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升官牛人張

字數:6468   加入書籤

A+A-




    劉恒下令,丞相,有個新任務,要為皇帝管理諸侯王。

    周勃下台,回封地去了,太尉灌嬰提拔為丞相,劉恒把太尉這個官位給剔除了,這個國防部長的職位,以後就跟丞相合並了。

    灌嬰的權力,突然如日中天,既管政府、九卿、諸侯王,還要管軍事。

    不過,這一章,不是要講灌嬰,而是要講講一個姓張的牛人。

    讓我們隆重介紹他登場:

    牛人是南陽人,叫張釋之。

    張釋之在南陽當騎郎的時候,十年都沒有升遷,小張很鬱悶,打算回去種田了,當官當不好,不如回家賣紅薯。

    但是小張名聲卻不小,袁盎知道他。

    袁盎,是中央的大紅人哪,聽說小張要辭職,馬上推薦給皇帝。

    有袁盎的推薦,劉恒自然要賣他的麵子,正好一個職位空缺,小張就立即升遷到了謁者仆射。這個官職很難從字麵上理解其意思,其實,分為謁者、仆射兩部分,謁者,就是政府中傳達文書、布置會場、布置儀式的官員,相當於後勤工作,仆射,就是管謁者的頭頭,是個領導。後宮中許多事情也是謁者仆射負責的。

    皇帝要去後宮看老虎了,皇宮後麵養著一批虎,這是張釋之管的事務,就跟著皇帝去看老虎,劉恒突然發問,上林苑中,有多少老虎,多少其他野獸啊?

    為啥皇帝要關心這種事?

    這跟劉恒的愛好有關,從前麵幾章大家不難看出,這劉恒喜愛體育運動,喜歡飆車、打獵,這是他的個人愛好,打獵,也就是跟野獸打交道,自然需要熟悉各種野獸,因此,劉恒是個動物專家,在禦花園上林苑養著許多野獸。

    皇帝問了十多遍,竟然沒有人回答得上來!

    這問題太嚴重了,十多遍啊,竟然沒人說。

    因為劉恒問的問題,太偏了,誰會去登記動物的數量?誰叫他是專家呢?

    皇帝問話,如果沒人回答,張釋之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公務員、官員回答不了,虎圈旁邊的臨時工馴獸員看看他們不行,就回答了。

    皇帝一聽有人回答,就走過來,旁邊圍著一大幫官員,然後,動物專家劉恒又問了一係列極其專業的問題,沒想到這臨時工對答如流。

    啊呀,劉恒太高興了,想不到這裏還有這麽個人才!後來,劉恒故意問些刁鑽的問題,想看看他到底懂不懂,想不到,這臨時工,比專家還專家,讓劉恒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皇帝這邊高興著,後邊的官員也賠笑,沒想到劉恒突然臉色一變:你們這些官員,怎麽不像這位老先生學學呢!?誰管上林苑的?

    管上林苑的官員抖得尿都要抖出了。

    張釋之!

    老大,臣在。

    讓這位先生來管上林苑吧!劉恒手指著驚慌失措的臨時工。

    張釋之卻沒有答應,沉默了一會,突然問皇帝:老大覺得周勃怎麽樣?

    這,跳躍性也太大了吧!劉恒一時沒轉過彎來,隻好回答:他是令人尊敬的前輩。

    東陽侯張相如,是什麽樣的人呢?

    也是前輩。

    張釋之立即接著說:周勃、張相如都是令人尊敬的前輩,但這兩個人都不善言辭,都比不上這個臨時工喋喋不休舌如蓮花般會說話。秦時,重視舞文弄墨、能說會道之人,開會的時候也經常比試誰會說,但這樣的弊端,就是空有其表而沒有實質,皇帝聽不到執政的過失,所以最後國家也土崩瓦解。現在老大你因為這個臨時工能說會道而破格提升他,我怕隨後天下都學你的樣,隻看能說會道,而忽略了本質,皇上你的一舉一動,都牽涉到全國的風氣,請老大你還是慎重為好。

    劉恒想想,張釋之說的有理,於是就拍拍臨時工的肩膀:好好幹,不會虧待你的!

    潛台詞就是,這次就算了,以後你還有機會的。

    劉恒突然發現,這默默無聞的張釋之,不簡單啊,上車回宮的時候,特地把小張叫來,坐在一起。

    這,可是官員們夢寐已久的待遇啊,想不到這個新官小張,竟然有如此待遇,羨慕嫉妒恨綿綿無絕期!

    車開得很慢,劉恒問小張,你覺得秦政的弊端在哪裏?

    這等於是麵試了。

    張釋之的回答,皇帝比較滿意。

    到了皇宮,一下車,劉恒立即要升張釋之的官了。

    公車令。

    公車令,就是管宮門傳達、警衛的,官雖然不大,但可以認識京城中所有的官員、領導。

    因此,每天守著宮門的張釋之,與京官們很快就混了個臉熟。

    長安城的宮門很多,張釋之是個總管,這個官職,看起來好像挺閑的,但在緊要關頭,比如要政變了,這官員的立場,很有可能要改變曆史。

    比如清朝的九門提督,在康熙臨死時,八王爺想政變的時候,就是爭取的對象。

    因為管宮門的,這宮門一關一閉,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至於什麽影響,大家自己去思考吧。

    回到小張。

    他管了一段時間,突然發現,這太子入朝,經過司馬門的時候,不下車。

    雖然司馬門是公門,朝廷要求任何人過門都要下車示敬,但一般管門的,看到領導來了,還不是特事特辦?何況是太子?!你不拍太子的馬屁,等到他做了皇帝了,你還想升官?

