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遙遠的傳說:一0二、爭鬥

字數:2763   加入書籤

A+A-




    那惹事的漢子糾集了一夥潑皮,為首的是個胖大和尚,頭皮刮得鐵青,胡子卻留了個滿腮。這胖大和尚一看就是有些力量的,氣沉丹田,雙目灼灼,手裏還拄著一對日月鏟。聞一鳴抱拳向對方打話:“我們幾個初來貴寶地,並未存心招惹誰。是這位兄弟先取笑我等,我家小兄弟性燥,隻回了兩句話。是你家兄弟先出手傷人,我家小兄弟才出手招架的。若論年紀與個頭,自是你家兄弟大,卻輸在一個總角小兒手裏,算不得我們的錯。如今爾等十數人眾,將我等合圍,莫非想仗著人多勢眾,欺負外地人嗎?”

    胖大和尚聞言有些氣短,遂回頭看著那個惹事的潑皮。那潑皮剛剛當著眾人的麵,折在一個孩子手裏,怎肯善罷甘休?於是對胖大和尚說:“師父若是覺得牛二兄弟是那撒謊小人,兄弟就啥也不說了。分明是這小賊要討兄弟手裏的羊肉糊湯喝,兄弟不肯,他就趁著兄弟不備,把兄弟坐著的凳子抽掉,害兄弟我摔了個仰麵八叉。待兄弟我想起來,這小賊又仗著人多勢眾將腳踩在兄弟背上,至今疼痛難忍。若師父今日不替兄弟報這個仇,少不得兄弟自個和他們拚了。若兄弟不慎有個三長兩短,家中八十歲的老娘還望師父看望則個。”

    胖大和尚聽得牛二如此說來,早已深信不疑,高舉一對日月鏟對著三人一起掃來。

    這一出手,對武功隻停留在現代的幾招擒拿手的聞一鳴和若雲來說,已如泰山壓頂之勢。兩人齊齊向外一跳,胖大和尚的日月鏟又如影隨形,緊追而來。二子身輕如燕,日月鏟倒是難不倒他。他幾個起跳,就蹦到了胖和尚的身後。胖和尚必得回身對付二子,若雲和聞一鳴才能略鬆口氣。可是牛二領著眾潑皮將三人合圍,圈子越縮越小,眼見得連二子也因圈子縮小,越來越難跳起來了。

    二子大聲喊讓他們兩個趕緊跑到龜鶴樓去請師父他們來,讓他一個人對付這夥人反倒比三人在更輕鬆些。聞一鳴他們感覺二子言之有理,他倆在非但不能幫忙反倒限製了二子的發揮。於是兩人不再與潑皮們廝纏,一心隻想覷個間隙衝出包圍圈去。可是眾潑皮聽出了他們的打算,早已把他們圍得是水泄不通。

    一條街都因這夥人的群毆而住手。膽小的已在收著攤子,生怕被打鬥所累,損毀了家什,可難找人陪去。膽大的早當熱鬧來看,裏三層外三層地把兩夥人圍了個水泄不通。

    正僵持著,聽見外麵一陣馬蹄響,圍觀的眾人立刻嘩啦一聲閃出個大缺口來。嘴裏嚷嚷著道:“官兵來了,扯呼。”這下,圍觀的人倒走了一半。正在鬧事的潑皮聽見官兵來了,也撤了一半,隻剩下幾個反應遲鈍的和胖大和尚。

    官兵們騎著黃河邊上的小種馬,得兒得兒地將正在廝鬥的人圍了個水泄不通。為首的正是方才那被潑皮羊肉湯砸中的年輕後生。

    牛二見勢不好,欲拔腳開溜。隻是到得此時怎能輕易逃脫?早被那後生一聲令下,把他捆了個嚴嚴實實。那胖大和尚,兀自嚷嚷著說,兄弟幾個不過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罷了,官兵都是幹什麽吃的?平白欺負好人!

    坐在馬上的後生大喝一聲:“放屁!明明是這潑皮無事生非,一碗羊肉湯都敢扔小爺我身上,太歲頭上動土,今日豈有輕輕放過之禮!來人,給我悉數捆了,發到老爺手上去,給這些直娘賊來個發配充軍,看他還敢在小爺我的地盤上作祟不?”官兵們果然一擁而上,將潑皮們捆了個結結實實。胖大和尚見勢不好,跺了跺腳,大罵一聲“死牛二,看佛爺為我改天怎生收拾你!”言罷,就馱著他的日月鏟終身一躍,若一隻胖大的鳥兒,飛了出去。

    官兵也不追趕,放他去了。這裏,騎在馬上的後生下來見禮,倒是要和二子結為異性兄弟,感謝他之前的相救。聞一鳴於是請他去龜鶴樓坐下說話。這後生倒也爽利,一口應諾,吩咐這些官兵們把潑皮們押往牢下,明日稟告過知府老爺,再給他們定罪。

    快到龜鶴樓時,才發現黑子已奉師父之命,過來找他們幾個。看見大家都相安無事也就放下心來。瞎眼老道早已坐在臨窗的桌子上等著,桌上的菜早已上過多時。等眾人互相見過禮,堪堪坐下,此間的名菜鯉魚跳龍門就被小二用隻底下燒著火的炭爐子端了出來。

    原來這道菜是以白蘿卜雕刻4個龍頭,將粉絲紮成大拇指粗、尺把長的龍骨,下油鍋炸膨脹,取出用雞蛋皮纏緊,作為龍身,龍的鱗甲用香菜葉擺成,龍爪用雞爪代替,取兩個白蘿卜墩,上麵插上竹簽備用。然後.將雞湯加紹酒、精鹽放在湯鍋內燒沸,加味精出鍋,倒入專用的魚鍋內,坐在炭火爐中。再將活鯉魚撈出,快速從背部開刀,順魚脊骨直剝,另一刀從魚皮下直剝,取出兩塊鮮魚肉,切成蝴蝶花刀片,再裝回魚身原處,將魚頭、尾部各插入竹簽上,放在兩條龍的中間,擺成鯉魚躍龍門的姿勢,即時上桌。這時,小二上前快速用筷子剝出活魚皮下的鮮魚片,放入已燒沸的雞湯鍋內,蓋上鍋蓋。等鍋開時,用勺給每人盛一小碗鮮湯和魚片。方始退去。

    這裏,眾人邊吃邊聊。然後那後生說,自己是此間府尹李大人的貼身小廝,名喚永紅。今日閑來無事,向主子告假來逛個廟會,沒想喝碗羊肉湯被那潑皮誤傷,實在氣人。幸虧幾位兄弟出手相幫,否則定會吃了眼前虧。然後堅執著要自己會鈔。眾人拗不過,也就吃了他這次請,隻是說好明日再回請。因聽說他就是李彥邦身邊的紅人,索性托他明日引見,說受東京方圓之大人所托,前來送個大大的富貴給李爺。那永紅見說,一口應諾,說引見之事隻管包在他身上。

    是夜,眾人盡興歸去。言定次日卯時三刻,待老爺下堂即可相見。

    夜,靜了下來。一輪殘月無比淒清地映照在窗邊。黃河的濤聲隱隱傳來。一牆之隔的聞一鳴與若雲,都在輾轉難眠。

    三更的鼓聲,梆梆地響了起來。“天幹物燥,小心火燭…...”更夫拖長了的音調,在靜寂的夜晚顯得那樣的悠長,由遠及近。(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