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餘波
字數:5567 加入書籤
“被告,注意你的言行。”石磊警告尼果:“藐視法庭,會在量刑時考慮的。”
“哼,你們這個法庭管得到我們彝人?城步縣城的縣令老爺都不敢管。就憑你們?”尼果底氣十足。不過看到身旁不懷好意的高大衛兵,尼果還是識趣的住嘴。
“宰殺耕牛和爬牆欲玷汙擄掠婦人兩件事你都是主謀,你可確認?”
“大丈夫敢作敢當。沒錯,就是老子幹的,你們能奈我何?把那個女子送給我,我就饒了你們傷害我的大罪。不然……”尼果囂張依舊。
“傳嫌犯沙馬拉裏。”
拉裏老實多了。一五一十承認自己是協從犯事,對指認的罪行供認不諱。
“下麵休庭半個時辰。”石磊道:“由陪審團做出倆被告是否有罪的裁決。”
………………
“真由咱們來定罪?”王興有些不可思議。
王興是朱順明在西鄉招兵時招募的第一個士兵,很幸運的活了下來。
身中兩刀的王興退役後幹起了他的老本行——養馬。沒想到居然被選為陪審團成員,參與審判罪犯。這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的權利嗎?
陪審團中因傷退役的士兵不少,都覺得不可思議,太玄幻了。
朱順明給朱老爺子詳細講解了陪審團的作用,他多少有些明白。
“不是定罪,是判定有沒有罪。然後由法官根據‘法律’裁決。”
“咱們都是七品大老爺?”獨眼龍章方山的笑話一點都不好笑。
“表決吧。”朱老爺子道:“認定倆嫌犯有罪的舉手。”
如玉第一個舉手。她實在太恨這兩個人了。居然想……
其餘人緊跟著高高舉手。還用說,山民當然有罪,證據確鑿,他們自己親口認罪,還能判沒罪?
第一次可以宣判別人的罪行,陪審團的成員都覺得自己的人生從今天開始徹底與昨天道別。
台下亦是議論紛紛。真的由陪審團定罪?官老爺不能乾綱獨斷了?不能吃完原告吃被告了?要是全大明都能這樣就好了。
………………
“經陪審團商議,裁定倆被告有罪,偷竊宰殺耕牛罪**汙婦女未遂罪罪名成立。下麵我宣判……”
石磊站了起來,陪審團成員也都站了起來。
“《大明律》規定,偷殺耕牛者,杖七十,徙一年半;奸汙婦人未遂者,杖一百,徙三千裏。”
“依據《玖安鎮臨時條例》,沙馬尼果作為主犯,偷殺耕牛罪名成立,判入獄五年;奸汙婦人未遂罪名成立,判入獄十五年。兩罪並罰,判入獄二十年。”
“沙馬拉裏,偷殺耕牛罪名成立,判入獄三年;奸汙婦人未遂罪名成立,判入獄十年。兩罪並罰,判入獄十三年。”
“哼,你們很快就會乖乖的把我們放出來……”尼果趾高氣揚的樣子實在討打。石頭木棍雨點般朝他砸去。
拉裏麵如死灰,戰戰兢兢被士兵押解著回到臨時監獄。
等待他們的將是漫長的牢獄生活和艱辛的勞動改造。
………………
玖安鎮的審判大會在喧鬧中落幕。有人覺得熱鬧,看戲一樣;有人感覺自己受到尊重,幹什麽都渾身有勁,集體凝聚力增強;有人暗暗為玖安鎮擔憂,彝人不是好惹的。
這次審判大會聲勢浩大、公開舉行,朱順明深思熟慮過。
一是播下法治的種子,讓法律成為指導人前進方向的明燈和規範人行為的約束。
二是調動玖安鎮人員的積極性和自豪感,讓他們真真切切把自己當成獨立的一員,而不是什麽勢力或個人的附庸。也就是有著獨立思維的自由民。
三是宣揚玖安鎮的存在。朱順明特意請城步縣城的商家前來,就是要讓他們看到玖安鎮與其他勢力的不同。玖安鎮是講理講法的地方。
四是大張旗鼓的宣判沙馬尼果和沙馬拉裏兩人有罪,讓商人將消息散播,就是為了釣三郎山的土司上鉤。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與其前去剿滅敵人,不如修築好工事,讓敵人來攻打。以逸待勞和翻山越嶺、囂張跋扈和預謀已久,還沒有開戰,勝利的天平已經偏向朱順明。
………………
新奇的玖安鎮審判大會被商人們當成話頭,很快傳聞開來。在隻有造人娛樂的大明,如此新奇有噱頭的事情,自然人人感興趣。
當然,每個人的關心和切入點不同。
商人們看到了玖安鎮強大的商機。玖安鎮現在人口是不多,但玖安鎮人們衣食住行表現出來的消費能力不低。看他們老板行事的勁頭和風格,加上玖安鎮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繁華指日可待。
孫大頭看到的是玖安鎮的人口結構。玖安鎮陽剛之氣太盛。上百壯年男人,隻有三五個成年女人,還都是老板娘。那些男人生理問如何解決?孫大頭十分心動。一筆大生意呀!
