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產能過剩

字數:1505   加入書籤

A+A-




    國家gdp連年兩位數增長。

    管全國糧食運輸的桑弘羊,被劉徹特命兼任大農令,也就是農業部部長,主持全國鹽鐵專營事務。

    為了增加國庫收入,桑弘羊創立了一種平準法,所謂平準,即平抑物價。其理論源自於《管子?國蓄》,其文說:“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

    其實,就是一種計劃經濟,中央政府來操控物資的儲備和輸出,來控製和平穩物價,也就是不走市場經濟的路子。

    桑弘羊的平準法,就是將各地商品運到“平準機構”儲存。當京師長安市場某種商品價格上漲時,平準機構則以較低價格拋售,商品數量多了,價格自然就下來了;某商品價格下跌時,平準就來收購,從而來操控物價,穩定物價。

    因此,長安城中,立時堆滿了各種物資,但這樣一來,以前市場經濟下的那些商人,他們突然發現,自己的競爭對手不再是商人,而是強大的中央政府,這怎麽玩?

    商人就算全部聯合起來,其財力也不是國家的對手,這根本是相撲手和象棋手在玩摔跤嘛!

    再加上多年前劉徹下令實施的賣官和贖罪政策,加上桑弘羊添加的一些官位,小公務員可以通過捐糧食,升為官員,犯罪的人呢,也可以通過繳納糧食贖罪。

    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糧食的價值和附加值,成為了一種貨幣,刺激了全國農業的發展,幾年之後,崤山以東地區一年的產量竟然比規定的數目多出六百萬石!

    幾項政策同時實施,僅僅一年,太倉、甘泉的糧倉全部塞滿了糧食,連邊境地區的糧食也多得滿了出來。

    產能嚴重過剩啊!

    但這樣的經濟繁榮下,老百姓的稅賦一點也沒有抬高,他們還是過著低稅負的生活,因此,國家財富不是靠稅收頂起來的。

    老百姓們終於過上了小康生活,劉徹也很滿意,走到哪裏,他想賞賜什麽,桑弘羊就能拿出什麽,從來沒叫過窮。

    劉徹本來就喜歡大手筆,賞賜起來也很大方,他賞賜的一百多萬匹絲織品和以億計的金錢,都是從桑弘羊這個口子出的。

    這個時候,漢朝的國力,走到了極盛,物質極大的富有,百姓也安居樂業,劉徹走到了人生和事業的頂峰。

    西通西域,北逐匈奴,西南臣服南夷,增設十七郡,南滅南越,東壓東甌,海內皆平,中原大地的百姓們,過上了自戰國以來六百年最安定、最富裕的日子。

    沒有戰亂,沒有貧窮,沒有紛爭,鄰裏和睦,國家昌盛,百姓富足,父慈子孝,倡導仁義禮智信,民風淳樸。確實,這樣的時代,在中國曆史上,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