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章、欽差來了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看到宋兵這樣的戰鬥意誌,拖雷等急紅了眼,恨不得反手相向砍殺幾個縮在後麵不敢向前的宋兵。 vw拖雷也孫巴歹可是十分的清楚,戰場這要是蒙古戰士,此刻一定殺紅了眼,不要命也會往衝,殺一個是一個,殺兩個夠本,如果能夠殺得更多笑傲疆場蒙古族戰士在戰場沒有畏縮不前的主,隻有拚死殺敵的真勇士。
這一戰把蒙古金國宋朝戰士的戰鬥力優劣顯現無疑,戰士們的戰鬥力隨著明程度的提高而下降,明的進步卻代表著戰鬥力的倒退。
野蠻難免粗陋,但是野蠻也能夠保家衛國,到底什麽是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些宋將戰鬥到後來甚至心裏開始埋怨拖雷等人真是自不量力,這簡直是以卵擊石自己找死,怎麽能衝出城來與敵人作戰呢
他們隻是因為拖雷等人之前的強勢不得不聽命於拖雷等人,其實還處於觀望狀態,時刻為自己的生命考慮著,沒有想到自己是一個將軍,需要隨時的為保衛國家付出生命。
當日三竿的時候,宋軍終於堅持不住了,人人眼裏露出了絕望之色,手的兵器已經握不穩,抵抗意誌下降,要引頸待戮了。
殺啊,殺韃子了在這個時候,一陣潮水似的喊殺聲從後麵響起,伴隨著一陣馬蹄聲響,那五千名騎兵終於衝過來了。
終於盼來了援兵,已經戰鬥意誌崩潰的宋兵眼睛裏重新有了光彩,臂膀也恢複了一點力氣,又重新與金兵拚殺在了一起,再不是任人宰割的模樣了。
戰鬥意誌,是戰鬥力。很多時候,並不是沒有戰鬥力失去了一場賽,而是沒有戰鬥意誌使然。拷問國足球
好消息還不僅僅隻有這些,半個小時之後,隨著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呐喊,幾萬名宋軍的援兵趕到了。
哪裏來的這麽多援兵呢
原來,當城南的戰鬥展開以後,那五千名騎兵悄悄地前往了漢江邊,突襲了金兵的沿江守衛兵力,逐漸展開把金兵沿江下一百裏地的船隻悉數奪在了手裏,這個時候襄陽城這裏所有的金兵正在全力的對付衝出城來的宋兵呢。
宋兵衝出城來並不是想逃跑,而是給騎兵奪船打掩護。
還有
在船過漢江之前,樊城內的守軍全體出動,在華淩霄的率領下傾巢而出直奔北門殺了出來。楊妙可這時候已經把拖雷的戰術意圖傳達給了華淩霄。
六萬宋軍同時出動,包圍南門的金兵猝不及防,兵力又不夠,被華淩霄帶領的宋兵奮不顧身的衝開了一個缺口,洶湧著而去了。等金兵醒過神來從四麵趕到南門的時候,宋兵已經趕到漢江邊,與那五千名騎兵匯合了。
到了江邊宋兵魚貫的了船,大船乘風破浪直向對岸駛去。等金兵追到江邊的時候,他們隻能看見江水滔滔不絕,江船影綽綽,想要追趕卻是望塵莫及了。想渡江,漢江下一百來裏的船隻進入宋軍之手,春季的江水洶湧湍急,又哪裏渡得過去
這樣,江水那麵的金兵望洋興歎,渡過江來的宋兵以騎兵為先鋒鋪天蓋地的增援了過來。這一下增援過來的宋兵足有六萬之眾,金兵在之前的戰鬥已經疲乏了,哪裏架得住宋兵六萬生力軍的進攻,隻是稍稍支撐了一會潰敗了,四散逃去。
這時候那五千騎兵終於發揮出了大作用,他們痛打落水狗,追著金兵的屁股狠命衝殺,殺得金兵鬼哭狼嚎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隻顧逃生忘記了抵抗。
你不抵抗我殺得痛快,收割生命。蒙古戰士當初在野狐嶺的那種情景似乎在這裏重演了,宋兵之前怎麽都沒想到殺金兵也可以殺得這樣的痛快。
拖雷指揮著宋軍主動放棄了樊城,集所有的兵力一舉殲滅了圍攻襄陽的七萬五千金兵,由於樊城方麵的金兵無法渡江,襄陽兵解。這樣宋軍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很好的消耗了金國的力量,一時間宋軍士氣大漲,襄陽大捷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到了臨安,震動了寧宗皇帝。
這一回朝廷終於有所動作了,保衛襄陽的時候不派兵增援,如今襄陽大捷了朝廷終於派出了犒軍人員前來犒賞,同時帶來了朝廷對取得本次襄陽大捷人員的嘉獎。隻不過在欽差大人出發之前,南宋朝廷內部曾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爭吵,主要是圍繞華淩霄的。
