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八二節 春心

字數:3310   加入書籤

A+A-


    第二章八二節

    靜璿自己也不明白想說什麽,支支吾吾起來,靜璿突然又覺得自己今日之事實在是多此一舉,稱讚李易便稱讚了,為什麽又要來說解釋一番了。

    靜璿很有些惶恐,這位從小青燈古佛,心如古井之水

    瀾不興的觀音菩薩座下v尼,覺得自己這段時間來心神似沒有以前在普陀山上那麽寧靜了,偏生這一切發生得隨意自然,連自己都不清楚原因何在。

    師傅定慧師太在自己下山前叮囑:以平常心,行平常事。難道是自己失去了平常心麽?“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觀世音菩薩,信v靜璿真心向你懺悔,請求菩薩原諒信v……”靜璿在心中默默的念著。

    明媚潔淨的清晨裏,一位仙姿杳逸,如夢如幻的少v,正一臉哀婉幽怨的虔誠,那一抹杏ā煙雨般的淒之è,顯得她無比的纖婉清麗,韻致橫流。

    李易本還想打趣靜璿幾句,然見得靜璿如此模樣,打趣的話兒自是說不出口,隻靜靜的立在一旁,陪著靜璿。

    東林寺的和尚開始做早課了,遙遙的傳來梵音佛咒,縈縈繞繞,漸漸的散漫開來,又向著遠處散漫而去,靜璿似被驚醒,驀的回過神來,卻見得李易還在一旁守候著自己。

    靜璿心中的暖意一閃而過,麵è複又顯得莊嚴聖潔,就如當初李易初見靜璿的模樣,靜璿淡淡道:“南無阿彌陀佛,今日卻是貧尼唐突了,還望李道友勿要放在心上,貧尼就此別過李道友。”

    說罷,靜璿向李易施了一禮,輕飄飄的離身而去。

    ………………

    靜璿玩的是哪一出?既不像與自己告別,也不是來與自己談佛。望著靜璿的纖細窈窕的身影冉冉消失在石徑盡頭,李易覺得自己有點石化了。

    “還發什麽呆,人家都已經走了,要不小道士你追上去。”一聲嬌嗔將李易拉回了現實中,蘇媚抱著小白的身影浮現在李易眼前。

    “呃……靜璿這是怎麽了,感覺有些怪怪的。”李易著下巴不解道。

    “這有什麽怪怪的,依我看,這小尼姑八成是動心了,也不知小道士你有什麽好,連小尼姑都給勾搭上了。”蘇媚彷佛在自言自語,又彷佛在發著牢ā。

    “什麽?動心?勾搭?媚兒,飯可以à吃,話可不要à說,這是壞人名節的事情呢?”李易嚇了一大跳,道:“小道倒無所謂,頂多回去被師傅責罰一番。人家靜璿是普陀山觀音禪院的得意弟,早將此生獻給了佛祖如來的。”

    不是李易身在局中,而是此事太不可思議,靜璿這麽一位三句話不離南無阿彌陀佛的人突然說她動了心,能不讓人震驚嗎?再說修真界還俗的和尚不少,還俗的尼姑還真少見。

    “本來就是嘛”見得李易這麽數落自己,蘇媚一瞪眼,雙手叉腰一副刁橫野蠻的樣,道:“大清早的叫住你,就為了說那麽件事情,不是找借口和你親近麽……”

    李易大怒,一聲冷哼,狠狠的朝著蘇媚回瞪過去。

    蘇媚自己說漏了嘴,這會兒見得李易生氣也有些心裏發麻,低下頭去口中嘀嘀咕咕道:“我也不是故意偷聽你們談話的,是小白叫我一起來的。”

    沒料到懷中的小白很不配合,“嗚嗚”的叫了兩句,顯然是為自己辯解,蘇媚臉一紅,拍著小白腦袋斥道:“臭小白,你少說兩句又沒人當你是啞巴,本姑娘以後再也不理你了。”

    小白挨了揍,頓時耷拉著腦袋,眼神中無比的委屈。蘇媚見得小白的樣,“噗嗤”一聲就笑出來。

    蘇媚那一臉笑容,就如海棠ā兒突然的綻放在光裏,李易雖與蘇媚相處日久,可還是覺得有些難以抵抗,但想著蘇媚的“過錯”,覺得此風不可長,於是咳嗽一聲,又板起了臉兒。

    “好啦好啦,這次就算本姑娘不對,哼,大不了下次你和人說話,本姑娘跑得遠遠的。”李易還未說話,蘇媚已經先開口了,道:“小道士別又在裝老氣橫秋,難看死了。”

    ………………

    李易攜著蘇媚小白,離了南昌城,繼續望那東海青丘山而去。如今離蘇媚度天劫的日愈來愈近,而兩人又想著這一路上事故不斷,在衡陽城與南昌城中都耽擱了不少時日,因此李易蘇媚吸取了教訓,比先前來時要顯得低調多了,隻默默無聞的趕路。

    這一日,兩人正走在信州境內,蘇媚突然指著前方遠處對李易道:“小道士你看,那座山長得好生奇怪?”

    李易抬眼望去,隻見一座大山巍峨屹立在天地之間,顯得分外的雄偉峻拔,大山自山腰處彷佛刀削斧砍般,一分為三峰,蒼蒼茫茫俯首瞰視世間眾生。在陽光的晃耀下,三峰如披了一層流光霞彩的外衣,幻化出三位長者的模樣,依稀便似道教的三位聖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李易讚歎不已,道:“大自然的造化果然鬼斧神工,我輩修真者縱然窮盡一生苦苦尋道,在大自然麵前,亦不過是滄海一粟,渺小若蟻……”

    “在那盤古大神左臂所化的南嶽衡山麵前也沒見你有這麽多感概”蘇媚翻了一個白眼,打斷了李易繼續發表自己的人生觀,宇宙觀,道:“小道士,此山如此雄奇,連三清都來齊了,想來在你等道教定是有名的天福地了。”

    “道教十大天、三十六小天、七十二福地中,位於信州的隻有那第十五小天鬼穀山貴玄司真天,與那第三十三福地靈山,可是那鬼穀天與靈山皆不在此處。”李易想了想,帶著幾分詫異道:“媚兒不說,小道還沒想起,觀此山也是靈氣十足,不亞於世間名山大川,為何在天福地裏沒有排上號,難道說此山從來沒有仙人居住過?”

    相傳封神大戰中,因為死者太多,天庭的神位都排不下了,於是y皇大帝便將地界的一些名山大川封給那些沒有神位者居住,有好事者編了一本《道跡經》,專é記載了那些名山大川,便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道教十大天、三十六小天、七十二福地。

    ………………

    今日帶兒去打預防針,耽誤了點時間,再者過渡章節,寫得很沒有感覺啊,實在抱歉。感謝小悟空道友的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