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軍隊的震撼
字數:4176 加入書籤
劉溪說的這些關於軍隊建設的理論在前世的地球已經算得上是爛大街的東西了。
不說身為軍隊領導們早已經滾瓜爛熟,就連普通人隨隨便便上網一搜就是一大堆。
但是這些理論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卻是真正的聞所未聞和前所未有,說是珍貴也未嚐不可。
雖然在張棟梁看來這些理論還有很多地方並不完善和不足,但是也足以看得出完全是一套係統性的理論了。
“小溪你真的沒有從軍的意思,要知道這些理論或許對於軍隊的建設將是巨大的。”
既然對於軍隊建設作用很大,那麽自然功勞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而且還是那種潑天大功般的功能,如果劉溪願意在軍隊發展,這套理論對於劉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般的存在。也是巨大的。
或許最開始並不能讓劉溪一躍成為軍隊的中高層,但是起點卻一下子超過了無數人。
而且這些理論一旦得到實踐,證明了其可行之後,劉溪完全就直接坐等升官了,按照張棟梁想來,劉溪未來最低的成就都是和自己平起平坐。
可以坐等升官了。
“多謝張叔的好意,不過我還是堅持我的想法。”
劉溪不得不再次表明自己的態度。
對於劉溪來說,電影才是自己的目標,巔峰大導演才是自己的夢想,除此之外的根本不做考慮。
如果隻是因為稍微看到一點誘惑就改變自己的目標和想法,那就妄自上天給自己一次重生的機會了。
“唉,你啊!”
聽到劉溪的話,張棟梁的內心一邊是真的為劉溪惋惜,同時也不免感到一絲羨慕。
自己坐到今天的位置那可是幾十年的努力,而麵前這個年輕人隻需要從軍,就算什麽都不做都可能和自己平起平坐,這對張棟梁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
但是劉溪卻如此輕描淡寫的就選擇了放棄,這如何不讓張棟梁既惋惜又羨慕。
隨後兩人又說了一些話,比如為張茉莉寫歌等事情之後,劉溪告辭離開了辦公室。
等到劉溪離開之後,張棟梁強行壓下對劉溪的各種情緒之後就埋頭疾書了起來。
“小王,立刻準備車,我要去軍區總部。”
直到天已經黑了下來,張棟梁這才從辦公桌上抬起了頭,隨後就朝自己的警衛吩咐道。
“周司令,我是張棟梁,我有重要事情匯報。”
就在警衛備車期間,張棟梁抽空給自己的上司打了一個電話。
南島軍區!
“小張,這麽晚了到底什麽事情啊?”
一個歲數看起來五十來歲的中年人在張棟梁到來之後忍不住有些不爽的問道,就連張棟梁的行禮都擺了擺手敷衍了過去。
周建坤之所以如此不爽,那是因為今天是自家孫女的生日,說好回去為其慶生的,結果張棟梁一股電話卻不得不推遲,心情自然不會太好了。
但是周建坤也知道張棟梁不會開玩笑,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等待。
“周司令,我這裏有一份關於軍隊政治和思想建設的報告希望你過目!”
張棟梁自然聽出了自己領導那濃濃的不滿之意,但是卻不敢有什麽怨懟,而是連忙把自己整理和潤色的報告遞了過去。
“哦!”
聽到張棟梁的話,周建坤驚訝了一下。
在和平時期,軍隊政治和思想建設這無疑是很敏感的東西,也一下子讓周建坤壓下了心中的不爽。
周建坤看得很仔細,也很認真!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建坤的臉色卻滿滿的浮現出一股興奮和激動。
“小張,這理論是你寫的?”
周建坤忍住內心的波濤洶湧問道。
“報告周司令,理論是我寫的,但是並不是我提出來的。”
張棟梁實話實說的回答道。
盡管來的路上張棟梁有想過把這份理論據為己有,也相信劉溪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敢如何,但是身為軍人的耿直最後還是沒有這麽做。
不是自己的東西永遠都不是自己的,這是做人應該有的底線!
“不用這麽客氣,就算不是你提出來的,但是這裏麵你同樣是功不可沒。”
對於張棟梁的回答周建坤不以為意,下意識的以為是張棟梁首先提出來的,這樣一來身為領導的張棟梁依然是最大的功勞之人。
畢竟沒有領導的領導自然也不可能有下麵人的功勞。
“我倒是想啊,可惜不是。”
周建坤的意思張棟梁何嚐不明白,但是可惜不是啊,張棟梁心中想到。
“怎麽?”
見到張棟梁沒有回答,就連周建坤都忍不住好奇起來了。
不是張棟梁自己提出的這套理論,也不是其手下提出來的,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
“報告周司令,提出這些理論是人是一家娛樂公司的老板兼導演。”
接著張棟梁就把劉溪的身份,以及整件事情的始末說了一遍。
“什麽?你說這些東西都是一個娛樂公司的老板和一個導演提出來的?”
周建坤騰的一些站了起來,仿佛是聽到一個天大的笑話一般。
一個娛樂公司的老板兼導演,而且還是沒有服過兵役的年輕人提出了這樣的理論,如果這個世界有前世的愚人節,周建坤肯定是以為今天是愚人節。
“這是我親眼目睹和聽見的。”
張棟梁一副誠不欺人用肯定的語氣回答道。
而張棟梁如此肯定的確認無異讓周建坤的內心如同被狂轟濫炸了一番,瞬間是千瘡百孔。
“王司令,我是周建坤,我這裏有一份文件希望您立刻可以觀看。”
再三確認了事實之後,周建坤放棄了暫時的刨根究底,而是拿起了電話打給了自己的上司,西南軍區的王司令。
而隨著這種一層層的上報,自然是一層層的軍隊高層的震驚。
“這是南島邊防部隊上交的一份關於軍隊政治和思想建設的報告,大家先看看之後再說吧。”
對於這些理論可能引起的影響劉溪自然是早就有了預料,但是卻絕對想不到最後會擺到最高政府的會議桌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