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長信(五)禮、法之辯

字數:2664   加入書籤

A+A-




    一般資質的人,分析已經發生的事頭頭是道,但不能預料未來的走向。

    所以,以禮教人和以法製人是不同的,禮,就是防患於未然,見之於未來,讓他不要犯錯。而法製,則是在人犯了錯後再懲罰、處置。

    所以,運用起來,當然是法製容易得多了。

    獎善罰惡,以往的聖主都是這樣做的,而且不改變,很精準、很公平、很無私。

    但是,禮,卻更進一步,能在惡行發起前就製止住,而且從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細節中推行教化,使百姓不知不覺地日益趨向善良、遠離罪惡。

    秦始皇想將秦朝傳之於萬世,理想與商湯和周武王是一樣的,然而結果卻完全相反,這沒有其他原因,就是秦始皇在禮和法之間的取舍出了問題。

    商湯、周武王治理天下用仁、義、禮、樂,子孫傳了幾十世,但秦王治理天下用的是法令、刑罰,結果姓嬴的差不多死絕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現在有種說法,禮製,不如法製,教化不如刑罰,老大你何不想想商、周、秦的教訓呢?

    皇帝之尊,就像朝堂之上的高台,群臣就像高台前的陛,老百姓,就是朝堂中的地板,所以,九級台階上的高台,離地板就很高遠,如果沒有陛,就跟地板很接近,就變得卑。

    高的東西,難以攀上去,卑下的東西,容易受欺淩和壓迫。

    所有,古代聖主要列等級:朝廷之內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然後這些諸侯和官員下,又有辦事的公務員,一直到平民百姓,等級分明,所以高高在上的天子,尊嚴高不可攀。

    但是,天子又以禮義廉恥的禮來教化近臣,他們也是有尊嚴的,所以犯了事,都是讓他們自殺,而不去殺他們讓他們尊嚴掃地。為了保持他們的尊嚴,所以自古臉上刺字、割鼻子等侮辱人的刑罰,是不用在大夫身上的,因為這也關係到天子的尊嚴啊。

    而現在沿用秦法,這些諸侯王、這些權貴們,犯了罪,竟然與平民百姓一樣,要接受刺字、割鼻、剃頭、砍腿、抽鞭子、辱罵、斬首示眾等刑罰,這不就好比朝堂之上沒有九級台階的陛了嗎!?

    不提倡廉恥,下麵那些手握重權的大臣們,豈不是漸漸也沒有羞恥心了?

    鞋再怎麽漂亮,也不能用來做枕頭,帽子再爛,也不能做鞋墊。

    如果天子給下麵的大臣、權貴們尊嚴,那麽平民百姓也會敬重他們,但現在他們一有過錯,皇帝可以廢了他們,可以讓他們退休,可以讓他們死,也可以滅他們族,但是如果把他綁起來,讓他們做官奴,那些仗勢欺人的看門狗都可以辱罵他們,這些事情,就不應該讓尋常百姓看到啊。

    當平民百姓看到這些平時尊貴無比的人,也變得如此卑賤,也會學著去侮辱他們,那麽今後政府官員、皇族貴戚的尊嚴何在?

    古代有大臣不廉潔,貪汙腐敗,就不能說他“不廉潔“,而要說“不飾”;亂搞男女關係或者男男關係的官員,不能說“汙穢”,而要說“帷薄不修”;軟蛋不能勝任的官員,不能說他“軟蛋”,而要說“下官不職”。

    所以,重要的大臣就算犯了大事,也不能嗬斥他,直接點出他的罪行,而是要為他避諱。那些被紀委約談喝茶的官員,都是自己穿著喪服,戴著白帽,端著盛水的盤子去賓館接受“雙規”,而不能五花大綁,顏麵掃地。

    犯了中等罪行的,如果自殺,就不能去割他脖子;犯了大罪的,如果向北跪拜,跪著自己了結的,就不能去砍下他的腦袋。

    如果皇帝以禮待群臣,做手下的不廉潔來報答老大,那就不是個東西了。

    所以,如果一旦這樣的風氣形成了,群臣就不會事事都隻顧著私利了,這樣,管理這些大臣就容易多了,延伸開去,管理國家也就方便許多,這就是禮義廉恥教化的最優效果。

    做這樣的事,對於老大你來說,一點損失也沒有,卻為何要一直效秦法,辱戮大臣呢?這就是我要歎息的最後一件事了。

    終於寫完了。我也要歎息一聲了。

    賈誼並不是憑空寫這封信了,前麵幾章大家都看到了,是因為諸侯王、匈奴的事,為劉恒出主意,並寫出時政的弊端,後麵,則是因為賈誼受周勃案子的牽連。

    前麵說起過,周勃這位大功臣在牢裏吃足苦頭,還受到獄警的侮辱,幸虧用錢才買通了獄警,得以最後出獄。

    賈誼最後寫的,就是針對周勃受辱這件事,譏諷劉恒,讓功臣受辱、掉價,其實也是讓皇帝掉價。

    這封信,劉恒看了也是一邊歎息連連,看到最後,他覺得賈誼說得有理,就下令:今後某某級別以上的大臣犯死罪,都賜自殺,給他們以尊嚴。

    就好比現在不用砍頭、槍決了,而是用注射,給人以尊嚴。即使他是個將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