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心思
字數:6556 加入書籤
張司空自然是希望呂寧能聽女兒的,可是他真的這麽做了,他還是有些吃驚,你可考慮好了
呂寧點點頭,溫大夫對千山恩重如山,千山此時出嫁,心中必定不安,我願意等她。小說
聽呂寧提起溫意,張司空眼角酸澀,裝作漫不經心的擦了一下眼角,你們都是好孩子。
他真的很高興,他們都是如此重情重義。
雖然千山不說,張司空知道,她就是因為溫意,才不肯早早的嫁人,當然,也有他們一家人的緣故。
千山的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溫意的離去,似乎慢慢的被人淡忘。
朝中政事繁忙,宋雲謙從開始的天天過去,變成了幾天去一次,後來,一個月能去看她一次已經不易。
南詔那邊趁著朝中局勢不穩,發兵進犯。
總兵沒有想到南詔的兵馬會來的這麽快,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城門被攻破,他化妝成百姓逃離回京城搬救兵。
宋雲謙大怒,身為朝廷命官,不說抵禦強敵,竟然扔下百姓獨自逃命,直接把總兵推出去斬首。
首戰告捷,南詔士氣高漲,一鼓作氣竟然連攻下三城。
邊境告急的奏折雪片似得飛到了京城。
大臣們在大殿中吵成一片,有人主戰,有人主和,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有人忘乎所以,埋怨當初不該拒絕和南詔和親。
宋雲謙麵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上聽著,大臣們吵的口幹舌燥,想要喝口水接著吵的時候,才想起這是在大殿,看了一眼宋雲謙,聲音慢慢的小下去。
有人感覺到周圍的異常,抬眼看了一眼,發現大家都安靜下去了,也趕緊閉上嘴巴。
宋雲謙目光掃視了一下大殿。
怎麽都不說話了朕還等著你們的法子呢。
感覺到皇上心中的不悅,眾人嚇得噤若寒蟬。
皇上,當務之急,應該趕緊召集鎮遠王回京才是。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宋雲謙其實早就想到借機叫宋雲罡回來了。
其實,他又何嚐想要皇兄離開
點點頭,宋雲謙開口,朕也正有此意,擬旨吧。
大臣們聽了很高興,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皇上心裏也明白,在皇上失意的時候,他們不說為皇上分憂解愁,反倒動了換儲君的念頭,雖然鎮遠王爺並沒有這樣的心思,皇上心中又怎麽可能沒有芥蒂
宋雲罡說是自願回封地,在大臣們的眼中,他就是被皇上逼走的。
雖然說朝中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鎮遠王爺是將才,更適合守江山,而不是掌管江山,卻並不能阻止他們因為對皇上的不滿,而把希望放下鎮遠王爺的身上。
當然,現在的他們並不這麽想了,皇上還是不錯的。
可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希望鎮遠王爺回來。
宋雲罡雖然說遠在封地,卻一直很關心宋雲謙,得知他終於不再沉迷於痛苦中,他心中也替他高興,就是偶爾想起溫意,心中有些感傷。
明明是那麽相愛的兩個人,為什麽在一起的時候,卻互相傷害如今天人永隔,徒增傷悲。
南詔發兵,宋雲罡得到消息,立馬召集得力幹將在沙盤上推演著,那邊寫了加急奏折八百裏加急送到京城請命。
奏折送去沒有多久,皇上的旨意就下來了,算算日子,應該就是他遞上奏折的同一天。
行裝早就收拾好了,接到聖旨,宋雲罡帶著王妃和小安然快馬加鞭回到京城。
葉兒,你先帶著安然回府。我先去宮裏一趟。
王妃因為著急趕路,臉上神色憔悴,看了一眼睡著的安然,點點頭。
來到皇宮外麵,宋雲罡抬眼看了一眼,他離開僅僅月餘,竟然就覺得一切都變得陌生了許多。
皇兄。宋雲謙得報,親自迎了出來。
宋雲罡看他精神還好,露出安心的笑容,皇上。
說著就要下跪。
宋雲謙連忙扶住他,誠摯地道:你我兄弟,用不著這些虛禮。
宋雲罡執拗道:君臣之禮不可費。
尤其他當初離開的時候,衝動之下還打了皇上一巴掌,過後想起來,心中是在懊惱。
宋雲謙無奈,隻好在宋雲罡行禮之後給他扶起。
皇兄,朕打算禦駕親征。
宋雲罡聽了,半天緩不過來神來,好半日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皇上,你是九五之尊,怎麽可以身涉險境
宋雲罡激烈的反對,臣願意代天子出征。
他回來,就是為了去戰場殺敵,還百姓一個清平世界。
