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預賽
字數:4028 加入書籤
大家一聽鄭母還記得李辰和王先,都覺得她記憶力挺好,蕭月趕忙說了他們一個去雍王府和一個去司徒府的事情。鄭冰敏感,怕媽媽又提及物色婆家的事情,在媽媽心中比較看中門第較高的李辰和王先,對其他同學印象一般。剛才明明沒來好要好的幾個同學,她才偏偏隻說兩個,辛虧大家不知道底細,要不然會表露出來。不過可別多呆了,讓同學們尤其孫雲察覺,他最敏感,就說:“媽媽,晚上我和同學,一起回學校複習呢,一會兒我們就走了。”
媽媽一聽女兒的話,知道她生氣了,忙說:“別著急回去,今天是社日,你們連續學習好幾天也該休息一下,否則身體吃不消的,要不然每半旬為啥有關休息天呢。再說,萍萍最喜歡哥哥姐姐們了,你們難得來一次,讓萍萍,領大家在院子裏參觀參觀,正好吃完飯還能讓她走走。”鄭冰看媽媽這回說的得體,點頭同意,大家來到院子裏,前後看看。
鄭儼的院落也極盡奢華,尤其栽植了不少太穀的梨樹和承光的柰樹,果味特別鮮美。大家也稱著休息天,體會一下友情、親情和放鬆,調整一下。
中旬十一號上課開始,正式進入了劍擊選拔賽的預賽。前半旬的每個下午,劍擊館都排滿了日程,第一天是四門小學占用選拔。小學在城東,離太學最近。第二天是國子學院占用,弟子多是穆、陸、賀、劉、樓、於、嵇、尉等鮮卑貴族子弟。第三天是皇宗學院,是皇家元姓的直係子弟和旁係子孫。十四號正式四所學校參賽隊員選拔,從中選出二十名出線。之後此二十名按銅劍和鐵劍的成績,與其他軍隊和官員、士人中出線的選手統一編排爭奪。
京都地區選拔武士的時候,允許京師的各個部隊參加,因為軍隊的人員多戰力最高,所以名額給的多。在京師的軍隊統稱中軍,包括六軍,即領軍、護軍、左衛、右衛、驍騎、遊擊,由六將軍所統軍隊。其中左衛、右衛二軍宿衛宮闕,其餘諸軍宿衛京師各地。領軍將軍是中軍首領,直接統帥宿衛皇宮及駐屯京師的中兵,現在由大將軍廣陽王元淵擔任。另一首領是護軍將軍,與領軍將軍並稱“領護“,主管駐屯京師四周各要津關戍的中兵,由元順擔任。而衛將軍由多人擔任,如義陽王太尉元略、駙馬都尉、左光祿大夫穆紹、章武王左光祿大夫元融等。為平衡相互之間的權力,由城陽王元徽擔任大司馬,掌管兵部調防治軍等。這樣,武士選拔給了領軍、護軍、左衛、右衛、驍騎和遊擊合並共計五個部隊各二十個名額,隊長以下可以報名選拔,幢主以上,因為官職為從九品,如果報名要進入官員的序列。
軍隊五組,加上各方總計將有160人進入選拔賽。這些選手包含了八十名銅劍和八十名鐵劍,抽簽對應廝殺。時間由中旬的後半旬末開始,分成太學、軍營兩個賽區,各八十名。中旬十九日決出前八十名,下旬二十四日決出前四十名,月底前決出前二十名。
太學出戰的名單包括了新生李辰、賀拔緯、吳堅、孫雲、李彰、穆敬、蕭月、李真、田儷、李翔、王先、酈影、楊炯、楊瓊、盧昌浩、費荊、楊蓉、盧靜,以及往屆老生二人。這是經過多次演練最終確認的,也大體上體現了大家在擊劍能力上的排名。
第四天的上午,由太學博士祭酒錢決和國子學博士祭酒元略來商議四所學校的對決名單。北魏有兩個祭酒並列,太學單獨設置,其他皇宗學、國子學、四門小學由國子祭酒統籌管理。國子祭酒元略剛從南朝回來,封義陽王,進尚書令,領國子祭酒。他原來因為元乂****,密謀問罪敗露逃到江左,後來太後複政誅殺了元乂,用擒獲的梁朝大將江革替換回來。
往年選拔賽名單是依據大抽簽來確定。但今年毛逵建議錢決,本屆太學生的擊劍水平比往界都好,應該避免抽簽抽到自相殘殺並提出了四校配對方案,使前兩輪本校學生不會碰麵,這個方案雖然對個人而言減少偶然性,但對四校來說都公平。錢決一說,元略等大家都同意。
下午正式開始學校二十名出線預選賽。到了正點,劍擊館內大廳裏擠滿了人。八十名選手的對決名單掛在了幾處牆上。太學的劍擊館比較宏大,在大廳裏側,設置了四個比賽的台子,呈器字形排列,外側一二台,裏側三四台。比賽的選手坐在台子裏側,裁判博士坐在台子的中央,觀看的博士或大員坐在台子外側的前幾排的椅子上,其他觀看的同學等都在大廳中央直到門口。比賽的台子半人多高,大家都能看得清楚。比賽的出場順序由事先抽簽確定好的,四個台子同時進行,一個賽台結束,按順序下一組選手登場,依此類推,直到完畢。
