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軍回轉平樂府
字數:3719 加入書籤
對於張延齡的指控,丁大鵬當然不能承認,殺害同僚陷害他人,可全都是大罪。
丁大鵬暗忖自己當時暗害李、安兩位百戶的時候並沒有留下什麽把柄,猜測張延齡一定不會有證據,剛剛的爆喝不過是在詐自己,於是反問道:“張千戶,你不要血口噴人!你說我毒殺了李一虎跟安爾樂兩人,你有什麽證據?你要是沒有證據的話,我可是要前去上司那裏告你誣陷之罪。”
“啪啪啪一一”
聽到丁大鵬的反咬一口,張延齡不由的對丁大鵬佩服萬分。可惜,自己雖然沒有丁大鵬殺害李、安兩位百戶的證據,可是卻有汪府暗藏的幾封信。
“丁大鵬,你說的不錯,本官的確沒有你殺害李、安兩位百戶的證據。但是本官有你勾結汪府叛逆殺害前任千戶跟同僚的證據!”
張延齡的話讓大堂內的人全都是一驚,兩個多月前,原平樂府禦製千戶所的千戶跟多名軍官被殺死在離千戶所不足兩裏地方,實至今日仍舊是個懸案,難道會跟丁大鵬丁百戶有關?
丁大鵬聽到張延齡的話後心裏也是一驚,前千戶跟其他同僚被殺的事情,的確是跟他有關係。
原來平樂府禦製千戶所的千戶大人掌控了平樂府禦製千戶所十多年,卻一直不指派千戶所的副千戶,讓一直負責管理千戶所財政大權的丁大鵬非常不滿,因為丁大鵬是整個千戶所內,最有希望升職副幹戶百戶,原本的千戶如此作法就是阻止了他可能的晉升渠道。
於是丁大鵬夥同賀縣汪家暗害了原本的千戶。而且千戶大人身死的那天,正好跟“小土司”羅川帶人圍堵平樂府城的城門是同一天,於是汪府便動用自己手中的關係,將殺害千戶跟多名軍官的黑鍋甩給了正在平樂府城外“”抗議”的羅川等壯瑤山民。
不過,事情都過去這麽長時間了,丁大鵬才不會相信張延齡會有什麽證據。
“張千戶,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看到丁大鵬還想要抵賴,張延齡把擺在案幾上的幾封汪府密信抽出一封來說道:“當初你為了殺害千戶大人,可是給你的同夥汪家寫了一封信,你不會忘記了吧?”
丁大鵬看到張延齡手裏拿出一封信,不由的眉頭微皺。當初他為了請求汪府的協助,的確是寫了一封懇請汪家幫忙的“求援信”,難道汪家當時沒有把信封銷毀?不該啊?自己事後問過汪大通,他明明說全都銷毀了啊?!
張延齡看著丁大鵬猶疑的眼神,又從案幾上拿起另外一封信件說道:“這封也是丁百戶你寫給汪家的,上麵寫了你們暗中的交易,足足有一百多把大明製式的鋼刀啊!你怎麽就敢賣給暗中造反的汪府呢?!”
張延齡的話由如晨鍾暮鼓一般捶在丁大鵬的胸口。汪家那群亂臣賊子竟然真的沒有銷毀自己寫給他們的密信!他們是想要幹什麽?不過,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汪家已經完蛋了,可是汪府暗中留下的這些信,落在了張延齡手裏,足夠定自己的罪了。
想到這裏丁大鵬認命般的把頭一低道:“我承認是我做的,都是我做的。”
丁大鵬的話讓整個縣衙大堂的內全都一愣。丁百戶真的殺害了原千戶大人跟多位千戶所同僚?
張延齡本以為丁大鵬還要在做幾番抵抗,才會認罪,沒想到卻這麽快就認罪下來,案幾上的另外兩封密信也便沒有在拿起來。
既然丁大鵬已然認罪,張延齡擺擺手命令道:“將丁百戶看押起來。”
“是。”
……
翌日,在賀縣城外紮營足足有半月之久的官軍終於拔營而走了,整整四千四百官軍,壓著一幹五百多的俘虜回返平樂府城。
由於人數眾多,原本張延齡帶著五百千戶所官兵隻需要兩個時辰就能走完的路程,張延齡足足走了兩天。
第二日臨近平樂府的時候,張延齡就早早得到偵騎回報,知府洪老大人帶著平樂府的百姓在城門口迎接張延齡所部歸來。
聽到偵騎回稟的情報,張延齡忙甩下大軍,帶著楊一凡的騎兵先行回府。看到洪老大人真的帶著大批的百姓在平樂府城門處等候大軍歸來。張延齡忙甩蹬下馬,小跑到知府洪啟功身前,單膝跪地抱拳道:“平樂府禦製千戶所千戶張延齡拜見知府大人,經過半個月的平亂之戰,賀縣汪府叛亂以經完全剿滅。”
“嗬嗬,好,辛苦你了張千戶。”
洪啟功老大人扶著張延齡的雙臂將他拉起來,然後低聲問道:“張千戶,怎麽你一個人先行回來了?官軍大隊呢?”
張延齡同樣低聲答道:“回稟知府大人,大隊官軍很快就會來,小侄聽到老大人親自在城門口迎接小侄,便先行回來了。”
洪啟功老大人聽到張延齡的回答後,眼角不自覺的抽了抽,推測張延齡是不是是看穿了自己的心思,才特意先行跑回來的。
洪啟功之所以以文官的身份迎接張延齡的凱旋大軍,一方麵是為了親民,展示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另一方麵,則是為了向整個廣西官場展示自己的武功。
洪啟功之所以這樣做,全都是因為前幾日張延齡傳回來的幾封汪府密信。
按照那些汪府的密信所寫,整個廣西官場怕有會一場大的動蕩。尤其起主政廣西的那位老大人恐怕也會被貶入凡塵。而一旦主政廣西的那位大佬一旦下位,洪啟功便也想前去爭一爭那個位置,因而洪啟功才特意在平樂府外迎接平叛大軍。就是為了向整個官場展示他的力量。
其實,洪老大人也是高估了張延齡的政治智商,張延齡之所以先行回來,是由於現如今大明以文製武,張延齡雖然帶兵平掉了賀縣汪家的叛亂,但是也不足以讓比自己高了兩級的洪老大人親自在城門口迎接自己。
更更何況洪老大人是一位文官,張延齡要是膽敢真的在平樂府的城門口大喇喇的受了平樂府上下的迎接,恐怕整個大明的文官都會對他產生惡感,最起碼一個飛揚跋扈的評價,是少不了。所以他才低調的先行歸來,而後跟著知府洪啟功老大人一起迎接勝歸的平叛大軍,這樣的話就不會顯的那麽“飛揚跋扈”了。
張延齡陪著洪老大人在平樂府的城門口,等了大約兩柱香的時辰後,終於迎來了平叛大軍的歸來。
走在最前邊的自然是平樂府禦製千戶所的官兵,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踩著整齊的鼓點,出現在平樂府民眾麵前的時候,整個平樂府的民眾全都沸騰了。如此有精氣神的官軍,大明的百姓還是頭一次看到,不由的全都大聲叫好。
緊跟在千戶所官兵身後的則是汪琪帶著的城衛軍,被千戶所官兵特訓了幾日隊例的城衛軍官兵也是同樣的精神抖擻,讓民眾叫好不停。
城衛軍身後是押著一千五俘虜的輔兵隊伍,雖然走的比較雜亂,但是也同樣迎起平樂府民眾的歡呼……
至此,曆時半月的賀縣平叛才終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