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見性頓悟的唐僧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珠華化作了新的烏雞國國王,而金角銀角則是同樣的方法變成了太子和寺院方丈,這確是珠華有意逗逗取經一行人。
若是凡事都被珠華等人給暗中解決了,那劫難一說又是從何而來?
如今滿天神佛的目光都聚集在取經一行人身上,雖天道自隱,大神通者不能通過掐指便算出世間之事,但陰神土地可是天庭的耳目,幾乎遍及整個大地。
而且護法迦藍也在暗中跟隨唐僧,這李代桃僵之法也就是用這一次,便會被滿天神佛識破,而珠華等人也就正式入了神佛眼中。
不過平頂山劫難了結,卻不見老君將金角銀角給叫回去,這讓珠華膽子大了起來,老君的態度可是有些曖昧了。
這讓珠華不禁想到日後帶著金角銀角,加上青牛怪,這算不算把老君綁到了通天教主的戰車上?
要知道封神一戰,道德天尊可是站在原始那一邊的,雖然此次大劫道門必定會全力對抗佛門,但截教早已名存實亡,也就隻剩人教和闡教在對抗佛門。
而闡教文殊、普賢、懼留孫還有慈航道人,早已轉投佛教,各自成了菩薩,闡教也是被削弱了大半勢力,十二金仙中剩下的有的是福德真仙,根本不參與世間之事,所以道門中可以獨當一麵的還真不是那麽多。
而珠華收了這獅猁怪,卻是看上了他那一身變化之術,能讓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都分辨不出的變化之術可不多見。
而這獅猁怪被割了雄性生物的寶貝,這便是珠華認為能策反的原因,他不信這獅猁怪對文殊菩薩就沒有怨恨之心。
其實對於佛門的妖怪,珠華最想拉到自己陣營的卻是獅駝嶺三妖,那三妖原本便皆是截教之人,大鵬乃是孔宣的弟弟,而青獅白象更是通天的弟子,隻不過封神之戰被文殊普賢給收去當了坐騎罷了。
珠華三人在這烏雞國中倒是瀟灑快活,一個是一國國君,一個是當朝太子,皆是吃香的喝辣的。隻有銀角最可憐,變成一個不能喝酒吃肉的老和尚……
不過銀角那性格怎能真的老老實實念經吃素?若是換做金角或許還會裝裝樣子。
隻見那銀角變化的老和尚,直接派沙彌在院中架起了一口大鍋,不知從哪順來的兩隻大黃狗,便被他給涮了狗肉。
一寺僧人皆是惶恐不安,金角卻說夢中有羅漢點化,說是不破戒如何知戒律可貴?這叫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接著便召喚來那些想吃肉又不敢吃的僧眾,半是威脅半是勸說的讓他們也跟著吃起來,寺院中隻有老一輩的一些高僧一直大罵,說他破了僧規,早晚要遭到佛祖的懲罰。
銀角卻渾不在意。
這一天,風塵仆仆的師徒四人終於到了。
“聖僧遠道而來,快請進,老衲這就叫人準備齋飯給聖僧接風!”銀角大手一揮,頗有幾分妖王架勢,倒是嚇了唐僧一跳。
而孫悟空火眼金睛看得清楚,這哪裏是和尚方丈?分明就是那銀角大王!這是搞的什麽鬼?大聖不懂了……
等到所謂的齋飯上來,唐僧大驚失色!
這哪裏是什麽齋飯?分明都是肉食!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唐僧一臉正氣的開口:“方丈身為佛門弟子,怎能如此破戒?便不怕佛祖怪罪嗎?”
銀角哈哈一笑:“大師莫非隻有這點道行?真是枉我還叫你一聲聖僧!豈不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銀角這些天混在寺院中,倒是研究出一點歪理邪說,隻聽他繼續說道:“佛祖言眾生平等,然而牛吃草,狗吃肉,人則五穀肉食皆可食!這便是那天道法則,眾生平等,更要做到尊重眾生,這些肉食被做成了菜肴,你若不吃,豈不是令它們的姓名白白浪費?”
“歪理邪說!”唐僧大怒,起身指著銀角大罵:“你身為出家之人,殘害生靈,僅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又怎能成就正果!”
唐僧這還是第一次這麽沒有形象的罵人,顯然已經對這同為出家人的方丈動了真怒。
銀角則是微微一笑,繼續說道:“你不是佛,又怎知我心以成佛?在我眼中,這酒是空。”
說著,他喝了一口酒。
“這肉也是空!”他又吃了一口肉……
“恩,不錯,正宗的狗肉味……”
這一句話,頓時將唐僧雷的不輕,氣得轉身離去。
“你若是連破解守戒這一關都過不去,又如何取得我佛真經?豈不聞不破不立,破而後立?隻有破過戒,方知守戒真意啊!”銀角輕聲一歎。
唐僧聽到此話,卻是止步不前,臉色陰晴不斷,內心更是詭異波瀾。
隻見那唐僧站在那許久,最後竟是返回桌前,拿起了筷子夾了一塊肉就要往嘴裏送。大聖震驚,急忙開口阻攔。
“師父,吃不得啊!吃了你可就破戒了啊!”
“方丈說得對,不曾破過戒,又怎知守戒真意。”唐僧雲淡風輕的說道,繼而將那塊肉放進了嘴中咀嚼了片刻,之後艱難的咽了下去。
銀角傻了,大聖傻了,八戒也傻了!
唐僧,這就破解了?太不真實了吧?
而在唐僧破戒那一刻,暗中守護的護法迦藍蒙了,急忙施法像西天匯報。
但見那唐僧吃過之後,立刻口誦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這篇經文一出,唐僧腦後竟隱隱出現一道佛光,這是頓悟菩提!不愧是得道高僧!
而暗中的護法迦藍蒙了,自己剛要傳消息,這唐僧竟然頓悟了!
見心明性,見性成佛啊!
此時的唐僧卻是已然擁有了佛心!而不是以往的佛子之心!
護法迦藍連忙又發了一天消息出去,唐僧於烏雞國見性成佛,又過一難……
收到這消息的西天諸佛懵了,八十一難裏可沒有這一難啊!哪裏來了個破戒的和尚,竟然一個凡人之身占去了這一難的部分功德?
而銀角等人自然不知,隻是感慨唐僧果然不愧是得道高僧,他剛才頓悟那一刻,銀角還有一種拔起石頭砸了腳的感覺,卻不知他已然得了大好處。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作為一同前來,並安排了銀角入寺院的珠華與金角,也可分享這一劫難產生的功德,雖不多,卻也好過沒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