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削王

字數:2845   加入書籤

A+A-




    還在劉恒活著的時候,吳王劉濞的太子來長安,閑著無聊,與劉啟一起喝酒,下棋,不想這吳太子橫得很,竟然與劉啟吵起來,態度甚是不恭敬。

    劉啟也懊惱了,拿起棋盤就往吳太子腦袋上砸去。

    你腦殘啊!

    真把他打成腦殘了——吳太子被他一砸,砸死了。

    太子誤殺,也不能治罪,這事隻好不了了知了。

    吳太子的棺材運回吳時,想不到這吳王竟然不收:都是姓劉的,死在長安就葬長安好了,何必回來!

    劉濞已經很火了,自己的親兒子被打死,誰不惱怒!?這也可以理解。

    吳王不收,也沒辦法,送葬隊伍隻好又千裏迢迢把棺材送回了長安安葬。

    梁子,結下了。

    從此,吳王就開始不講禮儀了。

    諸侯王,每年都要回長安一次,這吳王說,老子年紀大了,生病,不來了!

    諸侯王入朝,是姓劉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這劉濞竟然不來。

    吳使者被扣押了,中央問他,老劉是不是因為兒子的事生氣啊?

    那邊,劉濞聽說使者被扣押,心裏想糟了,是不是要搞我了?

    不如先反!不能束手待斃。

    開始謀劃了。

    再派個人去。

    不過這個人意誌不堅定,在劉恒的威嚴麵前,說出了實話:吳王沒有病,中央扣押了他的使者,所以他害怕,假稱生病。老大你還是既往不咎了吧,吳王會改正的。

    這謊話,說得就不夠圓了,明明是吳王稱病在前,怎麽說顛倒了?

    不過劉恒寬容大度,說,算了算了,把使者放了吧。

    還送了劉濞幾根老人手杖,特別恩許他年紀大了以後可以不用親自來。

    因為溝通後相互理解了,劉濞也就打消了謀反的念頭。

    不過,吳國因為開銅礦,煮海鹽,富得流油,百姓都不用繳稅,吳王還收錢賣券,這是一種免除服役的券,有錢人可以用錢來免除一些義務,平時尋找賢才,招賢納士,其他郡國的罪犯流竄到吳國來,吳王嚴禁他們的公安部門進入吳國緝拿逃犯。

    已經四十多年這樣了。

    怪不得賈誼一再要削吳國,因為繳稅、服役等是國家政策,你吳國有什麽權利改變中央政策,你這地方已經越權了,已經開始藐視中央政府了。

    儼然就是一個國中國。

    當年,除了賈誼,晁錯也在最後寫的三十篇提案中,詳細說了吳國的過分行為,要削弱吳王的權力,但劉恒一直不忍心對同族下手,所以就一直沒管。

    縱容,是讓人犯罪,那不是仁慈。

    劉啟即位後,晁錯繼續上書:

    當年高帝平定天下,同族兄弟少,幾個兒子都很小,所以大封同姓,齊國有七十多座城,楚國有四十多座城,吳國五十多座城,天下一半給了他們。

    現在這個吳王,因為吳太子被殺的緣故,故意稱病不來入朝,按照法律,就要斬首!

    文帝不忍心,所以賜他特權,對他那麽好,他應該改過自新,卻反倒越來越驕橫,挖銅礦鑄錢幣,煮海水賣鹽,吸引天下的罪犯到吳國,是不是要謀反啊?

    現在,削他的權,他要反,不削,他照樣要反!

    先削他的權,他即使反抗,禍害也不大,不削,他謀定後造反,禍害就大了。

    劉啟還是很重視這件事的,就開會,讓高層領導討論,結果大家都不敢反對晁錯的意見,隻有竇嬰反對。

    一般開會,多數人同意,剩下的即使不同意,也就會同意了,唱反調,是極其不明智的做法。

    晁錯很不爽,你竇嬰哪根蔥!?

    這時,楚王劉戊來長安,晁錯趁機對劉啟說:薄太後喪葬期間,這劉戊竟然私下跟女人嘿咻,應該砍了!

    楚王嘿咻的事,這晁錯都知道,真是牛。

    劉啟怒了,立即削了劉戊的爵位。

    加上之前趙王被削,膠西王因賣爵位被削,已經三個諸侯王被削了。

    劉啟知道,晁錯下一個目標,就是吳王劉濞了。

    晁錯也知道,一個個王被削,劉濞必定要被他逼得謀反了。

    你要謀反,正好,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