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徐盛去向

字數:3040   加入書籤

A+A-


    三天後,李元帶許諸等人從下邳出發,此行路途遙遠,一來一回需要四個月,他將下邳所有事務都交給戲誌才和賈詡處理,安排好一切後便出發。品書網

    在李元離開下邳數日後,徐盛來到了下邳,他來下邳隻為一個目的,是重新投入孫家門下,為孫權效力。

    當日徐盛在武陵敗於太史慈手,讓他深感自己的不足之處,孫策敗亡後他被李元釋放,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而是找了個安靜之處,每日聞雞起舞,勤練武藝,堅持了一年多後他始終覺得內心空空蕩蕩,習慣了在戰場廝殺他無法適應平庸的生活,絕大部分武將都會這樣,所以徐盛來到下邳打算再次為孫家效力。

    說巧也真是巧,徐盛剛來到孫家府邸前恰好遇到韓當出門。在江東諸將徐盛與韓當的關係較好,當初還被周瑜安排一起鎮守武陵,要不是有太史慈的勇猛和陳宮的智謀,換成其他人還真的沒那麽容易擊敗徐盛與韓當的聯手。

    “向你怎麽來了?!”徐盛的突然出現讓韓當嚇了一跳,他已經一年多沒有見過徐盛,沒想到還能再次見麵。

    “韓老將軍,我是想來……”徐盛正想說明來意,但是韓當阻止了他。

    “噓,先別說話,跟我來。”韓當讓徐盛先別說話,然後將他帶走。

    二人來到一家茶館,要了一個包廂,韓當不想別人察覺到徐盛。徐盛也發現韓當的小心翼翼,說道:“韓老將軍,是不是李元的監視十分嚴密,所以我們才要如此小心?”

    韓當知道徐盛誤解了,他這樣做可不是因為李元監視嚴密,其實李元對他們有監視,但也不是很嚴密,至少從來沒有限製他們的自由,當然,唯一限製他們的隻有不能離開下邳。

    韓當搖頭道:“非也,說實在的在下邳過得還是蠻自在的,李元也沒有為難我們,我之所以這麽小心翼翼不是因為李元,而是因為家主。”

    “家主?難道是主公之弟孫權?!”雖然孫策已死,但徐盛還是習慣性稱呼孫策為主公,並且已經聽說孫權繼承了孫策之位,成為孫家一家之主。

    “沒錯,正是孫權,他繼承了家主之位。”

    “可是為什麽要對他此小心?”徐盛不解道。

    “唉,你有所不知,現在的孫家已經不是伯符那時候的孫家了。”韓當歎息道,為自己倒了一杯香茗,茶水很燙,水蒸氣不斷往飄,給他的臉頰平添了幾分神秘。

    “有何不同,還請韓老將軍告知,我此次前來正是想再次為孫家效力,這一年來我一直勤練武藝,苦讀兵書,期望有朝一日孫家能夠重整旗鼓複仇李元。”徐盛是帶著投誠之心而來,但是現在的孫家仿佛已經變了。

    “向,真是抱歉了,現在的孫家會讓你失望,你是個有本事的年輕人,孫家不再值得你為其效力,我奉勸你還是另找明主吧。”韓當知道徐盛的潛能,要是讓徐盛留在孫家隻會白白耽誤他的前途。

    “韓老將軍,你先告訴我孫家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否則我不會輕易離去。”徐盛不甘心地看著韓當。

    “不怕跟你說,家主孫權與公瑾產生了極大的矛盾,這個矛盾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而產生,在一年多之前出現了,家主與公瑾雖說不勢同水火,但現在孫家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凡是與公瑾關係好的人都得不到重用,子敬,幼平和子烈皆是如此。”韓當簡略地說明孫家現在的情況。

    “竟然有這種事,周將軍他可是我們江東的功臣良將,為什麽家主會與他產生矛盾,會不會是李元的離間計?”徐盛不太相信這個事實,並且第一時間想到是李元的離間計,一年的苦讀讓他的眼界和意識又有了不少的提升。

    “孫家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或許少不了李元的陰謀詭計,但也不全是李元的錯,家主是個極度多疑的人,並且城府頗深,公瑾又功高蓋主,江東諸將都服氣他,所以家主才會對他極為忌憚,然後逐漸產生矛盾,淪落到今日無法化解的地步。”

    雖然韓當不是聰明之人,並且做事有點魯莽,但已經活到一定的年紀,所看人看事都非常準,再加他與繼承家主之位的孫權接觸了一年多,已經很了解孫權的性格。

    “想不到主公之弟會是這樣的人,以前還真看不出來。”徐盛以往也接觸過孫權,在他看來孫權是個彬彬有禮,非常有才華的讀書人,沒想到繼承家主之位後竟然性情大變。

    “以往你與你公瑾關係好,家主也同樣知道,所以要是你再回來孫家恐怕很難得到他的信任,因此我勸你不要回來。”韓當感覺得到孫家已經日薄西山,再也無法重回昔日的輝煌,大敵李元還沒有解決,自己內部先亂起來,要是孫策知道了一定會氣得活過來吧。

    徐盛十分失望,說道:“我本以為有機會大展拳腳,沒想到會是這種局麵,數月前我聽說公奕已經投靠甘寧,現在在襄陽為甘寧效力。”

    “公奕也是員猛將,武藝不凡,能夠被甘寧重用是他的福氣。”韓當不僅沒有因為蔣欽投靠敵人生氣,反而還為蔣欽感到高興。

    “韓老將軍,難道你不為蔣欽的投敵感到氣憤嗎,想當初他不過一屆水賊,得到主公的信任才有機會出仕,如今為了榮華富貴投靠甘寧,真是忘恩負義之徒。”徐盛為蔣欽的表現感到不恥。

    “你無須責怪公奕,你們都還年輕,還有大好前途,雖然李元曾經是敵人,但他也是個雄主,為他效力你們還有機會當個開國功臣,要是一味倔強地留在孫家最終隻能碌碌無為。”

    韓當年紀大了,所以很多事情都看開了,特別是留在下邳的這一年感受到李元治下的繁榮和百姓的和睦,讓他真正意識到李元是一個有為之主,甚至要孫策做得好得多,要是孫權與周瑜之間沒有產生矛盾他都不會這樣想,但孫權的表現讓他大失所望,所以現在他已經不敢奢望孫家能夠重新崛起,反而想看到李元一統天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