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魯肅獻計

字數:3315   加入書籤

A+A-


    “公瑾,要是你不走我走了又有何意思,而且我預料幼平與子烈也不會輕易離開你。!”魯肅為周瑜的處境感到悲哀。

    “子敬,你乃是我好友,我又怎麽忍心看著你落入李元之手。”周瑜堅決讓魯肅離開。

    魯肅思慮一會,想到一個辦法,說道:“我尚有一計,雖然不能勸說孫權放棄出兵,但還能夠保全孫家的血脈,以免孫權失敗後導致孫家後繼無人,要是這一條計策成功你是否願意離開下邳?”

    “是什麽計謀,子敬快說。”周瑜焦急道。

    “你先答應我,如果我這條計謀能夠成功保全孫家你要隨我一起離開下邳。”魯肅嚴肅道。

    “你口所說的保全孫家包括孫權嗎?”

    “不包括。”魯肅毫不隱瞞。

    周瑜沉思良久,最終點頭答應:“好,我答應你,要是你的計謀成功我便隨你一起離開下邳。”

    魯肅這才緩緩說道:“我所說之計其實非常簡單,眾所周知,家主是個非常孝順的人,誰的話他都可以不聽,但是其母親之話他一定會聽。”

    周瑜也是聰明之人,他立即反應過來,說道:“難道要從吳國太入手?”

    “沒錯,吳國太雖然不是家主的親生母親,但家主親生母親臨死前曾經叮囑家主對待吳國太要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所以家主一直以來都非常聽吳國太的話,公瑾可以向吳國太說明當前局勢之危險,讓其攜帶家眷逃出下邳,吳國太是明白事理之人,一定會聽公瑾之話,到時候家主即使想阻止也阻攔不了,因為相對於霸占下邳,吳國太肯定更偏向於保存孫家。”魯肅胸有成竹道。

    周瑜聽完後有些猶豫,魯肅不禁說道:“此計成功的機會很大,你還猶豫什麽?”

    “唉,子敬此計雖妙,但要是我這樣做一定會讓家主更加痛恨於我。”周瑜擔憂的是他與孫權之間的關係會繼續惡化。

    “公瑾此言差矣,如今你與家主之間的矛盾已經不能再差了,說句大不敬的話,家主這一次行動能否活著回來也是個問題。”

    魯肅現在對孫權沒什麽好感,其實他原本與孫權的關係還算不錯,但自從孫權懷疑他與周瑜後,他們之間的關係便急轉直下,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他不像周瑜那樣對孫家忠心耿耿,他現在對孫家沒有太多的忠誠。

    “好吧,依你所說之計行事。”周瑜最終還是點頭同意。

    周瑜在麵對外敵的時候總是計謀百出,沒有難得住他的事情,但是麵對內部矛盾之時總會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最正確的選擇,這是所謂的對外內行,對內外行,不過好在魯肅彌補了他這個缺陷。

    魯肅是“曆史”吳國四大都督之一,吳國的四大都督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但魯肅在某些曆史獻裏被描述成一個沒有什麽能力的老實人,其實是不正確的,要是魯肅毫無能力又怎麽可能成為四大都督之一。

    在“曆史”周瑜死後孫吳軍缺乏頂梁柱,孫權聽從周瑜遺言任用魯肅為都督,魯肅的表現很快獲得孫權的信任,並得到重用。

    因為事情緊急,孫權明天要行動,所以周瑜與魯肅商量完後便立即前去找吳國太。

    吳國太基本不會參與政事,自孫策死後他便將一切事務都交由孫權下決策,可以說十分信賴孫權,而孫權也對她敬愛有加。

    此時吳國太正在房內休息,他的房間被安排在府邸最後麵的位置,平常除了孫家子弟外,其他人都不會來這個地方。

    “老夫人,門外周瑜有事求見。”一奴婢向吳國太鞠躬說道。

    “周瑜?他怎麽會來找我?”吳國太有些疑惑。

    “老夫人是否要見他?”

    “讓他進來吧。”吳國太知道周瑜曾經得到孫策重用,與孫策的情誼伸手,但她也聽說周瑜與孫權之間的矛盾,不過無論怎樣周瑜也為孫家立下了不少功勞,所以她還是十分重視周瑜。

    周瑜走了進來,對吳國太行禮道:“屬下周瑜拜見老夫人。”

    “免禮,周瑜,你找我有何要事?”吳國太很少見外人,要不是因為周瑜身份特殊她也不會見。

    “啟稟老夫人,你老可否知道家主準備動兵之事?”周瑜問道。

    吳國太搖了搖頭,回答道:“我向來不問政事,一切都交由權兒處理,你所說之事我並不清楚。”

    於是周瑜將孫權要劫持李元家人,控製下邳兵馬之事告訴吳國太。

    吳國太聽完後沒有太大的反應,淡定道:“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如果我們能夠控製下邳兵馬,那複興孫家便是指日可待之事,有什麽不妥的?”

    這個時代的女人都是不參與政事的,並且多數沒讀過書,這是所謂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周瑜隻能耐心解釋道:“老夫人,家主此計雖妙,但是成功的機會可能不大,要知道李元在下邳有數萬兵馬,又有戲誌才和趙雲此等人物親自坐鎮,所以此次出擊十分危險,如若事成那自然是皆大歡喜,但失敗了恐怕會導致孫家萬劫不複。”

    吳國太雖然懂的不多,但是覺得周瑜說的有道理,並且也有聽說過戲誌才和趙雲的厲害,最為重要的是她擔心的是孫家的安危,自從敗給李元後她並沒有多期待孫家能夠重返輝煌,更加看重的是保留孫家的血脈。

    周瑜看到吳國太臉的猶豫之色,繼續說道:“再者,李元雖然擊敗了我們,但是他對我們孫家沒有痛下殺手,算是放了我們一馬,要是我們現在又劫持他的家眷,恐怕會遭到天下人痛罵,讓孫家落下一個不好的名聲。”

    吳國太聽到會有辱孫家名聲,終於動心,說道:“要是此次行動如此危險,那我們還是別出手了,周瑜,由你去勸說權兒吧。”吳國太把這個任務交給周瑜。

    周瑜苦笑道:“老夫人,家主性格剛毅,誰勸說都不管用,唯獨老夫人你親自開口他才會聽,所以這一次還得老夫人親自出馬,這樣才能保全孫家。”(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