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恭親王府

字數:2778   加入書籤

A+A-




    看著大側福晉高興地接過了我送予的香水,我衷心期望這瓶香水能引爆她與慈禧間的關係。

    一旁的大福晉看了看我假裝生氣的模樣,笑著說道:“行了,行了,額娘相信這香水隻有法蘭西皇後才能用得著,行了吧。對了,剛剛你帶回來的那個鳳梨到是不錯,可還有?若是還有,便拿出來些,分與大家嚐嚐。”

    我笑著點了點頭道:“還有呢,兒子這便吩咐人再拿些來。”說罷,我轉過頭對秋紅說道:“秋紅,你再去做些鳳梨,就依照之前我製作的模樣做。”又擺了擺手,招秋紅近前,在其耳邊低聲說道:“別忘了要放到鹽水裏泡一會再拿來。”秋紅聞言,點了點頭便出去了。

    吃罷了飯,眾人又換了桌,擺上茶點和鹽水泡過的鳳梨,圍著小載灃說笑不已,品著鳳梨讚不絕口,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卻又各懷心思的佯裝歡樂。醇親王心煩著法蘭西的滋釁,大福晉心憂著兒子的康健,大側福晉惦記著討好慈禧,二側福晉思慮著如何壓過沒有子嗣的大側福晉一頭,而我則更要為自己的小命“奮鬥”著。自然不多時,眾人便一一告退,返回各自的房間去了。

    一夜無話,第二日一早,我吩咐寶來,道:“寶來,你去準備一下。吃罷了早飯,我便去恭王府拜訪六伯。”說罷,我便穿得了衣服,匆匆地吃過了早飯,又將昨日買回的留聲機調試好,親自給二側福晉送去。

    既然二側福晉有壓過大側福晉的意思,自然就是我的同盟了,當然是要搞好關係的。二側福晉看到我送來的留聲機,自然樂得合不攏嘴。送罷了留聲機,我這才抱著昨夜準備好的兩罐鳳梨前往恭王府。

    來到大門前,依舊是昨日的行仗,依舊是昨日的一幫護從。我想了想,轉頭向身旁的秋紅問道:“秋紅,昨日大福晉給六伯準備的禮物帶上了麽”

    秋紅答道:“貝勒爺,寶來和七喜去拿了,一會便到。”

    我點了點頭,向轎子走去。走近轎子,眾護從和轎夫急忙行禮請安。我看了看跟前的護衛長,說道:“你可是護衛長?還不知你姓誰名誰呢。”

    護衛長恭聲說道:“回貝勒爺,在下姓張名勇,祖籍河南,在下和身後這幫兄弟是王爺特意吩咐專職守護貝勒爺的,這些個轎夫也是王爺特意挑選伺候您的。”

    我點了點頭,拱了拱手,對眾人說道:“原來是張勇護衛長,我在這裏謝過諸位了,有勞諸位兄弟了。”

    張勇護衛長,心道:嘿,我伺候過這麽多人,就沒見過這麽客氣的主子,對兄弟們那真是沒的說。想著,張勇連忙擺手,說道:“不勞煩,不勞煩,伺候貝勒爺是兄弟們應當的,能伺候貝勒爺您這樣的主子也是兄弟們的福氣。”

    我笑了笑,正說著,寶來和七喜便提著禮物出來了,我也未再說話,邁步走進了轎子。寶來吩咐了聲“起轎”,一行人便向恭親王府行去。

    不多時,轎子便來到了恭王府門前。剛落了轎,七喜便急忙跑向恭王府門前,敲門通報去了。

    這邊寶來掀開轎簾,我下了轎子。看著眼前依舊氣派的恭親王府,暗歎:這恭王府要比自家的醇王府氣派多了,門前的庭院更加開闊,門旁的獅子更加威武,門上的琉璃瓦也更加的鮮豔。

    這也是必然的,畢竟這以前是乾隆皇帝跟前紅得發紫的和珅府邸。這座府邸原本是和珅死後嘉慶皇帝賜給慶親王永璘的(也就是溥苣的幹爺爺慶郡王奕劻的親爺爺),這位慶親王永璘也是個奇葩,居然愛豪宅不愛江山,他曾經這樣對乾隆的諸位皇子說:“將來不論哪位哥哥當上皇帝,隻要把和珅的這座豪宅賞給我,我就知足。”不過可惜,雖然之後做了皇帝的嘉慶如其願的把這座府邸賜給了慶親王永璘,卻隻能賜給他一半,因為另一半是嘉慶的妹妹十公主住著。後來皇室也算厚道,待十公主去世後,還是依照諾言將這座府邸的另一半賜給了他,隻是可惜這時的慶親王永璘已經死了三年了。如今,更是悲催,由於慶親王永璘這一支子嗣凋零,再加上其後人瞎嘚瑟(前文說到過),被慈禧沒收了府邸,轉而賜給了恭親王奕訢。最終,成了後世北京著名旅遊名地之一的“恭親王府”,後世對恭王府還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不過在此時,這座恭王府也隻是在這眾多王府、貝勒府紮堆的府宅中,最氣派的一座罷了。

    恭王府的家丁通報過後,七喜又急忙跑回,恭聲說道:“貝勒爺,已然通報了恭親王爺,恭親王爺請您進去呢。”聞言,我點了點頭,帶著寶來和張勇抱著禮物,邁步進了王府,其他人則留在門房等候。

    一路上,我看著這奢華的恭王府,卻再想:後世曾聽導遊講過,這恭王府的一座假山下麵被嘉慶皇帝封著一座“福”字碑。此“福”字乃是康熙皇帝為其祖母孝莊太後祝壽寫的“福”字碑,還刻有“康熙禦筆”之寶印的印章。當年若不是周恩來總理發現那座假山上麵石頭的形狀像龍頭,判定龍頭之下必有國寶,便打電話給郭沫若老先生,打開了被封的洞門,才發現了這座“福”字碑,不然此碑將一直埋藏在假山之內。

    正當我四處尋摸哪座假山像龍頭時,已然被管家帶著走到了正堂前。我晃了晃腦袋,自嘲的笑暗道:那座“福”字碑,當年嘉慶抄和珅的家時才發現的,本想將其運回皇宮的,奈何和珅設計巧妙,動了這“福”就會動龍脈,這可是封建皇帝最大的忌諱,於是嘉慶大怒之下,下令將此假山封死了,這才令康熙墨寶“福”字從此在所有的史書中消失了。

    而如今清朝還未覆沒,我就想打這座“福”字碑的主意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想打開假山的封洞,那也是萬萬做不到的,誰敢跟違抗老祖宗的旨意?那還不得扒了我的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