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震撼

字數:4395   加入書籤

A+A-




    當一個多小時之後,電影在開放式的結局中播放完畢。

    是的,劉溪在最後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前世這部電影最後說是主角回到地球之後就控告公司,但是在這個世界,在現在這部作品之中,最後給出的鏡頭隻是二號克隆人乘坐飛船消失在星空之中,並沒有講述之後的結局。

    在劉溪看來,其實到這裏電影就非常的完美了,並沒有必要給出任何的答案。

    開放式的結局才是最好的。

    隻是直到電影結束幾分鍾之後,整個播放室之中依然是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怎麽了?

    因為所有人都被《月球》深深的震撼了。

    電影之中胡邦明的自我救贖,以及從希望到絕望過程之中的表演都震撼到了眾人。

    最關鍵的還是電影那無與倫比的拍攝。

    一個演員,整部電影就一個演員!

    眾人此刻真的是強壓著那幾乎快要突破胸腔的驚駭。

    ‘呼......。’

    整個播放室裏都是眾人急促的呼吸之聲。

    這絕對是一部前所未見的電影作品,也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冊的電影作品。

    ‘這部電影簡直.....簡直......絕了!’

    又幾分鍾之後,第一個說話的人是於秋雲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部電影,最後隻能用‘絕了’二字來表達。

    因為在於秋雲看來,這部電影不但是一部經典的藝術電影,更重要的是一個演員完成整部電影的拍攝堪稱空前啟後。

    這樣的電影也隻能用‘絕了’才能表達此刻於秋雲內心的震撼。

    ‘絕了,是真的絕了啊!’

    ‘這部電影的想法簡直讓人拍案叫絕,而且電影所含的自我救贖和最後開放式的結局太完美了。’

    ‘是啊,胡邦明的演技也完美!’

    ‘於總的評價簡直太恰當了。

    ‘這部電影看過之後簡直太震撼人心了。’

    ‘......’

    於秋雲的說話也打破現場的安靜,其餘眾人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對電影和胡邦明的表演更是不吝讚美之詞。

    因為《月球》帶給眾人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

    麵對眾人的不吝讚美,劉溪很平靜,因為前世劉溪第一次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同樣是如此。

    .....

    隨後,在眾人的議論聲之中,回到了會議室。

    ‘劉導,這部作品我們天下院線將全力推廣。’

    一坐下,於秋雲就迫不及待的說道。

    現在已經不是要不要接手這部電影了,而是怎樣才能讓這部電影在天下院線上映。

    為此,於秋雲直接拿出了最大的誠意。

    全力推廣,這絕對是非常誠意滿滿的表現了,也代表天下院線將會對《月球》開放所有的資源,包括宣傳和熒幕。

    ‘那電影就拜托於總了。’

    劉溪自然是求之不得。

    對《月球》,劉溪在票房上並沒有什麽過多的期望,這部電影主打的將是口碑,以及之後的獎項。

    天下院線願意全力推廣,這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劉導,你看電影票房怎麽分?’

    按照以往的經驗,藝術電影的票房自然不會太高,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所謂的藝術電影都希望在小院線上映的原因。

    但是不管怎麽樣,關於電影的票房分成還是要算的。

    ‘五五對開吧!’

    麵對於秋雲關於票房的分成,劉溪並沒有多加思考。

    因為劉溪拍攝《月球》從來沒有想過要賺多少票房。

    拍攝《月球》的初衷一個是為了完成對胡邦明的承諾,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之前自己的作品都是屬於商業電影,還沒有拍過藝術電影。

    作為一個電影導演,單獨的商業或者藝術都是不完整的。

    之前不是有人就吐槽過自己隻會拍攝商業電影嗎,現在《月球》就是證明自己的作品。

    要真按照一般規矩,院線對一部電影的的票房分成最多四成,可能有個別的能壓到三成,但那都是大製作或者是大導演的電影作品。

    但是考慮到天下院線會放所有資源上映《月球》,劉溪並不介意和其接個善緣。

    所以五五的分成也就正常了。

    ‘那就多謝劉導了。’

    聽到五五開,於秋雲連忙感謝了一句,同時心中對劉溪的評價再次高上一個台階。

    世界上從來不缺有才的人,但是很多有才的人最後曇花一現的原因就是仗著才華不會做人。

    尤其是如劉溪這種炙手可熱的人,還能在取得這樣的成績之後依然保持冷靜的人就更少了。

    因為按照劉溪現在的炙手可熱,不要說五五分成,就算是三七也會有大把的院線願意接手。

    但是劉溪卻願意五五開,這就是劉溪會做人,同時也是非常需要魄力的。

    ‘簡直太妖孽了啊。’

    再看了一眼麵前那張年輕得過分的臉,於秋雲的心裏感歎之下如此評價道。

    麵前的這個年輕人簡直就有著和年級不相符的才華和城府。

    不但商業電影拍得好,就連《月球》這種藝術電影都能駕馭,不要說年輕一輩的導演,就算是無數老一輩導演都做不到。

    要知道藝術電影的拍攝比商業電影困難得多。

    如果說藝術電影是母親,那麽商業電影就是兒子,商業電影是脫胎於藝術電影而來的。

    商業電影拍得好的導演並不少,但是藝術電影拍得好的導演就不多了。

    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都能夠駕馭的導演就更加鳳毛麟角了。

    就目前整個華夏來說,能夠同時駕馭兩者的導演兩個巴掌都數得過來。

    而這樣的導演無一不是國寶級別的存在,歲數更是早就大了劉溪兩三輪了。

    有人曾經這樣戲稱過,商業電影拍得好不好是一個導演能不能達到入門級別的考驗,而藝術電影則是導演晉級導演大師的考驗。

    因為拍攝好的藝術電影,是需要人生閱曆和經驗的,而藝術電影好不好,完全就看對電影主旨的詮釋夠不夠好。

    比如《月球》的,主旨就是主角的自我救贖,以及那種從希望到絕望的掙紮,如果拍得不好完全就會成為一部大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