安葬的。如果按照此翻譯來說,那麽應該是顏紮氏先死,醇親王四子載洸後死,這就使得上文不符合曆史了。不過不管碑文翻譯的對與不對,在這裏作者隻好給大側福晉顏紮氏致歉了,因為需要個“刀子手”的人物,就麻煩您老給客串下。當然為了彌補顏紮氏心靈的創傷,作者便將其死後追封的“大側福晉”頭銜,依舊予其保留了)。

    想到這,我停下腳步,站在桌子邊,端著茶杯笑了起來。本以為老天對我不薄,將我穿越到清朝,又給了我貴不可言的身份,是讓我來是享福的。沒想到,這半天的舒服日子都還沒有享受到,就又給了我一個晴天霹靂,雷的我麵臨小命不保的危險。而且這醇親王內有大側福晉顏紮氏伺機而動,外有慈禧老太婆虎視眈眈。這還真可謂是“外焦裏嫩”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