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後燕政權

字數:3122   加入書籤

A+A-


    林衝走後,一直沒有發言的狄青也站了起來。

    “諸位兄弟,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其實大家應該知道,小可,一直希望可以從軍入伍,隻是迫於現實,才不得已輪落這裏,如今宋月皇朝腹背受敵,我想要在去試試。”

    “狄兄弟執意要走,去投奔宋月皇朝麽?等會我們建國後,便成了宋月皇朝的死敵,到時候,我等兄弟不是要互相殘殺麽。”吳用開口說道。

    “學究放心,倘若有一天宋月大軍與後燕沙場對峙,我一定不在其中!”

    ……

    狄青走後,慕容複、慕容博兩父子在吳用的幫助下開始召集梁山各地大小賊眾,確定了後燕的建立,慕容複也眾望所歸的當上了國君,慕容博成了太上皇。

    為了籠絡人心,後燕建立後,便是大封群臣,由於晁蓋在梁山的聲望很大,又是前寨主,被慕容複封為一字並肩王,當然這隻是一個虛設的王爵罷了,吳用已經決定一直將晁蓋留在梁山之上,使其影響力慢慢退化,由慕容複來建立自己的權威。

    阮氏三雄和劉唐,至此依舊站在晁蓋這邊,對慕容複更是厭惡之極,出現無奈,劉唐被封為奉常,掌管宗廟禮儀;阮小二封為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阮小五被封為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阮小七被封為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

    四人都成了九卿之一,然可悲的是,四位武將卻被分了文職,還是一些根本無用,或可有可無的清水衙門,短時間內,他們隻能是被雪藏,直到他們改變心思,向慕容複俯首。

    那些支持慕容複的首領,當然是身居要職,為慕容複重用了,吳用夢寐以求的當上了丞相,成為後燕最高的行政長官,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鄧百川被封為太尉,成為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

    朱貴被封為禦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

    公冶乾被封為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風波惡被封為衛尉,掌管宮門警衛;蕭讓被封為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包不同被封為太仆,掌管宮廷禦馬和國家馬政,戴宗被封為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至此,後燕的三公九卿就都圓滿了,朱富成為鴻盧寺卿,負責外交,雖然和典客的職責衝突了,但大家都心知肚名,金大堅與候建成成軍器監長官,負責後燕兵器、製甲的鍛造。

    天武元年三月二十五日,千羽國附近水寇,正式與梁山之上建立後燕政權,鮮卑後裔慕容複登基為王,慕容容剛剛登基,在吳用的輔佐下,立馬書信三封派人送去給自己的三個結義兄弟,而慕容博也開始書信給鳩摩智。

    通過這四人的身份地位和慕容複鮮卑族的身份,後燕將與契丹、西夏、大理、吐蕃等部落交好,甚至有可能被蒙元帝國承認,這對後燕極為有利,若有機遇,擴張後燕也是不無可能。

    而此時,楊峰還不知道梁山的情況,他正在宮中接待蘇洵,如今距離蘇洵出任中和殿大學士、千羽學宮校長一職已經有些時日了。

    現今對學宮終於有了初步規劃,來向楊峰匯報一下,如果沒有問題,他就準備實行了。

    蘇洵將學宮分為兩個模塊,一為主課,二為自學,主課是指學子們必須學習的課程,負責學子們的啟蒙和做人最基本的思想,比忠義仁勇信,禮義廉恥孝。

    自學就是不同學術的老師規定時間講課,學子能自行選擇是否對自己有用,是否去學習,比如畫家教人繪畫,書法家教人書法,學子們想學哪門技藝就去哪學,還有各大家的思想衝突,比如儒家、法家等等的諸子百家,各種學術、思想不同於足,由學子們自行決定選擇學派,當然楊峰也可以規定學宮隻能學什麽學派。

    對此,楊峰表示支持,也沒有否則任何學派的學術,不過楊峰還是提了一句儒學才是根本。

    蘇洵連忙表示明白,儒學講就的是忠君,大一統的思想,最利於鞏固君王的地位,所以這也是各國一般都選擇讓儒學做為國學,其中以東漢帝國為最,其國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東漢帝國,儒學昌盛,少有其他學派的士子、先生。

    在蘇洵的教育基礎上,楊峰加上了《弟子規》的學習,並將其列為國學,每名學子必須認真複讀。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弟子規》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出,情真意切,影響非常深遠,在現實國家的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被引為國學。

    《弟子規》的出現並不是楊峰竊取古人成果,因為在《帝國崛起》中就已經出現了,當然首先出現的地方是滿清帝國,後來留落世界各地,所以對於楊峰的提議,蘇洵沒有任何疑問。

    本來兩人相談,一個時辰就足夠了,隻是楊峰想要拉進兩人君臣之間的感情,硬是暢談天下大勢,拖到午時,請蘇洵在皇宮裏於他共進午餐了。

    不過,這次的談論,對楊峰也是受益匪淺,不僅開闊了眼界,還知道了很多詭異秘事,讓楊峰知道了,這天下真的有修道者,煉氣士。

    可是知道的越多,楊峰就越是費解,有著修道者和練氣士的存在,統治世界的為什麽一直都是隻會些許武力的凡人。

    難道是凡人有對抗修道者的實力?或許主神在約束著他們?可是如果有一天,主神鬆開了這種約束,那麽這天下會變成什麽樣呢?楊峰不得而解。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