宋雲謙靜靜地看著宋雲罡,戰場上刀劍無眼,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叫王妃和安然世子如何自處
宋雲罡知道皇上說的都是實話,古來征戰幾人還隻是,身為皇家血脈,保護國泰民安,是他的責任。
還望皇上時常照看
宋雲謙打斷宋雲罡的話。
沒有人能取代你在鎮遠王妃心目中的位置,安然世子也隻有你一個父親,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
皇兄,朕心中始終放不下溫意,此生朕都不會在寵幸別的女人,也不會再有孩子。
宋雲謙推心置腹。
宋雲罡臉色變了,皇上
據他所知,皇上並沒有拒絕太後塞給他的秀女。
宋雲謙伸手拿出一個早就寫好的娟帛,遞到宋雲罡手中。
皇兄,這世上若是隻有一個人了解朕對溫意的情意,那個人就是你。
宋雲罡的手微微顫抖著,他雖然沒有看,卻也已經清楚,娟帛上隻怕就是傳位詔書。
宋雲謙伸手握住宋雲罡握著娟帛的手。
皇兄放心,朕並不是一心求死,朕隻是不敢賭。
宋雲謙嘴角露出一個苦澀的笑容。
都說朕是紫微星轉世,命格貴不可言,可是朕在意的人,一個個都離朕而去,朕不想再失去任何一個親人,任何一個,朕不想成為孤家寡人。
宋雲謙眼中閃過痛苦。
太後用心良苦,留下的秀女都有幾分像溫意,可是,她們都不是溫意。
皇兄,朕若真的貴不可言,那定會所向匹敵,若是朕馬革裹屍,朝中有皇兄在,朕能去找溫意,心中也是高興的。
宋雲罡張了張嘴,宋雲謙卻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
皇兄,你就算不為皇嫂想,不為安然皇侄想,就算是為了溫意,就成全弟這一次吧。
宋雲罡腦子一熱,握住宋雲謙的手,皇上,戰場上刀劍無眼,臣怎麽能答應
宋雲謙淡笑,朕心意已決,隻是通知你。
皇上
宋雲謙再次打斷他,你走之後,容貴太妃一直鬱鬱寡歡,你去看看他吧。
按照祖製,先皇故去之後,嬪妃們有子者,可跟子頤養天年,沒有子女者,需去寺廟修行。
太後病著,容貴太妃自請侍候太後,所以,後來眾位嬪妃們陸陸續續離開,容貴太妃卻一直在宮中。
宋雲罡深深地看了一眼宋雲謙,滿腹憂慮的離開。
宋雲謙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朕禦駕親征的事情,等朕親自向太後提起,你莫要開口。
意思就是在容貴太妃麵前也不要提起,免得泄露風聲。
宋雲罡低聲答應著。
宋雲謙說到做到,第二日早朝就提出叫宋雲罡監國,他要禦駕親征。
大臣們聽了,一個個被震驚的說不說話來,等他們回過神來,就見到宋雲謙把傳國玉璽交到宋雲罡手中。
雖然他們曾經動過叫鎮遠王爺取而代之的念頭,此時卻極力反對。
宋雲謙對眾人的勸諫充耳不聞,點兵排將,有條不紊。
大臣們終於想起,其實他們的皇上也是一員猛將。
三日後,大軍出發,皇上禦駕親征,軍中士氣大振。
連連奪回三座城池,追出十裏後,宋雲謙吩咐安營紮寨。
南詔人一向過著遊牧的生活,習慣於跟著草原肥美而遷徒,很少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城中生活雖然穩定,他們卻並不習慣。
宋雲謙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皇上,我們為什麽不乘勝追擊
在宋雲謙還是王爺的時候,就跟隨著他的李將軍詢問道。
我們雖然奪回城池,可是卻並沒有和對方真正交鋒,對方並沒有因為我們大軍來襲,而顯得慌亂,據我所知,這次領兵的是南詔國有名的蕭天林,此人善於用計,往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朕帶大家來,不光是奪回我們的土地,還百姓一方安寧,朕希望,怎麽把你們帶來的,還怎樣把你們帶回去。
宋雲謙目光環視一周。
眾將聽了心中一熱,身為武將,每一次出征前,他們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加官進爵,封妻蔭子,這些都需要他們用生命來換不是別人的,就是自己的。
這條命,上了戰場,就不再屬於自己。
李將軍跟過宋雲謙,聽了不覺得什麽,別的將士們聽了,心中感動。
宋雲謙派出斥候去查探,回來說南詔那邊也原地紮營,宋雲謙微微皺眉,在沙盤上推演著。
雙方對峙了幾天,宋雲謙手下就有人沉不住氣了,紛紛請戰。
宋雲謙看著眼前的沙盤,一言不發。
蕭天林年紀雖輕,卻是統兵奇才,宋雲謙也和他交過手,他用兵奇詭,他身上的傷疤,就是拜他所賜。
當然,蕭天林在他的手中也沒有討到好去,一隻眼睛被他刺瞎。
404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