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補缺

字數:4193   加入書籤

A+A-


    大家聽東邪分析來分析去,才知道陰陽宮的消失,不是平白無故發生的,中間可能隱藏了武林正派的陰謀,而中屍似乎早就知道這是個必然結局,所以在無力抗爭的情況下,退出江湖的最後一刻,做了一個埋伏,那麽這個埋伏是什麽呢?這個時候,大家的腦袋,完全跟不上東邪的提問。流沙白煞莫不持看看大家甚至連接話都不會了,便插言到:“師傅,按照您剛才的分析,五位法師都是十惡的身份,占據各個寺廟,少林必定不允許他們留在江湖,若留下他們,早晚會身家性命不保。因此,黃老劍客便把他們帶在身邊一同修道,實際也是保護起來,而中陰陽和其他十煞以下級別的弟子,因為還處於隱藏的身份,而且對少林的威脅不大,便留下他們,由中怪安排轉投曇鸞。中怪是黃老劍客的頂門弟子,所有這一切,他是最清楚的,而且沒在少林的視線之內,安排他後事是最保險的。而為什麽投到曇鸞門下,即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還能保留了陰陽門的有生力量,難道曇鸞大師身上另有什麽秘密?”

    東邪點了點頭,對自己弟子的分析很是滿意,他這倆雙胞胎徒弟,從小在戰亂中撿來的,一直培養在身邊,哥哥黑煞果敢勇猛,弟弟白煞堅毅冷靜,很得他的喜愛。要不然門下許多長老、堂主,他倆地位不是最高,但能夠敢於擔事,和與掌門的師徒密切關係分不開身。

    幾位魔劍聽到東魔弟子的分析,也覺得頭頭是道,說道曇鸞的秘密,大家有都盯緊著東魔,看看他繼續說什麽。東邪接著說:“是的,曇鸞的秘密在於,他雖然身在佛教,但他所弘揚的教法,嚴格的說,與少林等派尊崇的大乘佛教是完全獨立一派的。”什麽意思?大家似乎沒有聽懂,東魔看大夥的眼神,知道他沒說清楚,便頓了頓,重新組織語言說道:“曇鸞大師特別倡導龍樹的二道說,按此說法,佛教可分為易行道和難行道,曇鸞法師自居於易行道而把其他宗派貶為難行道。易行道是說相對於依靠自力修行一生成就佛果而言,依佛力接引往生淨土然後再成就佛果者為易,宣揚人們通過念佛名號依靠佛力接引而往生極樂淨土。這種辦法,對普通百姓而言,十分簡單易行,眼下百姓尚未完全安定,戰火又重新燃起,人們為了追求和平安定,對往生極樂淨土十分渴望,因此曇鸞現在已經有許多追隨者,其中惠嶷就是其中之一。最關鍵的是,惠嶷選擇曇鸞法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曇鸞的淨土教義另奉阿彌陀佛為教主,連教眾互相打招呼,都口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離此十萬億佛土之西方,即淨土門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傳到中國的是大乘佛教,雖然各宗派倒是接受阿彌陀佛,甚至認為阿彌陀佛即毗盧遮那佛的化身,而毗盧遮那佛,也稱大日如來,乃釋迦牟尼佛法身。惠嶷精通佛教曆史,知道有個密教另奉大日如來為教主,從大乘佛教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的佛教。而淨土教另奉阿彌陀佛為教主,將來也可能從大乘佛教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的佛教。因此,在他看來,曇鸞是與中原大乘佛教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將來,有望成為新的宗派,至少與現在的佛教宗派不同流合汙,那麽他把所有自己的力量托付給曇鸞大師,即是保存自己的實力,同時也幫助曇鸞淨土門派迅速發展壯大,具備與五大門派分庭抗禮的實力,同時曇鸞佛教高僧的身份,對於五大門派而言,不會有所懷疑。那麽有朝一日,淨土占據武林盟主地位,惠嶷也就翻身了。我這麽說,你們理解了麽?”

    哦。原來這裏邊還有這麽複雜的背景那,眾人一是感歎,中魔黃昌機的用心良苦,同時對東魔的學識淵博、洞若觀火,更加佩服。西魔問:“那麽,木帝兄,我們該如何做呢?”

    “補缺。”補缺?什麽意思?大家相互瞅瞅,還是西魔反應快點,說道:“木帝兄的意思,配合惠嶷道兄的隱衷,把我們五魔的空缺補上,而補的這個人,就是曇鸞法師?”

    “長庚兄高見,和我想到一起了。”西魔臉一紅,心說我哪有什麽高見,不過順著你說而已,但他心知東魔是給他麵子,不便計較語言官司,接著說道:“理兒是這個理兒,如果我們五魔俱在在,按劍俠圖的晉級規則,必須有人向我們挑戰,才有資格進入魔榜。而我們同級四魔共同推舉則另當別論,曇鸞大師可以直接冠名,除非有人願意同時向我們挑戰。而如果天下知道,五魔同盟,也就不會輕易有人挑戰,省卻不少麻煩不說,連我們的位置也高枕無憂了。可問題是,曇鸞能同意麽?五大門派又怎麽能答應呢?”