孫大頭開的是勾欄。這年頭,勾欄生意也不好做。要是能將勾欄開到玖安鎮,說不定生意會大有好轉。玖安鎮可比死氣沉沉的城步縣城有生機得多。
縣令胡老爺暗自唾罵叫苦:“哪來的愣頭青,為什麽要去招惹山民?山民是好招惹的嗎?完了完了……怎麽想過幾天安穩日子都不行……”
聽說朱順明手底有上百彪悍的家丁,他也不敢去找朱順明的麻煩,隻能燒香拜佛,祈求上天賜予和平。
有冤屈而不得伸報的人聽聞玖安鎮別出心裁的陪審團製度,不由的看到一絲希望。或許他們能給自己伸冤。
沙馬大山得知自己兩個兒子被漢人抓住,還公然宣判關進監牢,頓時氣得跳腳。這是對彝人的公然挑釁。
“兒郎們,漢人又欺壓咱們彝人了。”沙馬大山大聲道:“漢人們占據最好的良田,吃最好的食物,穿綾羅綢緞,睡最美的女人。為什麽?憑什麽?你們甘心嗎?”
“不甘心……搶回來……殺光漢人……”下麵群情激奮。
“我的兩個兒子,彝人的英雄,你們的兄弟,尼果和拉裏,因為給大家吃了牛肉,被漢人給抓起來了。”
“你們忘了兩人的恩德了嗎?你們忘了牛肉的美味了嗎?你們還想吃美味的牛肉和白花花的大米嗎?你們想艸如水的漢人女子嗎?”
“殺光漢人,救出英雄……殺光漢人,搶光美女……”彝人被鼓動得熱血激憤。
漢人朝廷的綏靖政策並沒有平息彝人心中不平等的感覺,反而讓民族矛盾更加激化。
漢人與彝人發生矛盾衝突,朝廷一般會偏向彝人,壓製漢人。漢人會忿忿不平而無可奈何,彝人認為理所當然而洋洋自得。。
長此以往,漢人會視彝人為另類,不願意同他們交往。彝人覺得漢人仇視孤立自己,對漢人的富有更加憤恨。民族矛盾愈演愈烈。
奢安之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到崇禎四年,奢安之亂雖然平息,但民族矛盾並沒有緩和,反倒更加尖銳。
不久後在雲南發生的沙普之亂,就是民族矛盾繼續激化的結果。
朱順明在此時有意識的激化漢人和彝人的矛盾,有如點燃了導火索,本就激情澎湃的民族矛盾頓時爆炸開來。
激憤的彝人四處聯絡,各地苗人、瑤人紛紛響應。很快,山民就拉起了一千多人的青壯年隊伍。
持著長矛彎刀,帶著吹箭盤頭,臉上畫著七彩的裝束,山民隊伍興高采烈的出征。
同軟弱的漢人打仗,能打不贏嗎?一個山民可以對付三個以上的漢人。
聽說關押尼果和拉裏的漢人隊伍隻有一百多人。自己一千多條漢子,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淹死這些漢人軟蛋。
“大山,戰利品如何分配,咱們三個先說好,免得到時候傷了和氣。”說話的是七星坡苗人山寨寨主麻布隆。
苗人在城步縣一帶是人數最多的山民。但苗人習慣居住於山中,對漢人的物質和土地並沒有熱切的需求,同漢人的矛盾也不是特別尖銳。
這次沙馬大山聯絡山民共同攻打漢人,麻布隆是有些猶豫的。
漢人雖然軟弱,但人數實在太多。漢人朝廷雖然壓製漢人,但山民做得太過分時,漢人朝廷出手也是毫不猶豫,趕盡殺絕絲毫不比山民遜色。
奢崇明和安邦彥全家老小被屠戮一空,跟隨他們起事的山民幾乎被殺絕。漢人也是會殺人的。
但聽聞此次出征的對象是一個隻有一兩百人的小勢力,不是攻打漢人縣城,而且這個漢人勢力十分富有,金銀珠寶不計其數時,麻布隆心動了。
苗人十分喜好金銀珠寶。哪家閨女出嫁沒有幾斤首飾,都不好意思出門。
“知道你們苗人喜歡金銀。這樣,繳獲的金銀全都歸你,”沙馬大山笑道:“盤頭,漢人的食物器皿、牲畜全都歸你。漢人的女人你們就不要爭了,全都歸我們彝人。”
盤頭是瑤人頭領盤虎,一個麵相憨厚的中年男人。這次為了山民的團結,派出了五十青壯應景。
沙馬大山壓根沒有提及如果俘獲漢人男子如何分配。麻布隆和盤虎也沒有出聲詢問。在他們心中,漢人男子都是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