比賽的規則為以一炷香為限,誰先刺中對手五劍為勝,不足五劍以多者為勝,相平以進攻次數多者為勝。要求刺中身體的部位包括前胸、後背、肩膀、大臂和大腿,其他位置無效,選手穿比賽服使裁判能辨晰。木劍由劍館提供,劍手任選,劍尖纏布蘸粉,以白點作為計數。
先出場的是李辰、李彰、李翔、盧靜。李辰選了寶劍,蘸好****,由評委博士助教驗過,上台比武。台子有半人多高,上有一圈繩子,登台跨繩成了劍手們的炫耀。普通的人隻能走台階而上,鑽繩而入。武功高強的飛躍而上,淩空翻進,不碰繩圈,這樣既能贏得人氣,又能給對手震懾,當然能上台的人多數不會選擇鑽進,否則臉上無光。
李辰飛身跳上一號台,一個擰身旋轉,翻過繩索進到台中。對手是皇宗學的皇家子弟,同樣黃巾武生。他不甘示弱,縱身一躍,也跳上台子,腳尖剛好夠地,身子稍微晃動一下,不過還好立住。但他沒有原地空翻的本領,單手拄台角立柱抬身片腿進來。這個年輕的王爺,見入場沒有對手漂亮,不覺有點惱怒。估計平時有衛隊一起習武,從來沒有輸過,感覺自己劍術無敵,今天第一場絕對不會敗在一個普通太學學子身上。因此倆人行禮之後,王子毫不保留,直接展開進攻。李辰見對手猛攻,不知底數,隻好招架試探一番,對了幾回,心裏有底,進而展開反攻。李辰是這幾個師兄弟當中最有悟性的,已經進到了氣動的門檻,在武士等級中也最先到達銀劍的水準。他對付一個不入流的武生,基本不費吹灰之力,隨手一個招式組合進攻王子前胸,王子隻顧前麵,全力封堵拆招之下,被李辰點到了肩膀。王子不服,感覺前胸封堵的完好,沒想到對手會假意正麵進攻,偷襲側麵得手。於是他再次強攻李辰中路,不想李辰轉身之際,又點了他的後輩,裁判高喊得分有效。這下他更是惱羞成怒,回身進攻李辰上中下三盤,李辰見他進攻多而散亂,抓住空隙,遞進一劍,命中前胸。王子大怒喊道:“小子,你敢藐視我,我不會讓你好過,我是---”李辰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兩次左右開弓,左肋右肋分別給他補了兩劍,後邊博士助教高喊:“一號台,李辰獲勝。”李辰不看原地喊叫的王子翻身躍出台外,落到地下回到座位。田儷跑過來和他擊劍慶賀,大家也都紛紛撞劍示意,李辰很輕鬆,等著下一輪比賽。結果頭一輪太學全部出現,四門小學隻選出五人。國子學也勉勉強強選了五人。皇宗學相對好些,湊齊了十人,這些人進入了前四十名。
第二論,李辰依然輕鬆晉級。李彰、李翔也都不錯,順利晉級。盧靜卻沒那麽幸運,她的對手是國子學的元家子弟,不知是那個王爺的嗣子,身世很矯健,以五比三把盧靜淘汰。田儷接替李辰進一號台,對手也很勇猛,不過田儷現在武功已經不錯,練習擊劍時間雖然比較短,但有幾種劍術路子的底子,還是以五比三晉級。孫雲的對手不很強,但他一開始有點緊張,對手對擊劍學的比較早、比較透,步伐靈活,孫雲一時不能適應,被先得二分,當時汗流雨下,後邊李辰提醒,站位!呼吸!平靜!孫雲出了汗頭腦漸清醒,之後找到手感和狀態,越打越順手,以五比二反拿下。
賀拔緯、吳堅、穆敬、蕭月等人晉級輕鬆,沒給對手任何得分機會,李真、費荊、王先、酈影、楊炯、楊瓊和一個學兄等也都有驚無險晉級,盧昌浩、楊蓉等被淘汰。這樣經過第一輪後,前二十名已經確定。中場休息一會,按照抽簽的順序繼續爭奪前十名。
第三輪開始,首先上台依然是李辰、李彰、李翔、國子子弟,他們匯鬥從後往前排的勝者。李辰的對手是淘汰學兄的四門學的學生,李辰不費力把他戰敗。李彰、李翔險勝。孫雲對手是學兄,兩人戰事膠著,一直打到三平。但後來估計學兄因為知道晉級也沒什麽用,下場麵對各個宿衛部隊武士,沒有任何機會,因此打著打著,好像無心戀戰,也被孫雲勝出。接著賀拔緯、吳堅、蕭月、李真、田儷、王先都勝出。勝出的十人獲得銅劍的稱號,失敗的為鐵劍,也叫三等和四等劍士。從此以後,大家出門可以佩劍帶穗兒,不必用頭巾武生裝束了。否則沒有劍穗兒和頭巾,不允許佩劍出門。預選賽確定了與京城八隊參賽的人選後,第一階段先告一段落。休假期間,名單由京城各支隊伍統一報給尚書省五兵曹,按次重新抽簽。
雖然已經獲得銅劍,但是孫雲還是高興不起來,一是其他學校備選名額少,對手都較弱,再是即便這樣贏得也磕磕絆絆,這種實力和狀態,進入複賽,肯定走不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