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關鍵一點
字數:2913 加入書籤
“也是說,隻要我們分兵駐守譙,琅琊和小沛這三個地方能阻擋曹操的兵馬深入。 ”李元看了看桌的沙盤,曹操最有可能的進攻路線是從這三個地方開入手。
戲誌才點頭道:“主公說的不錯,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別處,曹操也很有可能從洛陽派兵突襲許縣,然後乘機攻打汝南或者宛城,對我們實行包圍,所以這些地方不能忽視。”
“公瑾,仲君,你們是否還有別的看法?”正所謂集思廣益,李元又詢問周瑜和司馬懿的意見。
周瑜用手指了指漢說道:“主公,我們還要預防劉備,不要忘了此時諸葛亮正在攻打漢,如果漢被諸葛亮拿下,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威脅,要是庸守不住會威脅到襄陽,曹操負責攻打豫州和徐州,劉備負責牽製荊州兵馬,讓甘寧將軍不敢增援我們。”
李元緊皺眉頭,感覺要同時對付劉備和曹操有點吃力,更何況現在曹操的實力已經與他不相下。
司馬懿為李元解憂道:“主公不要擔心,別忘了我們也有一個實力強大的盟友,那是西涼馬騰,要是說服馬騰出兵攻打長安,曹操勢必要分兵防守,或許劉備也會幫曹操的忙。”
“誰能幫我分憂去西涼一趟?”李元環視眾人,如今形勢危急他已經不可能親自走一趟。
“主公,我願親自去一趟。”司馬懿抱拳道。賈詡與戲誌才雙目情不自禁地看向司馬懿,不知道為何,他們心依然無法完全相信這個人。
李元猶豫了一下,雖然司馬懿已經向他表明忠心,但他還沒有明確司馬懿是否真的已經完全效忠於他,此次出使西涼事關重大,要是司馬懿離開下邳沒有去西涼反倒是回曹操那裏,這絕對會影響到整個局勢,沒有馬騰的幫忙李元獲勝的機會非常小。
“咳咳。”戲誌才輕咳一聲,示意李元對司馬懿這麽猶豫可不好。
“好,讓仲君替我走一趟,此次出行務必迅速小心。”李元點頭道,讓司馬懿親自前往。
“是主公!”司馬懿說完便立即動身,不耽誤時間。
“主公,如今麵對敵人的大舉進攻,我們需要將大軍集到譙,小沛和琅琊三地,”戲誌才想了想,補充道,“還有許縣也要多加注意,以防曹操從洛陽出兵偷襲。”
“誌才,我軍集結四州之力能夠動用多少兵馬?”李元對自己有多少軍力竟然不是很了解。
“我軍總兵力已達三十四萬,可用兵力預估在三十萬以。”戲誌才對軍兵馬了如指掌,不過要對付曹操也不可能全部士兵一起出動,必定會留下一些士兵鎮守城池。
“什麽,我軍竟然已經有這麽多士兵了?”李元反而被嚇了一跳,他完全沒想到自己麾下已經有這麽多兵馬,想當初在汝南起兵連一萬人馬都不夠,如今一晃數十載,他麾下士兵已達數十萬,這在當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要是他當時有這麽多兵力,攻打董卓不用召集天下諸侯,不過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戲誌才頭留下三條黑線,心想你都已經平定四州,有這麽多兵馬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用得著這麽驚訝嗎,更何況這些兵馬都是你的。當然,戲誌才可不會將這些話說出來。
“好,我們抽調荊州和揚州的兵馬增援豫州和徐州,勢必要阻擋曹操大軍的去路,絕對不能讓他成功。”李元下令道。周瑜的眼睛一直盯著漢不動,李元問道:“公瑾是否另有想法?”
“主公,末將認為此戰最關鍵的地方不是豫州也不是徐州,而是在此地。”周瑜用手指了指漢。
“公瑾為何這樣說?”李元不解道,心想漢又不是他的地盤,即使拿下也無法阻擋曹操大軍的攻勢,所以漢對他來說應該不是十分重要才對。
“我軍與曹操其實是勢均力敵,我們可以用的兵馬有三十多萬,曹操的兵力也絕對不會少於這個數目,所以這一場絕對是一場持久戰,真正能夠影響到這場戰爭的不是我們雙方,而是馬騰與劉備,曹操與我軍的兵力都互相牽製,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決出勝負,如若突然衝出一支能夠影響局勢的大軍,那絕對是馬騰與劉備。”周瑜的想法更加全麵,他的這一翻話讓戲誌才陷入深思。
“公瑾繼續說。”李元也低頭沉思。
“諸位請看,漢位於曹操,馬騰和劉備三方勢力的交接處,東北方是長安,西北是西涼,南麵則是益州,是唯一一個可以直通西涼,長安和成都的地方,誰占據了漢占據了地利,如若我軍占據了漢可以出兵幫助馬騰攻打長安,隻要馬騰大軍可以通過潼關,西涼鐵騎能夠踏平曹操大軍,所以主公想要獲得馬騰的幫助,最關鍵的依然是取得漢之地,否則即使馬騰答應出兵,但曹操也不會讓他輕易通過長安和潼關。”周瑜一言驚醒夢人,眾人都聽得連連點頭。
“反過來看,要是曹操占據了漢,我軍無法出兵幫助馬騰攻打長安,劉備更能通過漢攻打庸,以達到牽製我軍兵力的目的,所以奪取漢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周瑜非常肯定道。
戲誌才雖然早已知道周瑜的能力,但是聽到周瑜分析後他更加佩服,即使是他也沒有想到漢竟然這麽重要。一旁的賈詡微微點頭,認同周瑜的看法。
李元暗慶幸周瑜已經歸順他,要是現在周瑜是曹操的人,那他一定會陷入極大的麻煩,以曹操的實力加周瑜的統軍,那是他的噩夢。
“公瑾說的不錯,漢至關重要,一個多月前我已經派程普前去漢增援,但如今曹操準備南下,看來劉備對漢也是勢在必得,僅靠程普一人是不夠的,必須分兵派人前去才行,諸位認為派誰去最為合適?”李元征求眾人的意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