    “曇鸞收中怪為徒弟,已經證明他有意接手黃兄的事情了,而且接管的理由也正大光明。道理很簡單,那就是曇鸞大師學通三教,兼收並蓄,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見阿彌陀佛、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皈依此西方三聖,功德無量,報得極樂淨土。現在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他名正言順的加入到五魔的頭銜中。

    我想,我們五魔的魔,是從佛經魔羅而來,原來譯作磨石的磨,才由南朝武帝認為字宜從鬼,改成此魔不久,意為魔障。一切擾亂身心、障礙修行的事物,均可稱為魔。佛經關於魔的**很多,主要有四魔為障:一是煩惱魔,即貪、嗔、癡等。二是五陰魔即種種身心煩惱。三是死魔,即生死無常的威脅,四是天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名叫魔波旬,即為惡障。據說他經常率領魔眾到人間去破壞佛法。釋迦牟尼成道前夕,曾在菩提樹下降伏了魔波旬的魔鬼軍團。心魔者,煩惱魔也。煩惱之惡魔,能賊害世之善法,故曰心魔賊。我們魔榜的寓意大致如此。但經又雲:魔乃入道必經之過程,道魔同源。道心失常則入魔,魔心失常則入道,道即是魔,魔即是道。無道無魔,道魔隻在一心!

    而如何化魔為道,化魔入佛,正是淨土教義的宗旨。曇鸞法師屈尊獻身降魔,接引魔障到西方淨土,正如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的接引和教化一般功德無量,因此,我等正應奉曇鸞大師,為魔榜之首,諡號中鸞,封神鸞菩薩。幾位道兄,意下如何?”

    西魔說:“木帝兄學富五車,另小弟等人心悅誠服惟命是從,那下一步我們怎麽去做呢?”

    東魔說:“我去親自找曇鸞大師麵談,說通之後。待今年劍士比武結束,五大門派必然重發武林英雄帖,到時候,我們分別在各自的東南西北昆侖俠處推舉,並聯名推薦至中俠處。”

    北魔問:“木帝兄,你說五大門派,能同意我們的推舉麽?”

    東邪說:“五大門派中,北俠和曇鸞大師都屬於三教兼修,私下關係也不錯,他一定極力推薦曇鸞按一帶宗師列為劍客,如果曇鸞大師自己同意做五魔之首,他也不會強加反對。西俠、東俠從道義的角度能稍微阻攔。南俠遠在南朝,不會參與中原武林的格局分配。隻有這個中俠、他的少林寺,背後門派背景太複雜,既有北劍達摩、中湖跋陀,還有中劍菩提流支和漢江大劍勒那摩提。我覺得從利益的角度分析,曇鸞大師的淨土宗派強大,威脅最大的首先是禪宗少林,他們的領袖地位必然會動搖,由此可以說如果我們不邀請曇鸞大師進魔榜,他想進劍榜都十分微妙。所以說,他進魔榜會有人比我們還高興,甚至推波助瀾。”

    哦!大家聽到這兒,才知道,東邪的辦法有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四方稱心,皆大歡喜。

    南魔說:“木帝兄,如果真如你所料,曇鸞真成了五魔之首,接引我們向佛,那我們即便做做樣子,也豈不是像道教茅山宗一樣,還要在教中開辟佛學道場,這有多麻煩啊。”

    “這就是曇鸞法師的淨土教義的好處了,他所弘傳的彌陀淨土信仰,不需任何哲學思辨,也不需現實的驗證,做法簡單易行,要不然怎麽受到勞苦大眾的歡迎呢。

    大師讓大家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念佛智慧,若念佛本願,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乃至十念,名為十念相續。

    他說隻要做到這點,就可得到阿彌陀佛神力的幫助,死後就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達到菩薩境地,甚至成佛。而十念,除念佛名可屬口念外,其餘皆為心念,即觀想念佛。可見,我們什麽都不用做,心懷敬畏,口念阿彌陀佛就好了。《觀無量壽經》說:但當憶想,令心明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東邪,饒著自己學問深奧,非得顯擺顯擺,大家沒辦法,隻好點頭讚同。

    東邪繼續說:“我們大家可以心中有佛即可,小馳的舜帝廟也是這個道理。還記得,我剛才先問的問題麽?”怒煞說:“是不是您剛才說,為什麽區區一個舜帝廟,值得您親自來?”

    “不錯,不有,跟我建議強占小馳的舜帝廟,我不置可否,其實我在想,即便黃兄的所有家底都給了我,也擺脫不了我們五魔衰敗的命運,隻有五行俱在,陰陽平衡,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可能,所以我隻是說來找小馳聯盟,本意不是吞並,是吧?長庚兄,你沒誤會我吧?”

    西魔說:“誒!不會的,木帝兄雅量高致,非我等所及。”怒煞也道:“您剛提聯盟,我還真挺擔心的,不有仁兄慷慨之說,我隻是放心您有大量,聽了您一席話才知深意,實在慚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