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武警支隊
字數:3368 加入書籤
作為一個冰雪的王國,六號失落之境常年都籠罩在風雪之中。剛剛在支隊長訓話的時候風雪暫停了一段時間,可是沒有過多久,鵝毛大雪又開始紛紛揚揚的下了起來。
好在軍隊的效率比較高,沒有多久所有人的登記就都完成了。
登記完成之後,一個士兵立即就找到了吳文祥。他自我介紹是支隊長的警衛,請吳文祥去辦公室。
吳文祥點點頭,和這個警衛一起去支隊長的辦公室。到了辦公室之後,警衛表示支隊長還在開會,讓他到會客廳稍等。
到了會客廳之後,吳文祥發現這裏還有兩個人。一個和他一樣是學生樣,穿著一身運動裝,吳文祥進辦公室的時候正在玩自己的手機。另一個是一個中年人,穿著一件黑色西裝,滿臉的焦急,正在會客室中來回踱步。
兩個人都沒有搭理吳文祥。
吳文祥自己找了一個位置坐下,然後看了一下放在他手邊的一本雜誌。
這本雜誌名叫《軍情簡報》,吳文祥自己平時也看,是國內不錯的一本軍事雜誌,很多軍迷都會訂購這本雜誌。
雜誌是最新一期,吳文祥看了一下發行時間,在兩天之前。如果不是這個支隊長可以提前拿到未發行版本的話,那麽說明他們和地球還保持著緊密的聯係——連雜誌都按時送了過來。
過了大概有一刻鍾,支隊長和兩個人一起從會議室走了過來。一個人和支隊長一樣帶著大校肩章,應該是支隊政委。另一個則是周尚,現在她已經穿回了警服,帶著二等警督的肩章。
看見這三個人走了進來,吳文祥和另外兩個人一起站了起來。
“都坐,都坐。”支隊長擺了擺手,示意三個人坐下,周尚和政委也在他的手邊坐下。頓了一下,這個支隊長介紹到:“我叫韓東風,洞庭省武警總隊武都支隊支隊長。這兩位分別是我們支隊的政委郭威同誌和國家安全部直屬二等警督周尚同誌。”
“叫三位來,主要是想和你們溝通一下接下來的布置。”韓東風接著說,“現在情況很複雜,我們不僅要麵對魔族可能的入侵,還要麵對某些人在背後捅我們刀子。就在兩天之前,東瀛憲兵隊包圍了文瀾學院的學生,這個吳文祥先生應該清楚。所以,經過考慮,支隊希望三位可以協助我們完成接下來的布置。”
“按照國防部的要求,本支隊要在主力部隊到達之前完成整編,同時構建基地的防禦圈。考慮到三位都是不朽者模板或者神之模板,希望三位可以組建一個突擊小組,協助作戰。”
三個人沉默了一會兒,中年男人率先發問:“就隻有我們三個人?”
“除了你們三個之外,還會考慮吸收一些有潛力的種子。”政委郭威回答道。
吳文祥皺眉,軍方這是鐵了心的想收編了。
“韓叔,不如這樣吧。”坐在吳文祥對麵的人收起自己的手機,說,“我們三個人各組一個小隊,這樣比較容易組成配合,同時也方便指揮。”
韓東風看了看自己手邊的郭威,郭威麵無表情,既不點頭,也不搖頭。
周尚皺了皺眉,說:“你們三個都沒有指揮經驗,能夠指揮好一支隊伍嗎?”
“周警官你好,我叫王俊傑,以前也是文瀾學院的學生,去年才畢業。很榮幸,在校期間我一直擔任校學生會會長和學生會黨支部書記。畢業之後我自己開了一個網絡安全公司。”王俊傑說,“據我所知,旁邊這位是盾甲安保公司的董事長朱總。”
看著周尚的目光看向自己,吳文祥淡淡的說:“吳文祥,白帽子,我曾經參與指揮過20年的‘火牆’網絡反擊戰。”
“哦?網絡反擊戰?”郭威饒有興趣看向吳文祥,“能介紹一下嗎?這個網絡反擊戰是怎麽回事?我和老韓都不懂網絡正想學習一下呢。”
“20年的時候,反擊美國網絡司令部進攻中國上證、深證兩大股市的行動,兩位都是武警高級指揮官,應該有所了解。”吳文祥說。
“火牆網絡反擊戰”是一場官方和民間一起組織的行動,有些東西官方並不知道,比如在幕後指揮和遙控的人到底都有哪些。
吳文祥這麽說,是在刻意的模糊自己的身份。畢竟哪怕是官方的指揮人員,其真實身份這兩個武警大校也未必清楚。
吳文祥的回答讓郭威一時語塞。他不清楚吳文祥是不是有官方背景,但是不得不顧慮,如果一再追問,會不會導致他身份暴露,從而導致泄密?
見郭威沒有再說話,韓東風說到:“那就這樣,你們三位分別組建一個突擊小隊,受支隊直接指揮。”
“那我們可以自己挑選一些人嗎?”被叫做朱總的男人說,“有些人我們已經配合了很久,有默契了。”
郭威點點頭:“可以。不過武警的小隊滿編人數是三十人,再者,武警有自己的規定,不允許拉山頭。”
“是。”三個人一起回答到。
“你們先去準備一下吧,你們的任命很快就會下達。”
“是。”三人起身告辭。
三個人沒有多做交流,離開會議室之後就分開了。對於三個人而言,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組建自己的班底,至於交流,以後有的是時間。
找到了葉蓁蓁和傅財他們幾個,吳文祥把情況簡要的說明了一下,然後說:“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幾個男生相互之間有過配合,我就不多說什麽了,幾個女生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留下。”
“好啊。”葉蓁蓁第一個表態,“隻要你不嫌我們拖後腿。”
在她的旁邊,黃蓉一個勁的點頭。
她們兩個表態之後,剩下的兩個女生也選擇了留下來。
這樣,吳文祥就基本確定了自己的原始班底。本來吳文祥還想再拉幾個人,但是考慮到自己學校學生的平均素質,吳文祥放棄了這個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