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鮑信中伏
字數:3848 加入書籤
陶謙軍可以交給趙將軍的騎兵來對付,陶謙手下無大將,戰力不強,再加他要守衛城池,所以我料定他不敢輕易出兵,即使他帶兵出戰兵力最多在五千左右,以趙將軍麾下騎兵之能足以對付。小說戲誌才自信道。
好,一切按誌才所說去做,李元下令道,管亥,周倉,陳登你們三人帶領六千兵馬在即丘附近埋伏,布置硫磺,幹草等易燃之物,待張超軍達到後將其引誘縱火地點再放火。
末將領命管亥,周倉和陳登三人領命而去,之所以讓陳登和他們一起去皆因管亥與周倉皆是粗心之人,布置可能不夠周密,所以讓陳登前去輔助。
華雄,戲誌才,我命你二人帶領四千兵馬前往臨沂附近山埋伏,待鮑信軍到來切斷其退路將其擊潰。李元又吩咐道。
末將得令華雄與戲誌才領命而去。
師弟,達,我令你們守衛本營,如若發現陶謙派兵出城夾擊我軍,你即帶領騎兵牽製,無須與陶謙軍馬正麵交鋒,隻需側麵騷擾即可。
末將知道趙雲和李通下去布置。
安排好一切後,李元又讓人快馬趕回下邳,讓陳到帶兵攻打廣陵,此時張超帶兵營救陶謙,廣陵郡必定防守空虛,正好給了陳到偷襲的機會,如若運氣好還真能拿下廣陵,讓張超有家回不得。
最後李元帶領剩餘的九千兵馬和許諸一千虎衛營士兵前往東武,靜待北海孔融兵馬到來。
自從接到陶謙的求救信後,鮑信便連夜帶領一萬大軍趕往琅琊。
則,你說李元為何要攻打徐州鮑信原來不打算出兵救援,是在於禁勸說之下他才同意,於禁是他最為信賴的手下,有很多事情他都會和於禁商量後再做決定。
主公,相信你當日也在虎牢關見識過李元的厲害,無論是謀略,統兵還是武藝他均是當世一流,有如此能耐之人又怎麽可能甘於人下,依我所看李元有稱霸天下之心,徐州不過是第一步而已。於禁當初在虎牢關見識過李元的威風,對他佩服不已。
則所言甚是,既然李元如此厲害,我等出兵豈不是自找麻煩鮑信不解道。
我等出兵實屬無奈,濟北鄰近琅琊,李元攻下徐州後必定繼續北,到時不僅濟北,恐怕連北海也會落入他手,與其讓他逐一擊破還不如趁此機會與陶謙聯合抗衡李元大軍,我相信陶謙不隻向我軍求援,還應當邀請其他諸侯聯手。
於禁仔細地分析道,作為曆史有名的曹魏名將,他的智謀不一般謀士差。
於禁乃是三國裏曹魏五子良將之一,久經善戰,追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過無數的汗馬功勞,雖然在武藝方麵是五子良將最差的,但善於帶兵打仗。
在官渡之戰於禁與樂進率大軍五千渡河攻取獲嘉縣,總共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招降袁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為曹操擊敗袁紹立下極大的功勞。
於禁一生帶兵打仗鮮有敗績,唯一的一次失敗便是敗於關羽手,被關羽生擒活捉關押在荊州江陵,呂蒙攻破荊州後方才獲救。
李元雖強,但我沒想到陶謙竟然如此無用,半個月不到便被李元拿下下邳,小沛還有無數縣城,幾乎控製大半個徐州,依我看如若沒有外援恐怕不用一個月連琅琊和廣陵都保不住。鮑信有些不屑道。
