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孔明妙計

字數:2965   加入書籤

A+A-


    其他人都不知道鍾繇為何要如此客氣,畢竟現在諸葛亮還需要他們幫助,不過他們見到鍾繇製止鍾進發火,知道鍾繇十分看重諸葛亮,所以都舉杯祝賀。

    諸葛亮看此微微一笑,舉起酒杯道:“此次結盟我們必定能夠擊敗馬騰和李元,喝!”說完便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眾人一起大喝起來。

    酒過三巡,諸葛亮問道:“鍾太守,你剛才說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和我說,不知道是什麽事?”

    鍾繇放下手中酒杯,說道:“不滿孔明先生,我主公已經下了決意,在與劉皇叔結盟後便立即出兵對付李元!”

    “立即出兵對付李元?!”諸葛亮右手情不自禁地顫抖了一下,杯中的酒也跟著曬了出來,“為何要立即對付李元,曹將軍剛一統河北不久,難道不應該先休養生息嗎,現在就出兵會不會太著急了?”

    “我也是這麽認為的,然主公還有他最信任的軍師郭嘉都認為此時出兵最好,因為近來從江東傳來消息,說周瑜已經平定了山越,並且還實行同化山越的計策,沒有了山越的牽製,李元再無後顧之憂,主公擔心再等幾年山越會徹底效忠李元,所以認為此時出兵是最好的。”鍾繇把曹操的想法說出來。

    “同化山越人……”諸葛亮口中不斷重複這幾個字,“李元的眼光真是獨到,雖然同化山越人需要漫長的時間,但要比一味壓製山越要好,說不定再過多兩年他就能利用山越人組建一支厲害的軍隊,難怪曹將軍會如此忌憚。”

    山越人都比漢人長得高大,力氣更強,如若經過嚴格訓練絕能夠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孔明先生也認為同化山越人是一條良策嗎?”鍾繇倒是覺得同化山越根本不可能實現,因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想要漢人百姓接受山越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山越時常劫掠漢人,要是處理不好還有可能再次引發山越與漢人的矛盾。

    “從短期來說的確不是什麽好計策,但從長遠來說確實是一條良策。”

    “孔明先生,近期內我們就要對李元動兵了,希望你們能夠配合我們出兵一起對付李元。”曹操給了鍾繇密信,讓其說服劉備配合出兵攻打李元。

    “這個是當然的,不過我們真正的作用是牽製馬騰的兵力,一旦曹將軍南下,馬騰勢必從西涼出兵攻打長安,要是潼關被破,他的西涼鐵騎就能直入中原,曹將軍很難再抵擋他。”諸葛亮自是知道他們的任務是什麽,曹操與李元是勢均力敵的對手,劉備與他們相比差了不少,所以不可能在正麵與李元抗衡,隻能牽製馬騰的兵力。

    “我家主公也是這樣說的,隻要劉皇叔能夠確保長安的安全,我等就有足夠的信心可以戰勝李元。”鍾繇自信道。

    “馬騰交給我們,李元就交給你們了,不知道曹將軍會在什麽時候開始動兵?”諸葛亮看到鍾繇這麽自信,他也不多說什麽,雖然他認為曹操與李元之間的勝負都是五五開。

    “秋季一到,便是出兵之時!”鍾繇與諸葛亮約定出兵日期,“還有兩個月就要進入秋季,孔明先生的兵馬可以暫時駐紮在長安郊外,糧草方麵我們可以提供,但是你們要協助防守長安,不知道你意為如何?”

    諸葛亮搖頭道:“不,我們不在長安郊外駐紮。”

    “不在長安郊外,難道你們還要回成都?可是回去的路已經被張魯切斷,你們不攻下陽平關是不可能回去的。”鍾繇心想要是你能回去早回去了,還犯得著來長安找我。

    “鍾太守,張魯現在已經變成了我們的敵人,所以我們必須要攻打漢中,否則李元就能從上庸出兵直抵漢中,通過陽平關一路殺入成都,也有可能攻打長安,隻要長安一破馬騰的兵馬就能與李元大軍合並一起,到時候無論對你們還是對我們來說都不是好事,所以漢中必須拿下。”諸葛亮深知漢中的重要性,所以即使再困難也需要擊敗張魯,否則以現在的形勢張魯很有可能會與李元結盟,這絕對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孔明先生言之有理,但現在張魯已經有所防範,僅憑你們很難攻下漢中。”鍾繇也知道漢中的重要性,但是漢中有一萬多兵力,諸葛亮現在隻有不到兩萬兵馬,又怎麽可能輕易拿下漢中,更何況漢中是易守難攻之地,想要正麵攻下漢中至少得七八萬大軍才行。

    “想要正麵攻下漢中那當然不可能,但是我心中已有一個妙計可以輕易拿下漢中。”諸葛亮胸有成竹道。

    “什麽妙計,還請先生指教。”鍾繇有些好奇。諸葛亮沒有回答,雙眼看了看四周,很明顯,他不完全信任在場的人,以免泄露風聲。

    “你們先退下去,我與孔明先生有要事商量。”鍾繇讓其他人出去,他與諸葛亮獨自商議。諸葛亮看到眾人退出去後,他才壓低聲音道:“我這條計策還需要鍾太守幫忙方能實現。”

    “如若有用到我的地方盡管說,我鍾繇必定鼎力相助。”

    “有鍾太守幫忙這事就好辦了,在不久之後,我軍與你軍結盟的消息一定會傳遍各地,張魯得知此事後一定十分害怕,因為我們的勢力與他緊鄰,他很可能會認為我們會再次出兵攻打漢中,到時候我們就從長安出兵假裝要攻打漢中,張魯看到我們勢大他一定會想法設法尋找李元幫忙,讓李元派遣兵馬過來協助,到時候鍾太守可以事先在路上埋伏士兵……”

    諸葛亮還沒有說完,鍾繇便插嘴道:“是不是讓我在半路埋伏李元的兵馬?”

    如果真這樣做這絕對是一條妙計,但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非也非也,我們並非要埋伏李元的軍隊,而是埋伏我們自己的軍隊。”

    “埋伏自己的軍隊?難道我們還可以自己人打自己人?”鍾繇聽得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諸葛亮在說什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