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再現
字數:4206 加入書籤
懸崖上邊聽到桃紅與田康撕心裂肺的喊聲越來越遠。下墜之中,大雲說:“為什麽,你為什麽要舍棄生身父母,他們為了骨肉,不惜自己遍體鱗傷,而我們怎麽舍得拋棄他們?”“可我們在他們的背上,會給他們平添累贅,讓他們無法逃生,結果會誰都逃不了。因此我選擇我們往生,這樣他們既能求生,我以後還能度化他人,不是很好麽?”
“你難道這樣,就能安心了?”“當然,我成全了父母,就是成全了孝義,我往生極樂以後接引眾生,就是成全了仁義。這難道不對麽?”
大雲說:“我不知道。可是我們是孩子,他們失去我們,會痛不欲生,這種殺子之恨,也會成為他們的心結。”“怎麽會?我舍身成全他們,就是為了他們求生。”
突然,他們在下墜之中,時光再次扭轉,畫麵清晰後,還是夜晚,卻到了濟南長白山穀。穀中的戰場中,雙俠和北怪正繼續戰鬥。這邊是田儷已經十幾歲,就依偎在孫雲的身邊,他們正焦急的觀望。另一邊,國劍的金劍選手丁傑,也正怒目橫眉的觀戰。
孫雲的心海中,大雲和大海的幻影依然交替浮現。大雲說:“你看,你倆為了你,他們苦熬了十年,依然沒有忘掉仇恨,如今這種仇恨轉化成拚命一戰。而且今天無論結果什麽樣,這種孽債,會傳遞給他們的後人,這種冤冤相報何時是了?”
“你說的對,這正是五欲六塵世界,人心的愚癡無明、貪愛染著,令我們流轉六道。生逢亂世為劫濁,無正知正見、冤冤相報、為見濁,進而思想混亂、沒有智慧為煩惱濁,眾生都如此為眾生濁,眾生因惡業增加壽命損減是為命濁。婆娑世界因為有此五濁,故稱惡世。因此我才要發下宏願,常修梵行,清淨解脫,住定證滅,至成佛道,使此婆娑世界無惡道,光明無量,不聞惡名,臨終而接引,唯有如此才使眾生得安。”
“可你說的太遙遠了,並不能阻止眼前的爭端,一旦殺伐再生---”
說話之間,雙俠夫妻突然口吐鮮血,血色染紅雙劍,劍身突然蒸騰出棕色的光芒,隻見雙俠施展出來的武功境界瞬間由第四重凝力外現,達到第五的重殘影,每個人所出的劍招已經變成眼花繚亂。接著兩人的劍光撞擊和疊加後,直接又增進了一個境界達到六重重刃之光,無數箭雨鋪天蓋地、噴薄而出、光芒萬丈。六重重刃不再是虛影,而是真實的光箭,北怪的毒霧、寒光、錐影、連同鬼衣鎧甲,再也抵擋不住,絲絲的光箭穿進了他的身體裏。隻聽骷髏內大聲的驚叫聲音響起,不一會兒,聲音消失,一團血霧代替寒霧蒸發出來,剩下空空的盔甲零零碎碎的散落在地。更可怕的事情依然在發生,橙色的光芒並沒有隻照耀在敵方,雙俠夫婦在光影之下,同時也被切割成了粉末,兩人寶劍拄地,人影逐漸變成橙色虛影,慢慢的飄散。十丈之內,玉石俱焚、寸草不見,盡成焦土,隻剩下兩柄寶劍插在地上。
看到這個場景,田儷昏厥倒地,丁傑咬牙切齒,遠處遙遠的田恒坐在椅子上突然捂住心口。悲痛、叫喊、慘烈、怨恨,都交織在一起。
大海雙手合十:“罪過罪過,眾生在今世苦惱,死後墮入六道輪回,重新投入無邊的煩惱,不得擺脫,我必修得正果,接引眾生離開惡劣之穢土,往清淨淨土接受卓越果報之生。”
大雲說:“可是,爺爺、奶奶、妹妹的傷心,由誰來撫平,我們自身親人的痛苦未得解脫,如何解救更多的人。”
大海說:“阿彌陀佛,你我有緣,兩位一體,好比我即時你的另一半,你即是我的另一半。拜托你就如我照顧我的親人如同照顧你的親人,我從此六根清淨,斬斷三千煩惱,再無牽掛。”
“可為什麽是我來接你的煩惱,我的煩惱也夠多了,論讀書死記硬背領悟力差,不像別人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論練武處處障礙不得其法,不像別人輕鬆領悟一日千裏。我原來一直是好孩子、好學生,受到親人師長的厚愛,可現在比我優秀的人,比比皆是,我實在是辜負了他們的期望,因此我自身都陷入無邊的煩惱中,怎麽還能承受你的煩惱。”
“煩惱有六根煩惱和二十隨煩惱,六根者,貪、嗔、癡、慢、疑、惡見。二十隨者,十種小隨有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二種中隨有無慚、無愧,八種大隨有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你如果想擺脫這些,必須能離四怨,脫三界,辭六親,舍五欲,為菩提正信出家,你可做得到?”
