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發瘋的賢婿】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正酒過後第二天一大早,縣尊大人就打道回府了,職責所在不敢擅離太久,不過還是讓他家的管事留了下來,於是眾人送君送到小村外之後,心照不宣的回到郭家,不敲定和郭家深度合作的事情誰有心思回去啊。
縣太爺家的管事留下來幹嘛,好看啊?還不是為家裏的生意。大明朝為官不易啊,當朝建立二百多年以來,從開國到現在楞是沒有給官員加過俸祿,生活成本卻日益增高,搞到現在好像大明朝就無官不貪,生活逼的呀,搞不懂這曆代皇帝都怎麽想的,難到說帝王學裏邊就沒教過“帝逼官貪”這個嚴峻的問題麽?
朝廷大員可以貪孝敬,地方官沒辦法啊,但是靠在地方那就隻能利用職務之便做點生意賺錢了,善於經營的可以正當賺錢,不善經營的那就用權利賺錢,反正不賺是不行的。
縣尊家也在縣城開了家鋪子,來來往往的客商那都得給點麵子,所以一直比較穩定,雖不能暴富,但也能維持縣太爺一家的支應,現在能搭上郭家正當的多賺些錢財,誰又能拒絕呢?這就是留下管事的原因。
經過三天緊張嚴肅的閉門會議,圓滿達成互諒互惠的多方貿易協定,各方代表紛紛發表簽約感言,信心滿滿的共同展望美好的未來。
完了,告辭閃人...
郭家上下又忙活了一天才收拾完殘局,當然這就不關郭大少爺的事了,他現在的重大任務就是教會崔家大小姐騎摩托,話說,崔大小姐都憋了好幾天了。要說誰最希望這些各家的大掌櫃趕緊滾蛋,莫屬崔家大小姐。
這時候的崔茵茵已經完全不避閑了,就算有閑言,在騎摩托的強大欲望下也得有多遠扔多遠,再說這裏是郭村,自己也需要盡早的宣布自己的主權。
就在新修的路麵上,一輛小巧的摩托車,郭大路在後座,崔茵茵就等於被他抱在懷裏,羞澀靦腆這時一概不見,有的隻是緊張興奮專注的一張小臉,死死的盯著路麵,耳邊不停的傳來郭大路的聲音,就是手腳笨拙的不太聽使喚。
跟崔家大小姐有著同樣心思的還有一人,那就是吳家大公子,不過他就沒有那麽好的手把手教的待遇了,郭大路給他戴上頭盔護膝之類的護具,告訴吳家大公子做好受傷的準備,一番口頭的指導過後,就放開讓他去摔,啥時不摔了基本就會了,摩托車摔壞了不要緊,反正七千多兩銀子在,回頭換輛新的就好。
吳家大公子心中的欲望同樣火熱,這時候別說有可能受傷,就是刀山火海擺在眼前,說不得為了騎摩托也得趟一趟。
郭村的路夠寬也夠長,郭大路限定隻準掛在一檔,隻要吳公子自己不作死,那基本上也不會有啥大問題,就由得他去折騰了。
郭家老爺也需要盡快趕回府城去坐鎮,但走之前必須要做完一件大事,那就是請三媒上崔家提親,把兩家結親的事敲定下來,當然這早就說好的事情就不會有啥波折了,媒婆上門,崔老爺同意,收下聘禮,這個流程走完,崔家大小姐就被打上了郭大路的標簽。提親、定親、接親的結婚三部曲,這就算完成第一環了,至於定親的文定之喜什麽的,那是下一步的程序。
喧嚷過後剩下沉寂,日子不能過的天天烈火烹油,細水長流才是正理,痛快完了就得老老實實的去上工。吳公子回去了,帶著滿身的擦傷、青腫,騎著一輛嶄新的嘉陵摩托車回去了。崔茵茵心滿意足的被郭大路猥褻了幾天,也回去了,騎著一輛銀白色的小摩托回去了。
停下的各項工程重新啟動,環線道路崔家段也直接開始劃線築路基,崔老爺沒來得急核算正長在地裏的青苗損失,就被郭大路催著趕緊騰空全部的糧垛,大量的飼料玉米來了。
整個涪陽縣的腳行車馬行全部被縣太爺臨時征用,算徭役,管飯,沒工錢,日夜不停的從郭村往縣庫裏轉運糧食,好在玉米都是防潮密封袋包裝的,標準五十斤一袋,搬運裝車十分方便,到縣庫裏一摞碼起來就完事。
崔家也被強分到了一萬袋的量,按照郭大路的說法,這才在哪說起哦,自己一不小心總共訂購了一百萬袋的量,所以,趕緊的,開鍋釀酒,快快的消耗才是正理,這就給崔家莊調一波匠人過來修豬圈,趕緊的,選豬圈的地址,旁邊搭配屠宰場,豬糞的好去處是魚塘,所以趕緊的準備崔家莊的人手,在豬圈邊上開挖魚塘...
崔老爺差點沒一口氣背過去。
首次見識到發瘋的賢婿,崔老爺自知不敵,虛晃一槍拍馬換將,崔家大小姐出馬。
郭大路暗暗一笑,“耶”目的達到,這就對了嘛,誰有心情對著老丈人那張老臉,嗯,還是跟小娘子共事有情調些,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嘛,嘿嘿......
