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天地
字數:4135 加入書籤
少林寺中,同日上午時分,除了南俠桓閭路遠國別,已經回到南朝外,東俠仲賓、西俠陳寶熾、北俠歐陽慧,加上慧光、道房都在少林方丈寺,正商議著明年嵩山論劍的英雄帖事宜。曇林、僧實等人也在這裏幫助參謀,並幫助記錄、起草等事宜。商議的議題有幾個。
第一、五大昆侖俠由原來的六重,現場都已經跨入七重,原來規定到了七重就要進入劍榜,而劍榜本身名額差不多已滿,且五位大俠還居各大門派的掌門或助理,並且仍要繼續管理武林界怎麽辦?西俠陳寶熾建議,修改一下原來劍榜、俠榜魔榜的標準,統一修訂為:
1、劍客榜:也稱大劍,最低修為七重,且不得參與江湖糾紛、門派之爭、或朝堂議政,主要工作著書立說,或翻譯經書,不得與劍客身份以外的人比試武功。否則打入魔榜。劍榜的圖譜依然為四海一海、五湖、五江、五河,其中五海、五湖為首劍和輔劍,是名劍,分別為一、二等劍客座次。其他十劍為雜號劍客,不分座次,統為三等劍客。
2、俠客榜:也稱大俠,最低修為五重,行俠仗義,個人或門派推薦。原五大昆侖,五嶽大俠,十山大俠,十地大俠,共四等不變。其中五大昆侖為五門,是各大門派盟主。
3、魔羅榜:最低修為五重,為不能進入劍榜或俠榜的人士,分為五魔、五怪、十惡、十煞,共四等不變。其中七重以上稱為魔劍,六重以下稱為義士或邪俠。
4、候補榜:最低修為四重,人員總數初步為20,可能增加。分為侯俠和侯魔,分別掛在俠客榜和魔羅榜之後,具體人數不細分。
第二,武林與朝廷的緊密程度?有武林門派提出五大門派的劍客任職朝廷官員,不符合武林劍俠圖宗旨,比如禪宗永寧寺的菩提流支現為大統,副統原為勒那摩提,故去後現為佛陀扇多,稱漢江大劍,還在少林寺中。此外原來還有人提到南劍陶弘景,好在南劍已經辭去朝中的任職,專心煉丹修道。北俠歐陽慧建議,現在中原天下朝廷主要有北魏和南梁,江湖劍俠圖武林聯盟應約定為各門各派劍客身份的人,不得在朝廷任職,包括昭玄寺大統、副統、都維那,由俠客級別的接任。大家商議昭玄寺大統由慧光擔任,副統由佛陀禪師的大弟子道房禪師擔任。都維那道寵、慧育、黃天嘯中,慧育不願意繼續擔任,改由僧實、或陳寶熾擔任,事後由少林寺上奏朝廷。
第三,五大門派中,隨著今年弟子參加國劍比賽,派內許多高手達到四重以上,勉勵晉級劍俠圖問題。比如,禪宗少林寺,現在就有道房、僧實上次沒有機會進入劍俠榜的,這次如果弟子進入銅劍,就應該有資格進榜。還有禪宗道寵、其他各派也會有許多人。上屆因為報名的門派比較少,基本上提名之後,沒有經過太多的比武,便由首席劍客確定命名,今年增加許多新人,那麽進榜的規則必須定好。東劍說:“還是按幾位老劍客上次定的原則為好。就是以往已經定號的劍俠名稱不變。因故退席的,或其他空缺的我們公布於眾。各家想新入榜的先報名,並說明修為境界,想報的或挑戰的榜位,然後我們審議後確定。”眾人點頭同意。
大家正在議論之中,忽然門外小和尚稟報:“方丈,前院有個人,自稱北邙山舜帝廟方丈怒煞馳堅希,要求見住持和各位盟主。”
僧稠與眾人對望一下,說道:“這個怒煞原是陰陽宮宮主黃昌機,也就是崇真寺方丈惠嶷的堂主,聽說惠嶷與老聖人趙逸趙隱士前不久去白鹿山修道,他的陰陽宮弟子都入了佛門淨土宗曇鸞的門下,但這個舜帝廟好像轉投了東魔流沙堡,不知道他今日來是何用意呢?而且他怎麽知道各位師兄都來到嵩嶽寺呢,我猜,應該與明年的嵩山論劍有關,待我讓他進來,一起問問吧。”眾人點頭,僧稠吩咐讓到方丈寺。
不大一會兒,怒煞從前院過來,到方丈室外,小和尚剛推開門,怒煞連忙大聲稟道:“弟子舜帝廟馳堅希告進。”曇林代表大家從裏邊出來,迎道:“善哉,馳道兄,不遠城北到敝寺,一路辛苦,裏邊請。”“多謝。”
馳堅希進到客廳,看見東西中北四位昆侖俠都在,稽首道:“貧道馳堅希,見過各位昆侖俠,多年不見,各位一向可好!”僧稠合掌回禮:“多謝多謝,馳觀主也好。觀主久未到敝寺,今日前來,是否為明年論劍之事?”
