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建造與溶洞出寶
字數:4067 加入書籤
半月之後,趙鏡一行日夜兼程,沿著古道直達驪山附近。
而在過前麵不遠便是河套地區,不過原本是中原的土地此時已經讓胡族占領,而差不多得五年後,政哥兒才會讓蒙恬率兵把他們逐出河套地區。
而且,似乎以後政哥要在驪山修他的陵墓吧?
趙鏡瞭望四周,但見這裏山形秀麗,峰巒起伏,而且都說驪山山上四時有不凋之樹,三春有飄香之花,景色迷人。
思慮之下,趙鏡便決定在這裏建造屬於自己的領地,想到了政哥臨行前給他的那張密令,趙鏡就樂得雙眼眯著找不著北。
“章邯,張蒼。”趙鏡樂完之後便整了整衣服,向著一旁叫道。
“臣在!”*2
“章邯,前些日子囑咐你與蒙恬將軍交接戰俘和購買奴隸的事可曾安排好了?”趙鏡對著一旁的章邯問道。
趙鏡在得知他能隨意指劃一塊土地歸自己所有的時候,他便讓章邯去和蒙恬交接,以得到奴隸和戰俘保證他可以開荒和修建勢力的基地。
“公子,蒙恬將軍有傳話過來說是可以到沛縣交接。”章邯在一旁一絲不苟的回答著。
“沛縣嘛?”交接地點在沛縣並不稀奇,作為泗水郡的中心,沛縣可以說是個大縣了,隻是……
“如此的話,章邯將軍你便沿途召集還沒到達的餘下的一千士兵前去交接,沛縣可能有農家的據點在那,多加注意。”
“諾!”
“張蒼你待會來我這拿些財物和章邯將軍去交接下奴隸和戰俘,順便再多購買帳篷,種子,糧食之類的,之後我們便要在這驪山駐紮下來,以保發展。”
“諾!公子。”張蒼躬身道。
……
一番吩咐下去,眾人便各領其職,趙鏡在沛縣招收的一幹家臣和鍾離眛便直接負責那已經聚集起來的秦兵。
想要與羅網百家等互相對抗,便得有一支精兵。
所以,趙鏡心裏是將這支秦兵當做自己的班底,打算傾心打造!
待遇最好、夥食最好、訓練最累!
弓箭練習有鍾離眛負責。
至於單兵作戰他本來是想讓章邯負責訓練,以求達到影密衛的標準。
不過後來想想還是算了,不說政哥是始皇陛下,單單自己是他兒子這一點便不能打這主意。
怎麽,打探朕的私秘衛隊的訓練方式,想造反嘛?
所以他隻能拿出現世的特種兵訓練方法出來,論單兵作戰應該是沒人否定的了。
當然,這些得之後再說,現在是先選塊地方駐紮起來。
無論是在現世的農場別墅還是他在鹹陽宮的宮殿都是靠近河流或者有個小水塘的。
所以在選駐紮點他是選靠山但有空曠平地外加有河流的,好在驪山大,可供選擇的地方多。
很快,趙鏡便選擇了在驪山西側的一段支流那兒,周圍地勢較為平坦,右側便是群山叢林。
材料奴隸等還都沒有來,趙鏡便選吩咐留下來的將士們選挖掘還有砍伐一些木材以做建築材料。
整個驪山開始熱鬧起來,趙鏡有請旨帶來幾個霸道公輸家的人一起設計城池,雖然防守方麵略輸於墨家,但技術含量還是這個世界的前端。
最先開始挖掘的便是從支流開始掘通引入水流,而後開始依山挖通建築城牆。
這麽大一片除了一些不能隨便改掘的地方,其餘都是讓趙鏡吩咐推平。
而在差不多二十多天後,去交接奴隸和戰俘的章邯和張蒼便浩浩蕩蕩的引領著一支隊伍進駐到這片已是大變樣的平地。
見到有生力軍加入,除了一些必要的地方需要輪流讓秦兵建築外,剩下的全部由新來的奴隸和戰俘完成,而閑下來的秦兵開始了每天按照趙鏡所要求的訓練方法逐漸訓練起來並開始有製式的巡邏周圍,把野獸驅趕到別的地方。
這一日,張蒼這胖子在一大早便急急忙衝到趙鏡麵前。
神情興奮,臉色通紅的他來到趙鏡麵前時,連忙拱手道“公子,喜事,大喜事啊!”
整個胖臉就差沒有糊到趙鏡臉上,趙鏡嫌棄的推開那張胖乎乎的臉,“先給離遠點,大熱天的你這全身的味和那滿是油的臉怎麽回事,我記得你可沒有動手幫過忙來著。”
張蒼有點尷尬的用袖口擦了擦臉道“公子,我在支流的上方發現了一個隱蔽的通道,裏麵居然有一個溶洞。”
“噢?溶洞?”趙鏡有點好奇了,這倒是稀奇事。
“走,看看去。”
“公子,我前邊帶路。”
……
和張蒼一起來到他所說的通道,外麵已經站滿了守衛的秦兵,厚重的盔甲都已脫了下來,身著勁裝,以便可以更加迅捷的行動,當然,每天的負重跑步便是那身盔甲。
而出乎趙鏡的意料,曉夢居然也在這邊,便走了過去好奇道,“話說你怎麽會來湊這熱鬧?平時見你都是獨自在修煉的。”
“這些日子我便在附近修煉,張蒼帶領的人打擾到我便索性不再修煉,看看熱鬧也行。”
淡淡的話語聽得趙鏡嘴角直抽。
當下便示意了下後,抬步便走進了已經讓清理開來的通道。曉夢和張蒼等人便隨在後麵一起進去。
進入通道後趙鏡足足走了十多分鍾,這才看到裏麵有一座天然的溶洞。
而在溶洞的正上方,有數十根上粗下細的斑斕鍾乳石,在鍾乳石的尖端,不時滴落著一點點水滴。
在鍾乳石下方,有一個人工鑿開的石台,溶洞裏明明應該是漆黑一片,什麽都看不到才對,可這裏麵卻置了數十顆夜明珠,照亮了溶洞。
繞過鍾乳石來到了石台前方,石台從中鑿了一個深凹進去的長方形,裏麵放置著一個狹長的青銅鑄造的盒子。
趙鏡伸手從縫隙中略一使力把青銅盒抬了出來,入手才發現卻不是想像中的冰冷。
咯噔。
內力一使,破開小鎖,把青銅盒蓋掀開,入眼的是一把劍。
一把通體黑色渾然無跡的長劍,拔劍出鞘讓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鋒利,而是它的寬厚和慈祥。
無堅不摧卻又不帶絲毫的殺氣,看著劍便仿若讓上蒼用那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盯住一般。
“漆黑,狹長,古老,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劍鋒三尺七寸,淨重七斤一十二兩。劍名‘湛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