不管咋說,郭村的建設未完,現在又牽扯出崔家莊的建設,將來兩邊必定成一體,就是說一樣的重要,崔茵茵的意見是,先完成郭村的建設再說,郭村建好,崔家莊有個參照的樣板才好合理規劃,現在唯一可以先進行的事情就是完成象郭村一樣的供水係統。而供水係統的主要目的現階段就是開荒,盡快先把崔家的荒地開發出來,有了大量的土地也才能吸引來更多的人口。
所有建設的基礎,就是需要大量的銀子,崔茵茵自豪的透了個底,家裏現在有兩萬兩的存銀,聽得郭大路直撇嘴,這點錢也就夠修個豬圈,換來崔茵茵的一頓粉拳。
略一盤算,崔家現在最大的優勢就是釀酒,那就擴大規模的搞,看來之前的設想還是沒有錯的,現在就是先用這點錢擴大酒坊,招收工匠。至於崔家莊的供水係統嘛,就隻得郭大少爺先墊著了。
而酒坊一旦擴大規模以後,真的就會象郭大路發瘋說的那樣帶來一係列的後續問題,酒糟的處理,裝酒的器具等等,這些問題郭大路實際上都沒有想好,還有崔老爺釀酒所需的其他輔料,需求越大問題越多。
自此,繁忙的郭大少又增加了苦逼的兩頭跑任務,郭村到崔家莊的三十多裏土路就成了郭大路的怨念。
越發沉重的事務就越激發了郭大路對人才的渴求,想想“大路國際貿易公司”一個馮平就讓郭大路身輕如燕,而這邊卻讓郭大路沉重如山。尼瑪,我是混吃等死的超級富二代啊,如今淒惶的連民工都不如啊。
所以當一切略微平靜之後,郭大路的全副精力就投入到修建學校的工程當中,咬牙切齒的要第一時間把學校建立起來。
領導重視的重點工程集中建設的速度自然是沒話說的,所有的工匠被使喚的像騾子一樣,教學樓主體一澆築,馬上就被支使著去做宿舍樓的地基,宿舍一停就立刻轉到食堂,回頭教學樓又可以繼續夾膜板了...
隔壁李家本來就有個小磚窯,這下傍著郭家的需求,五十人左右的小磚窯搖身一變擴大到四百多人的大磚窯,煙火終年不絕,磚石源源不斷的運到郭村,隻此一項,就為李家創下大筆進項。就這樣都還是供不上郭家的用磚需求,李家磚窯上的管事被郭壽追著屁股要磚,逼得都快把自己塞進磚窯燒了。
那些有手藝的木匠、石匠、泥瓦匠之類就更別說了,郭家有做不完的活,管吃住,銀錢不拖,就這幾點就夠了,半個縣的各種工匠聞訓蜂擁而至。
麵對群情湧動的局勢,郭壽緊急火線提拔了一堆郭家的小管事分攤負責各項任務。郭大路的工作重點仍然是技術指導,隻有郭壽拿捏不了的事情才會請示到他跟前。
當崔茵茵來找郭大路準備去勘察崔家莊的水源地時,見到的就是一個灰頭土臉的郭大路,昔日的翩翩公子不見了,把個崔茵茵心痛的不要不要的。
陪著崔茵茵在崔家莊附近的山邊勘察了三天,選定了一條落差五十米左右的山溝,距離崔家莊四千米的樣子,設計好蓄水池、引水管,同樣五百噸各型管材和配件被郭大路傳送到郭村,郭大路的意思,難得仔細計算用量了,大致差不多不影響工期就行,最後不夠了再說,剩下的就是崔家組織人手從郭村轉運到崔家莊的事情,之前安裝郭村供水管道的人被郭大路抽調出來專門支援崔家的供水工程,當然挖溝搬石頭之類的粗笨活就是崔家的人幹了,郭家去的人享受高級技術人員的待遇。
而轉眼間,春蘭提醒大少爺,該關注一下夏糧的事情了。
農事,郭大少爺最大的弱項,從生下來手就沒摸過鋤頭的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這事。但在心裏卻很明白,這又是萬事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沒有之一。
這邊的糧食不能自足就始終是個大隱患,光靠從現代支援,這些莊戶們心裏不會踏實,隻有讓他們實實在在的看見自己地裏的產出了,這人心才會死心塌地的對郭家有歸屬感。
不過這事還得指望管家去安排,郭大路更是派出了身邊三個丫頭夏荷、秋菊、冬梅去輔助郭壽,不然那些種子包裝袋上的說明就沒人能搞懂,好在這事郭大路心裏是有底的,有信心能成功,雖然沒有親自種過田,但是在新聞裏看見過不少次說糧食畝產的報道,就當是給這些莊戶們搞實驗,搞砸了也沒關係,自己可以補貼,多整幾回總會有人成功。這又不是要莊戶去搞啥良種研究,就是單純的學會把這些良種怎麽種好,郭大路就不信這些種了一輩子地的人連這事都幹不好。
花了半天的時間才把種夏糧的事情捋順,郭大路回頭看看身邊僅剩的春蘭,長歎一聲,尼瑪啊,這秘書都要不夠用了。
小竹?
別說了,想想都是淚,那丫頭現在基本算崔茵茵的人了,早就被崔大小姐霸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