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上
字數:1356 加入書籤
文言文《》選自,其古詩原文如下:
【原文】
崔武子見棠薑而美之,遂取之。莊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暱,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門啟而入,枕屍股而哭。興,三踴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注釋】
1晏子:即晏嬰,字平仲,齊國大夫。曆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
2其人:晏子左右的家臣。
3君民者:做君主的人。
4口實:指俸祿。
5昵:親近。
6庸何:即“何”,哪裏。
7興:起立。三踴:跳躍了三下,表示哀痛。
8望:為人所敬仰。
9舍:釋放,寬大處理。
【翻譯】
崔武看見棠家遺孀就喜歡上她,便娶了她。(齊國國王)莊公與她私通。崔武殺了他。
晏子站在崔家的門外。他家的傭人說:“(你打算)死嗎?”(晏子)說:“(國王)隻是我一人的君主嗎,我幹嘛死啊?”說:“走(離開齊國)嗎?”(晏子)說:“我有什麽罪嗎,我為什麽要逃亡?”說:“回家嗎?”(晏子)說:“君主死了回哪呢?君主是民眾的君主,難道是淩駕於民眾之上的君主?君主的職責要主掌國家。君主的臣子,豈是為了俸祿?臣子的職責要保護國家。因此君主為國家社稷死就該隨他死,為國家社稷逃亡就該隨他逃亡。為他自己死為他自己逃亡,不是他的私密昵友,誰去擔這份責啊?況且他人立了君主卻要將他殺死,我怎麽能隨他去死,隨他去逃亡呢?我將回什麽地方啊?”(崔大夫家的)門打開(晏子)進入,(晏子)將(國王的)屍體放在腿上哭,(哭完後)站起來,一再頓足離去。別人(還)說崔先生你一定要殺他(晏子)的。崔先生說:“(他)是民眾指望啊,放了他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