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王羲之

字數:3259   加入書籤

A+A-


    “千羽王誤會了,我是覺得麗國律例與千羽國不同,怕他們無意觸犯了刑法,將我國百姓聚於一起,我也好管理一些,至於建造所需物資,我麗國還有些庫存,在懇請各位盟國借我國一些,等奪回故土,在行償還。”

    田文浩聽見楊峰的話語,繼續開口說道。

    楊峰聞言,不由有些不悅了,如果同意了田文浩的無理要求的那麽千羽國內將在出現一個新的政權,這對自己的皇權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正在此時,卻聽啪的一聲響,眾人一愣,朝聲音出處看去,卻是千羽國協辦大學士郭嘉。

    隻見他一臉憤怒的看著麗國國君田文浩,他看見眾人都注意到了他這裏,他開口說道,“古有言“臥塌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麗王的要求相比於此,更是無理,我千羽國注重盟友之情,想要給麗國一個安身之所,希望他日能有複國之機,難道麗王還想鳩占鵲巢麽!”

    郭嘉說的擲地有聲,使得麗國眾人有些惶恐,鴻臚寺卿田文鏡,起身,便郭嘉躬身抱拳,然後又看向楊峰的方向,畢恭畢敬的回答道:“千羽國明鑒,我王絕無此意,如果我們管理百姓的權力沒了,恐時間一久,人心盡失,到時候就是奪回了土地,我麗國也無恢複之日。”

    楊峰聞言點了點頭,“郭學士話語有些偏激,麗王和幾位可不要往心裏去。”楊峰說著,看向了一旁的王猛,繼續道:“王卿,此事你可有什麽好的計策?”

    王猛略一斟酌,開口說道:“麗王的要求也不是不可以同意,但如果如此的話,麗國不得有軍隊存在,隻要沒有軍隊的存在,我千羽國也能安心。”

    田文浩聞言,麵露難色,“王大人所說,我可以理解,隻是沒有軍隊,我如果管理十萬餘萬眾的百姓,希望千羽王能讓我保留一支軍隊,用來管理治安。”

    楊峰見狀,隻是略作思考了一下,便點頭道:“麗王的苦楚,我也明白,身為盟主國,我千羽國斷然不會棄麗國不顧,這樣吧,麗王可以保存2000名軍隊,作為守軍,其他軍隊就留在紹國,與我等共抗滇國。”

    田文浩聞言,哪裏還敢在提要求,連忙應允,表示沒有意見。

    而千羽國這邊的王猛、郭嘉等人,就有些坐立不安了,想要開口否決,可是又怕觸怒了自己的國君。

    楊峰自然將幾人的樣子看在眼中,他給了幾人一個放心的眼神,而後舉杯對田文浩道:“麗王,此事已定,還是盡早開始移民吧,乞國投敵,想必滇王已經知道我們的計劃,麗王過來的消息,他們應該也已經知道了。”

    田文浩也端起酒杯,鄭重說道:“千羽王所言有理,我當立即安排人手,回去帶領百姓開始移民,這邊,希望千羽王能安排將士接應,以免出現意外。”

    兩人杯酒下肚,田文浩當即就差景昱提前派快馬回去,吩咐將士帶領百姓遷移,然後帶領禁衛軍回援接應,作為表示,楊峰也象征性的讓吳起帶領他的烈陽軍團與景昱一起過去接應。

    許是滇國已經發現了援軍的存在,沒有出來搗亂,移民之路一路順暢,隻是因為移民倉促,些許百姓故土難離,或舍不得放下自己的家業,沒有選擇移民。

    如果不是負責護送我百姓移民的左千衛大將軍孟非發現百姓們基本都不願遷居,下令凡不願搬遷的百姓,不予阻擾,但必須上繳全部糧食的話,後果將不可想象。

    但盡管如此,麗國近20餘萬的人數,到達千羽國時,卻是隻有16萬人口左右,足足少了3、4餘萬人。

    經過商議,麗國人口被安排在青山與江寧縣的交界之處,這裏一來不是國都附近,兩來附近的國家都是“非攻”聯盟的盟友,麗國溝通外敵的幾率大大減少。

    當然,明麵上,楊峰是說這裏與盟友國接壤,各國給予的支援可以較快的接收。

    這可是件大事情,楊峰對此,特意安排許貫忠來安排對應事宜,麗國原本20000大軍,被挑選出來2000人組建守軍,其他18000人則全部留在了紹國望川鎮,聽候楊峰的調遣,隻是這支軍隊的統領卻是有些令楊峰意外,竟然不是景昱與孟非,而是麗國儲君田興龍。

    田興龍是麗國大皇子,不過由於田文浩年紀不大,一直沒有任命儲君,此次,卻是將自己的長子定為儲君,又送到望川鎮來當麗國軍隊的將領,其中寓意,實屬有些耐人尋味。

    而這邊,麗國百姓剛剛離開,滇國獻王便帶領士卒將此占領了下來。

    兩邊就此駐城對視,沒有進行絲毫的交手,也不知是想要就此維護現況,還是暴風雨之前,最後的寧靜。

    相比於前線,後方確實依舊如故,經過蘇軾不留餘力的宣傳與安排,千羽國的子民都開始期待起了明日烈陽節的到來。

    齊南縣的異人團隊也分批到達了各個縣城,烈陽節將是他們的主場,在這最後的一段時間裏,他們需要好好的做最後一番準備,希望在明日的表演中大放異彩,博得那些大人物的欣賞和任用。

    此時,千羽國財政部尚書王獻之的府邸,卻來了幾名外人,為首之人目光炯炯,身穿儒袍,一身的書卷氣息,年齡在40餘歲左右。

    “孩兒,參見父親大人!”王獻之躬身行禮道,原來來人卻是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

    王羲之點了點頭將王獻之扶起,有喝退了幾名侍衛。

    王獻之見房中隻剩自己與父親兩人,不由苦澀一笑,“父親大人,你怎麽知道孩兒在這個小國之中?”

    王羲之見他如此樣子,不由歎了口氣,隨後放緩了語氣道:“為父知你與道茂兩人情深意切,此次過來,不是逼你休妻娶新安郡主的。”

    王獻之聞言,不由大喜:“父親所言,可是當真!”

    王羲之點了點頭:“騙你為何?你的下落,家族早就知道了,此次為父不遠千裏而來,是有事報於你知曉。”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