“佛道深淵,殊難理解,我連這些小事都不能徹悟,怎麽能修成正果,就是出家也無所作為,何況辭六親之愛,哪能那麽容易。”
“既然放不下,就隻能繼續在火宅之中飽受煎熬,而你代替我繼續做我不能完成之事,使我沒有牽掛,成全我脫離苦海也是功德,而所有這一切,你什麽都不用另作,隻要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從一個人化分稱二人,回到原來的生活即可,希望你能成全,阿彌陀佛。”
這個,孫雲無言反駁,隻好點頭。時空再次扭轉,並且飛速的穿梭在隧道之中。大海和大雲,在一個身體裏痛苦掙紮,抵抗著時空隧道的擠壓,終於分身而出。
二人睜眼一看,還在願會寺的方丈室,隻不過他倆就像洗了一個熱水澡,渾身透徹,醍醐灌頂一般。駱子淵和崔涵也收住功法,身後的幾個人全都站起身來。他們幾個人因為臉朝外,隻是感覺一道藍光出現,過了片刻就恢複如初,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趕緊注視大海和孫雲二人。看見二人渾身衣服濕透,情知一定在他倆身上發生了超乎尋常的事情。
樊元寶問:“大海師弟,怎麽樣?你想起童年的事情了麽?”“模模糊糊,記起來點。”
元寶說:“子淵,你真行啊,看不出你還有這一手。”“這主要是師兄的功勞,我和師兄的功法雖然都是老師所教,但主攻的方向還是有所不同,師兄主修攝心方麵的法術,我主要修練符咒、道具方麵的,因此這次以他為主,以我為輔。我們合力把他們二人的認知通過還魂的方式交錯,不過這僅僅是一種印象不是真實的,而且模模糊糊是一種感覺,不是清晰的場景。過不久,他們就會全部忘掉。不過這也夠用了,就像我們小時候的事情,我們現在基本不會記得起來,但我們還是認為小時候的我們隻能是自己,不會是別人。”
哦!太玄妙了,大家都不住的稱讚。正像駱子淵說的,孫雲覺得,自己視乎從小就認識田爺爺和田儷,甚至包括田康和桃紅,就像把這十年間的點點滴滴一下延伸到了十六年。大海也是,所有七歲前的事情,就像已經經曆過,並且延伸到現在,雖然具體事情,已經不清楚,但感覺就像從前的事情,到今天雖然模糊,但有感覺。
子淵說:“大海、大雲師弟,你們回去之後,晚上還要禪定,盡快徹悟所想之事,否則明天就會忘了今天的魂識,切記切記。時候不早了,天色已經全黑,我就不打擾道靜大師了。多謝香茶美酒款待,告辭、告辭。”“哪裏,我寺曆受汝南王恩惠,您即是汝南王義父的弟子,我們就是一家。何況這也是另師兄崔涵的歇腳之處,就如同你們的道場相同,以後常在小坐。”
慧海說:“多謝師叔款待,多謝崔法師,駱道兄的點播,我們盡快回去按您的指點禪靜,小僧也告辭,告辭。”孫雲也客氣一番,眾人來到院中,分別行禮,出門分道揚鑣。孫雲天黑,正琢磨怎麽往城東太學走,樊元寶說:“孫雲兄弟,你也往城東吧,我們一道,咱倆結伴走吧。”
孫雲說:“太好了,我正愁不知道怎麽走呢?尤其剛才喝了桑葚酒,腦袋有些疼痛,還有點迷迷糊糊的呢?一點方位感沒有,多謝元寶兄。”“沒事兒,子淵家在城南,我在城東,正好先和他同行一段兒。誒,對了子淵,你總說讓我去你家,這節都過了,我還沒去呢?上回你去了我家,我父母非常看中你,讓我一定與你好好相交,特意還交代我一定帶點禮物看看你的二老。你說什麽時候我去你府上啊?”
“好啊,等這幾天我們回營報到,如果不安排我們即刻開拔,你就去我家,怎麽樣?”“好,就這樣,這回你可別推了。”
走到青陽門至西明門的禦道,駱子淵說:“好啦,你們該往東出青陽門了,我要繼續往南從開陽門回家。孫雲兄弟,我們後會有期,等有功夫,歡迎你和元寶一起來我家。”
孫雲點頭:“再見,再見,今天有勞你耗費心血施法了,改日一定登門拜謝,我們以後見。”子淵擺手,不一會兒身影消失在裏坊街弄。
元寶說:“走到這兒你該認識路了吧。”“還好,洛陽街路燈火通明,能看得清道路,今天下午我來送同學的時候,好像就是這條路,對了就是這個青陽門。”孫雲頓了頓又問道:“元寶兄,有個事情我很奇怪,您和子淵兄很熟悉麽我怎麽感覺他很神秘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