    但張釋之不這樣認為。

    一天,太子劉啟跟梁王一起坐車入司馬門,照舊沒下車。

    張釋之等了好幾天了,見他們坦蕩蕩穿過司馬門往裏走,親自跑上去攔車。

    太子不聽,張釋之立即叫人來把車用鎖扣給扣了,太子和梁王,竟然被請到了傳達室,不能入殿。張釋之立即上書一封:公門不下車,不敬。

    這事,被薄太後知道了。

    薄太後家法很嚴,叫來皇帝,把張釋之的奏章給劉恒看:孫子這是怎麽回事?

    劉恒看了張釋之的上書,馬上把帽子都摘下了,向老媽道歉:都是兒子沒教育好!

    薄太後派人去把太子和梁王重新放出來,劉恒心裏不得不佩服這個張釋之——是個奇人!

    升官!

    張釋之立即不做公車令了,當上了中大夫。中大夫,是大夫中的中間一級,主要管輿論和官員建議和意見的,類似宣傳部。不過,中大夫是光祿勳(掌宮廷雜務)的屬官,還不是一把手領導。

    這中大夫的位子還沒坐熱,又升了,升為中郎將。中郎將也是光祿勳的屬官,但主要是管皇帝的侍衛,也就是皇帝老大的保鏢、警衛,都是張釋之管的,也因此,與皇帝走得更近了。

    敢情十年沒升官的張釋之,到了中央,一波接一波地升官,是厚積薄發啊。

    簡直讓人有些眼花繚亂了。

    還沒結束。

    作為中郎將,皇帝走到哪裏,他都要跟到哪裏。幾乎天天能見到劉恒。

    一天,到了霸陵。

    劉恒果然是博學多長,他連做棺材的技術都懂。大家都在欣賞美好風景,這皇帝,突然想到了死。

    果然,領導的心思你別猜,猜就容易猜錯。

    劉恒突然說,你們看,這北山的石頭,材質多好,用來做我的槨真是上乘!

    插一句,什麽是槨?大家很熟悉棺材,但古時,絕不能赤裸裸的棺材下葬,外麵,還要包一層非常堅固的槨。

    劉恒繼續說:這北山石頭做我的槨,再用碎麻絮填充在間隙中,用漆將它們粘合為一體,這樣,槨就非常堅固,還有誰能打得開!?

    大臣們回過神來,馬上齊聲說:是啊是啊。

    這製作棺槨的技術,要問專家,這些大臣知道個毛?

    張釋之卻從來不喜歡隨大流,他有自己的見解:如果棺槨中藏著財寶、秘籍等勾起人們欲望的東西,即使把整座山搬來,用鐵水澆固,也不見得就安全了,如果棺槨之中沒有這些財寶之類的東西,就算用普通的石槨,又害怕什麽呢?

    服嗎?不服不行啊!這見解,果然超凡,連劉恒都點頭稱是。

    這一年,張釋之又升官了,他,成為了九卿之一的廷尉。廷尉,可是大法官、大監獄長!張釋之自從到了中央,三年之內,就升到了九卿,可謂漢初的升官牛人。

    張釋之當官,注定有事要發生,這不,他當上廷尉後,又發生了一件事。

    劉恒過中渭橋,按照道理,皇帝出行的線路,都是清空無人的,沒想到這橋下竟然有人在走,而且把劉恒的馬給驚了。

    這個人被抓了起來,交給張釋之。

    皇帝過問了,怎麽處理?

    張釋之回答:這個人影響了老大的出行,要罰款!

    劉恒一聽隻是罰款,有些不高興了:這個人驚了我的馬,幸虧這馬性情柔和,如果是其他馬,我都要受傷了!但你卻說,隻要罰款就可以了!

    張釋之理由很充分:法律,是天下之公,法律上是這樣寫的,如果不按法律的條文來加重處罰,法律還有威信嗎?而且當時老大你如果直接把他砍了,那也就算了,既然你把他交給我,司法機構,就是用法律來讓天下變得公平的,如果有一次發生了傾斜不公,那麽天下都可以隨意更改法律條文來處罰,老百姓就會惶恐不安。老大,你說我有理嗎?

    劉恒估計在氣頭上,想了很久,才說:你作為廷尉,是應該這樣做。

    還沒結束,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

    有人竟然偷了皇帝宗廟裏的一個玉環。

    那是祭祀劉邦和劉老太公的宗廟,這人膽子也太大了。

    小偷被抓到了,劉恒說,交給廷尉。

    張釋之審訊後判決,按“偷竊宗廟皇帝禦用物品罪”,棄市。

    劉恒還是不滿意,這次發怒發大了:這個人反了!竟敢偷先帝的東西,我交給你,是想讓你判滅他三族,你卻用法律法規來判決,不是我的意思!

    這次皇帝大發雷霆,張釋之麵見皇帝,跪下,把官帽都拿下來了,但還是不屈服:法律就是這樣寫的啊,況且同樣的罪名,還應該按照罪行的輕重裁定處罰輕重,現在因為盜竊宗廟的玉器而滅族,那麽萬一有人愚昧,取了長陵(劉盈所葬地)一捧土,那麽老大你怎麽給他更重的處罰呢?

    劉恒把話轉達給了薄太後,薄太後比較寬容,說,聽張釋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