由於拖雷也孫巴歹等始終隱在幕後很少拋頭露麵,站在前麵的人是華淩霄和田占奎張庭等人,特別是華淩霄還是統領全軍的人物,所以宋庭隻知有華淩霄田占奎張庭,不知有拖雷也孫巴歹。但在對華淩霄如何加獎的問題卻出現了很大的分歧。
很多大臣都認為應當好好的嘉獎一番花淩霄,畢竟他是華嶽的兒子並且率領宋軍取得了如此大勝,不僅要給予物質的嘉獎,還應當正式的授予他官職。一些人建議直接把襄陽太守的職務授予華淩霄,畢竟現在正當用人之秋,能出現這樣一個領兵打勝仗的帥才實在難得。
可是史彌遠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說華淩霄擅殺朝廷命官當有造反之罪,這樣的人不能鼓勵反而應當降罪。樊南山是他的學生,他終於跳出來為自己的弟子說話了。
其實按當時官場的規矩,他還必須得這樣說,如果老師都不給自己的弟子說話那誰還愛當他的弟子有權有勢的人往往弟子很多, 其實大多數並不是真正的師徒關係,阿諛奉承拉幫結派而已。如果他此時不站出來為自己的弟子說話,他的勢力必然會削弱。
他為自己的弟子撐腰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終如何安排華淩霄是寧宗皇帝的事,可是這個無所作為唯史彌遠馬首是瞻的糊塗皇帝卻完全的聽從了史彌遠的話,決定不僅不獎賞正式的任命華淩霄,還要把華淩霄綁來治罪。
幸虧朝有一些明白事理的大臣,在他們的極力保奏下,寧宗皇帝最終撤銷了要治華淩霄罪的決定,但是對他也是一點獎賞都沒有,並且派出了一個官員前來出任襄陽太守。
襄陽大捷大約一個月後,朝廷派來犒賞三軍的欽差大臣到了,宋軍下一派喜氣洋洋,喝酒吃肉的慶祝朝廷給予的犒賞,但是卻沒有華淩霄拖雷也孫巴歹的事,連楊妙可都有封賞,獨獨是沒有這幾個功勞最大人的事。
並且新的襄陽太守任以後開始極力的擠兌華淩霄,雖然沒有治他得罪,可是華淩霄卻淡出了軍隊的指揮人員之外,同時拖雷等人也徹底的靠邊站了,新的太守來了嘛。
等朝廷派來的欽差犒軍封賞完畢,拖雷等人看已經無事可做,隻好決定離開襄陽,連之前計劃好的怎樣去奪回樊城都做不了了,隻能留給新的太守去做。至於他能否奪回樊城,隻有天知道了。不過這之後因為金國實力日弱金兵也再無往時的驍勇,宋金形成了均勢,誰都奈何不了誰,金國北丟南補的計劃沒能實現。
再說新來的太守怎麽都跟華淩霄拖雷等別著勁,他們也隻能盡快的離開這是非之地,若不然說不定哪一天會大禍臨頭,死得不明不白。
繼續留在襄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拖雷華淩霄來同田占奎張庭等人辭行,要接著前往臨安執行出發時候的任務。可是田占奎告訴了拖雷一件事,使他改變了原來的計劃。
田占奎這個時候已經被封了將軍,見拖雷等人要走,田占奎極力的挽留,他很知道朝廷對他們特別是華淩霄不公,最終見他們去意已決,隻好遠遠地把他們送出了襄陽城,並且要求拖雷等人有機會幫自己師傅程青雲一個忙。
他請求拖雷道:看得出公子一行人是有大誌向的,並且各個功夫極高,我想求公子一件事情,不知道公子能否答應
拖雷知道田占奎一定是有什麽很重要的事情,要不然他也不會這樣正式的求自己,說道:到底是什麽事情,如果可能,我會極力的幫你做到。
田占奎告訴他:為了組織民間的力量來抗擊金國的入侵,我們大宋的武林人士一個月後會在武當山舉行一次武林大會,目的是選出一位武林盟主來領導民間的抵抗力量。我的師傅程青雲有誌向帶領民間武裝來抗擊金國的入侵,所以他肯定是會參加這次武林大會的。
我本來答應過到時候會幫助師傅取得武林盟主之位的,這一下我做了朝廷的將軍,負有堅守襄陽之責,看來是去不了了,所以請公子盡可能的幫我師傅一個忙,讓他能帶領民間的力量來抵抗金國的入侵。
原來是這麽回事,拖雷等人是同金國作戰的領導人物,從田占奎的身能看出他師父肯定也是一個堅定的抗金之士,想到宋朝民間的抗金力量應當掌握在這樣的人手裏,所以拖雷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不打算先去臨安了,而是決定先到武當山去走一走,如果能幫助程青雲奪得武林盟主之位那再好不過了。
離開了襄陽,拖雷等一行沒有向著臨安的方向走,而是折而向西向著武當山的方向行進,計劃去參加武林大會。
424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