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化敵為友
字數:3220 加入書籤
大夫人一揮手,壯實的修靈女婢就將藍姨娘給扶了下去,才得以還這禪院一方清淨。
這一出鬧劇就此結束,於時恭送走大夫人和各位姨娘後等兩位小姐也進了禪房後再站定於這高僧麵前,“大師,多謝您出手相助。”
他看著麵前這微向他行禮的少女,那滿麵的微笑,仿佛剛才她根本就沒向他下過毒,也沒威脅過他一般,當真是像她所說是他幫了她一樣。
歎自己鬼迷心竅怎能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真誠的對於時施了一禮,“施主有禮了,小僧號道虛。”
於時見這道虛如此作態也不再為難與他,將早就準備好的一坨藥丸遞至道虛麵前,“大師,多有得罪。”
那道虛倒也不扭捏,將那藥丸扔進嘴裏見手上的毒素不再繼續增長後便向於時一個施禮,告退了。
藍姨娘和這二小姐使的手段雖然不高明,但總歸是煩人的緊,這次就當小小的教訓,倘若下回再主動來招惹她可別怪她心狠手辣!
此時已是午時,紅桃在她們回到禪院時就被她抽空打發去了膳房給自己張羅吃的,現下正好紅桃端著清淡的午餐行至她身前的石桌上。
小姐,紅桃就知道您會把奸惡小人給打的落花流水的,奴婢在膳房都聽見了姨娘的哀嚎呢,哈哈,過癮!”
於時看紅桃這興奮勁,懶得附和她,直接拿起膳食開吃!
可紅桃是什麽性子?那是一個人自言自語都能說上半天還不嫌累的人,於時見她越說越起勁,就怕她把涎液噴進飯菜中,隻好開口,“紅桃,快吃,待會涼了。”
這才讓紅桃稍稍的停歇了會,於時也趁機加快速度進食,免得待會紅桃又開始了。
吃完東西小睡了會後於時決定去東院轉轉,看哪個院子中有中意的藥材好順回來,不然她手中的藥材有些緊張了。
想法定好後,不再拖拉,說動就動,做賊似的打開房門,未曾發現紅桃的身影後一溜煙的小跑出了禪院。她不是防著紅桃,而是帶著紅桃會不方便,一是紅桃嗓門太大易被發現,二是她是去劫富救貧,萬一被發現了帶著紅桃不好逃跑。
於時出了禪院後才開始閑庭散步的行走在各禪院與各禪院之間。
她不得不承認這啟明寺是相當的有規模,這院子的數量以及占地,都差不多能跟一個占山為王的土寨相比了。白日裏的香客以及小沙彌那是絡繹不絕的你來我往,是以於時也不敢使出無影決,多一張底牌可就多一個保命的機會。是以於時才繞了兩個主院就累的雙腿直抖,那跟抖糠篩般的模樣引得各位香客以及小沙彌頻頻側目。
於時自己也想低調些,但低調不起來也不能怪她不是?她正扶著廊柱喘氣就見大夫人身邊的侍女再笙站在“亥院”門口與倆小沙彌攀談著什麽,她走過去並不是因為好奇,而是打算借著給大夫人問安的幌頭進去討杯茶喝再歇個腳。
再笙見著於時也不怎麽熱情,淡淡有禮的對著於時福了一禮便不再有什麽動作。倒是倆小沙彌很有眼力見“施主,小僧告辭。”
於時對著倆沙彌很是友好的揚起笑容,“小師傅慢走。”
見再笙還是跟個榆木疙瘩似的站在門口於時直接忽略掉了再笙打算邁步進去給大夫人問安了,卻不料竟被攔住。“大小姐,大夫人身體稍有不適,此時已經在歇息了,還請大小姐明早再來。”
於時一聽再笙的這話可不就急了,那語氣別提有多擔心著急了,“母親怎會不適?快讓我進去瞧瞧,不然得擔心死我。”
奈何人再笙愣是雷打不動,麵無表情的回道:“大小姐您且寬心,已請過醫師了,大小姐還是讓大夫人休息吧。”
於時的牛脾氣上來了,嘿你個小蹄子竟敢再三攔本姑娘?“再笙姐姐,大夫人是我母親啊,時兒怎能現在回去,母親臥疾作為子女的怎能棄之不顧,時兒的良心會遭到上天的譴責,也會受到天下人的指責的啊,嗚嗚。”
這鏗鏘有力的語調加上擔憂自責的模樣看得往來的香客直歎息:“這姑娘是哪戶人家竟如此的純良,當真是孝女啊。”
好像是陳國公府的大小姐吧”
原來是陳國公的閨女啊,難怪如此的情深意重。可這陳國公家還真養了個刁奴,竟然敢欺主,其罪當誅!”
越來越多的討論聲圍著陳國公府打轉,再笙知道倘若再任這些人說下去,怕是自己的罪名當真得坐實,到時候不死也得脫層皮。
再笙是個腦筋轉的極快的人,立馬就微伏下腰,對著於時開口道:“大小姐,您執意看望大夫人便隨奴婢來吧。”
多謝再笙姐姐!”這脆生生的語氣聽在一眾香客婦人耳裏那完全就是引起民怒呐。
混賬東西,區區一個賤婢竟敢讓陳國公府的大小姐喚其為姐,這陳國公當真是治家無方。”
是啊,陳夫人竟也如此縱容此等刁奴,可想而知這位大小姐在府裏過的是什麽日子啊。”
可憐的孩子啊,才這麽小竟然背負這麽多的委屈,待回府後本夫人定要老爺參這陳國公一本,家都治不了何以治國?”
一時間關於陳國公大小姐被淩虐的淒慘生活以及陳國公縱容府上刁奴欺主的言語傳遍恒古大陸的離國,可謂是一時之間讓陳國公府在離國成了響當當的存在。
於時被領到大夫人的禪院,之間大夫人正和陳二小姐輕聲細語著什麽。“母親,時兒聽聞您身子不適,特來探望,您可好些了?”
她的話帶著那倆人的目光轉向她,陳二小姐甜甜的喚了一聲大姐。大夫人讓她坐在椅子上後道:“時兒費心了,母親無礙,想是今天被藍姨娘給氣到了。”
於時臉上的表情瞬時就愧疚了“母親,您可千萬保重身子,多怪時兒讓姨娘憂心了才導致母親的不適,是時兒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