“正是,貧道奉幾位魔劍之命,特來向昆侖俠僧稠方丈申報,我這有書信為憑,請您過目。各位大俠都在,所以特地及早過來,正好我們就不再千裏迢迢分頭找各位了。”
五大昆侖除了名字是五大首俠以外,還被俠客榜任命為江湖各大門派的總聯絡人,就常任盟主,此外五嶽大俠,被任命為常任副盟主。除了十年一度的武林大會所決定的事情,由十大劍客決定以外,平時江湖事宜比如糾紛、會議、籌備等等,都是由五大正俠決定,隻要五大俠客的三位署名一致意見,就代表武林聯盟的意見。如果不能出席三位以上,或不能有三位以上共同意見,則需要五嶽大俠參加決議,到時候需要五位盟主聯席才能做出決策。
屋裏人比較多,書信相傳比較慢,僧稠說:“曇林師弟,麻煩你給大家念念吧。”曇林領命展開書信,給大夥念出來。書信不長,大致的意思是:
“劍俠圖五大門派親啟:自從上屆武林大會,重訂劍俠榜以來,魔榜定出東西南北中五位魔劍。轉眼之間,春秋十載,現在五位魔劍已經有中魔黃昌機因看破紅塵紛擾,與聖人趙逸到白鹿山修道,故此缺席一人。恰佛教淨土學派大師曇鸞,功力已達到八重,本為中魔的故友,正在別開天地、獨創淨土法門,其教義為接引眾生往生極樂淨土,我等四劍魔自從榮登劍魔榜之後,一直洗心革麵,問道禮佛。見到曇鸞大師,遂心悅誠服,願度化心魔。常言道,魔乃入道之必經,道魔同源,道心失常則入魔,魔心失常則入道,道即是魔,魔即是道,無道無魔,道魔隻在一心!故此我等誠信邀請曇鸞大師為五魔之首,接引魔心向道,往生極樂。現曇鸞大師已經同意冠名中鸞,特向五大門派申請登記,並接受各位天下豪傑向我五魔劍挑戰。下麵年月日時,五個人的簽名。”
大夥聽罷,都十分詫異,有人又拿了書信反複看了看,的確沒錯。僧稠說:“馳方丈,有勞你一大早趕來送書,信中所請之事,容我們商議一下,道友請回,不日我們回複與各位劍客與曇鸞大師,書信送至崇真寺可好?”
“如此多謝方丈,貧道告辭。”曇林代大家,把馳堅希送出山門回去不提。
屋子裏,大家開始議論紛紛。尤其北俠歐陽慧他以前常去五台山,與曇鸞是故交。倆人都是三教兼修,十分投緣。上次終南論劍,就是他給曇鸞提名的五台山大俠。後來曇鸞有氣疾,也是北俠建議他道外尋醫,並讓他若不得法,可去南朝找陶弘景大師。再後來曇鸞機緣禪定,武功提升至七八重,並且別開天地另創淨土宗法。因此本屆嵩山大會,他前兩天就曾經建議曇鸞為長江大劍。他這次來京城,曾經去崇真寺看過曇鸞,可惜曇鸞外出未回。這幾天忙著嵩山論劍的事情,心想等著過幾天再去看曇鸞。怎麽片刻之間的光景,他被四魔推舉為五魔之首了呢?這也不和常理啊。想到這兒,他便說:“我覺得不妥吧,曇鸞與我從五台山就認識,現在已經是得道高僧,雖然聽說,他把原來中魔的道場和道眾都接手到淨土宗,但也算是佛門廣大,度化育人。把他貿然劃入魔榜,恐怕於佛教的名譽不好聽吧。”
這裏東俠仲賓歲數最大,他說:“曇鸞大師這四五年間聲望突起,尤其他別開天地,另創一家,實為開宗大師,難能可貴。如果是我們硬給他推到魔榜,的確不盡人意,但是這會是他本人申請,我們若公然反對,也與理不符呀。”
西俠陳寶熾說:“仲兄說的是。況且如果不給他放到魔榜,就依歐陽道兄的意思,推舉他為長江大劍的話,按我們劍俠圖劍客的要求,很可能與他新開宗的發展不利。如若在五大昆侖之下,安排一個五嶽大俠,也似乎不妥,不說五嶽已滿,單就他七八重的功力,也不相匹配啊。僧稠道友,你意如何呢?”
僧稠說:“我同意二位的意見,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曇鸞大師本人是怎麽想的,如果貿然自作主張,未經他同意,會事與願違的。二位師兄,你們意見呢?”他轉頭問道房和慧光。
道房說:“掌門師弟說的對,是應該了解清楚,無論是否是曇鸞大師的本意,還是背後有什麽隱情,都要了解清楚,師兄你看呢?”
慧光說:“我同意,我這就進京了解一下,如果屬實,應該尊重曇鸞大師意見,此外,我順便還要見見道寵,聽聽他的看法!”眾人聽了不覺一愣!
大家好:因為我的從中途寫的,讓大家感覺沒有頭緒,應提示,在片頭重新加了前序,使故事更能完整清楚。請大家把原來下載的刪除,重新加載。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