陶謙手下無強兵猛將,雖有聞陳珪之才,但陣打仗依靠的是勇武和兵法,李元手下猛將如雲,先不說他能夠對敵天下無雙的呂布,他麾下的黃忠,趙雲和許諸皆是當世虎將,誰都不好對付,陶謙本事再大也難敵李元兵鋒。在於禁看來並不是陶謙無能,而是李元實在太強。
鮑信和於禁邊走邊說,突然,於禁停下腳步,鮑信不禁問道:則,為何停下
於禁皺了皺眉頭,此地地勢險要,兩邊皆是山峰,隻有一條窄道能夠走,如若敵軍在兩邊埋伏兵馬,我軍恐怕會全軍覆沒。
則是否太過小心了,我們前來救援陶謙,此時李元正帶兵攻打琅琊,哪有可能在這裏埋伏兵馬。鮑信有些不以為然。
於禁沒有回話,他抬頭看向山,隻見山密密麻麻擺滿了石頭,看不出有異常之處,但他總是覺得不對勁,心裏感到一陣不安。
則莫要疑神疑鬼了,我們繼續路吧。鮑信下令繼續前進。
大軍又走了一裏路,於禁又一次下令停下來,鮑信有些不滿道:則,你又幹嘛
不對勁你看看麵那些石頭布置,雖然看去毫無規律,但山怎麽可能會有這麽多石頭,特別是在這個位置,很明顯是有人故意擺在那裏於禁越看越不對勁,連忙下令道,大軍迅速後撤
話剛說完,山石突然響起一陣驚雷之聲,眾人不禁抬頭看去,原來是一塊巨石從山沿著山坡不斷滾下來,滾動的聲勢太過浩大,連大地也為之顫抖。
快都給我往後退鮑信大吼道,大軍當即向後退去,沒人願意被這塊巨石砸。
奈何人的速度遠遠不巨石下落的速度,沒一會巨石便完全落下,將鮑信軍馬一分為二,其一小部分人運氣實在太差,被巨石直接壓死,當場壓成肉碎。
眾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又一塊巨石從山落下,落在鮑信大軍前麵,將鮑信軍的去路徹底截斷,鮑信的一萬大軍有七千人被困在兩塊巨石之間,想要逃跑難登天,隻有三千大軍成功逃過此劫。
哈哈哈哈,鮑信,既然來了別走了,把兵馬都留下來。戲誌才的身影出現在山,隨著他出現,山兩邊現出無數的士兵,呐喊聲此起彼伏,讓人數不清到底有多少人。
你乃何人,為何攔我去路。鮑信朝著麵大喊道。
我乃虎賁郎將李將軍麾下軍師戲誌才,領李將軍之命來此埋伏。戲誌才看了一眼下麵,他本想讓鮑信全軍覆沒,但帶頭那將領實在謹慎,所以剛才還沒等鮑信軍完全進入埋伏圈讓士兵推下巨石,以免讓敵軍逃跑。
於禁走出來說道:我家主公與李將軍曾經在虎牢關一起攻打董卓,今日為何要埋伏我軍,李將軍是不是誤會了
哈哈哈哈,說話是何人,報名來。戲誌才看了一眼說話之人,心想那人是個將才,剛才是他識穿了自己的埋伏。
我乃濟北太守鮑信麾下將領於禁,字則。於禁報自己姓名。
於禁,你莫要為鮑信狡辯,我家主公攻打徐州,然陶謙不敵,故邀你等前來協助,這些事情我知道得一清二楚,莫想欺我。戲誌才淡然道。
你等皆是誤會,我隻不過前來拜訪陶謙,根本沒想到徐州有戰事,如若知道我哪敢去徐州。
於禁繼續自己找理由,同時不斷打量周圍,希望能夠找到退路,但前路和後路均已被封死,根本無路可退,唯一的辦法是爬山,但山勢極高,想要前豈是那麽容易,再加敵軍在此埋伏,又怎麽可能容你輕易山。
實在好笑,如若前去拜訪陶謙又豈會帶著一萬大軍,此等理由你也能夠說得出口,著實荒謬,華雄,下令放箭戲誌才不繼續廢話,讓華雄帶領大軍放箭
vwhtlbook4141847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