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時間和空間

字數:3380   加入書籤

A+A-


    “角鬥場屹立,羅馬便屹立,角鬥場崩塌之日,羅馬便會崩塌,羅馬崩塌之日,世界亦將崩塌。”(qolisaeus, stat-et-roma; qadet-colisaeadet-et-roma; a, cadet-et-mundus.)

    ——聖貝德

    所有會見都結束後,隻剩下英王一個人了,他在接見時慣於表現得親切隨和,這讓他人更容易開口說話,而國王聽得越多,說得越少,能獲得的信息就越多,也越顯得高深莫測。這種統治的藝術埃德加早已熟練,隻有最窮的猶太人或者哲學家們才會說上一整天也不嫌累。

    但今天,他的沉默是有別的原因的,戈弗雷的被俘令他意識到一件事實,讓他感覺自己就像驚雷下寒毛直立的家貓一樣,這個事實就是,曆史正在改變方向。說來荒唐,從他出現在這個世界開始,一切遊戲規則就改變了,他破壞的世界正是他來自的那個,但是那時候他一直在掙紮圖存,最多隻是模糊地意識到自己正在做什麽。這些年的奮鬥都是為了扮演一個新的身份,一個正統的盎格魯撒克遜國王的身份,但是他始終不是這個王子本人,無論他如何瞞過他人,他瞞不過世界。

    世界一直以他曾熟悉的方式向他展現,就像曆史的簡單重複一樣,除了和他的命運有關的部分,他一直安慰自己,那又有多大關係呢?直到今天,這樣的自我催眠再也無法繼續了,他必須做出正麵回應。

    這大概是最怯懦的回應吧,埃德加自嘲著,他選擇了救出戈弗雷,即便對方違背了自己的意誌,出兵援助亨利四世。

    然而既然世界早已改變,埃德加便不奢望一切都像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一樣——注定的情節隨著大幕徐徐展開,和劇本分毫不差。他必須做好準備,因為命運嚴酷無情。

    短期來說,埃德加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倫敦塔除了是一座軍事要塞,還是一座皇家軍械庫,王室的賬單裏,相當一部分支出都花在了塔裏的物資儲備上,國王除了需要向自己的近衛支付工資外,還需要向他們提供包括鋼盔和新式鎧甲在內的各式裝備,此外,為國王服役的騎士們若是因戰事損失了馬匹,國王也有責任提供替換的坐騎。

    眼下他可以隨時為一支艦隊準備三千套盔甲,包括胸甲、脛甲、鐵手套等各種部件,弓弩和箭矢的儲備也非常充足,他的馬廄裏有上百匹優良的重馬,理論上,他可以隨時武裝起一支兩千以上的精銳,並為這支軍隊提供充足的後勤。但這僅是理論上,去年對威爾士的用兵讓他認識到王國的問題:各郡的開發相當不足,道路和橋梁陳舊不堪,僅能維持基本的交通,沼澤和森林覆蓋了半數以上的土地,在麥西亞的某些地區,盜賊甚至大膽到主動襲擊國王的運輸車隊。

    為了重建地方統治,他孜孜不倦地在各地修建石質城堡,委任各郡長官以這些堡壘為根基,進行征稅,同時維持防務。但是要開發整個王國,埃德加需要更深入的調查,王室需要掌握每處山巒、深穀、河流和泉水的名字,為土地劃界、設置地標,並對新開墾荒地和居地逐一登記。

    至於西方和北方的運輸問題,若要徹底解決,就需要完善道路和運河係統,尤其是奧法堤邊界南北的運河修建。

    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對埃德加來說,也是王室存在的意義,這個龐大的計劃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和人才。恰好,如今的英格蘭已經能夠提供這兩樣:他所資助的國王學院已經在今年正式改名為牛津大學,其中設置有基督學院、聖體學院、聖埃德蒙學院和聖希爾達學院等,這是當世第一座大學,擁有國王和坎特伯雷大主教發放的特許狀,由一個獨立的理事會治理,而校長則是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代表,由國王本人任命。

    自從沿用格林尼治行會標準管理後,學院的學生都需要通過各自專業考試才能得到不同等級的學位,這一教育體係沿用了希臘羅馬的傳統,自由藝術學習主要是訓練七藝,無非是文法、修辭、邏輯(雄辯術)、算數、幾何、樂理和天文學的標準課程,然後便是更專業的課程,譬如一名建築學的學生就需要學習製圖、繪畫、法律乃至哲學等課程,完成專業的普通教育,這之後就是職業生涯的開端,他需要為一位大師擔當學徒,接受實踐的鍛煉。學習修辭學的學生則會在15到17歲之間出國遊曆,若是家庭富裕,甚至可以到拜占庭帝國接受修辭學或哲學方麵的高級訓練。這之後便是職業選擇,無論是在宮廷中擔任文官還是選擇教職,都意味著和軍事的脫離。因為這樣的學生大多來自富裕的塞恩家庭,若是未能獲得相應的職位,一般就會在20歲開始參加國王的民兵,擔任一些軍中的文職,譬如維持後勤或者修造弩機之類,畢竟,現在的民兵已經是一支專業化的軍隊,需要擁有建設野戰工事和戰時渡橋的能力。

    該給他們提供新的工作了,埃德加這樣想著,這個榛莽遍地、鳥獸嬉遊的王國應該擁有壯麗的公共建築,就像古羅馬人的巴西利卡和大引水渠一樣,近衛騎兵們需要毫無阻礙的廣場公園,以進行馬術訓練,羅馬故道和橋梁需要修複甚至延伸。而在那些風景最優美的山丘上,他將修建大理石的柱廊,用藝術品點綴這些大道。

    “埃德溫,讓人備馬,我們現在去牛津。”國王吩咐道。

    牛津是一座撒克遜城鎮,在埃德加統治期間,這裏的土地被王室捐獻給了大學,如今,諾曼人的破壞已經不容易看出,倒是有一座廢棄的諾曼城堡屹立在大學北麵。埃德加曾經被封為牛津伯爵,但這座城堡卻不是他修建的。諾曼人撤離後,由於此處位於撒克遜領土的腹地,英格蘭人並無在此屯兵設防的需要,如今,城堡的中庭已被摧毀,空地被用於修建校舍,高丘上的主塔如石化的食人妖一樣,毫無靈魂地聳立著。

    最遙遠的河岸邊是聖希爾達學院,這座女子學院的庇護人是國王的姐姐克裏斯蒂娜夫人,主保聖徒則是出身古代諾森布裏亞王族的聖希爾達。埃德加要去的是與這座學院一橋之隔的銀廳,這座建築的名字來自它最初的用途:學校的司庫所在。

    如今,這座深紅磚牆建造的大廳裏到處是尺規和模型,埃德加從一座標有音符的球狀模型後找到了自己要見的人。

    “貝尼迪克特大師。”

    “噓!不要出聲。”一聲斥責響起,國王不禁啞然失笑。

    一頭紅發的院長似乎在計算著各種音階的變化,壓根沒有注意到身旁多了個人,直到日頭西斜時分,這個強壯得有些不像話的中年人才戀戀不舍地抬起頭來,一個並不陌生的身影映入眼簾。

    “陛下,原來是您啊!”

    “願星辰照耀你。”國王半開玩笑地問候道,此刻確實快到星光閃耀的時分了。

    看著貝尼迪克特院長一頭霧水的模樣,埃德加解釋了自己的來意:“如果閣下不打算繼續在這裏擺弄這些玩具,那就跟我們來吧,我們已經不需要你用紙和墨水寫書了,你要為我們用大理石和混凝土寫出我們這個時代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