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54)
字數:4181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他們的名字,王一鳴一時還叫不上來,隻好含糊著打招呼,微笑著。掃視了大家一眼,問遊金平:“大家都到齊了吧?”
遊金平說:“都到齊了,可以準時出發。”
王一鳴看了看手表,說:“好,我們準時出發。”
這個時候,有人已經在各個車輛上貼上了標有號碼的標誌,王一鳴的車上麵貼了第一號車。前麵是一輛開道的警車,自然是不用貼什麽標誌的。
王一鳴揮了揮手,說:“好,大家辛苦了,我們準時出發,大家上車吧。”小龔打開車門,等王一鳴上了車,自己輕輕關好,坐回到副駕駛的位子上。車子發動,跟上已經啟動的警車,大家一輛一輛,排好隊形,上了高速公路,向臨海市開去。
兩個多小時後,車子就進入了臨海市的地界。
剛出了收費站,王一鳴就看到前麵停了好幾輛車子,路邊站了一大群人向車隊張望擺手。
前麵的警車停下來,王一鳴的車子也停了下來,這個時候,後麵的遊金平先下來了,到了王一鳴的車子旁幫他打開車門,說:“王書記,臨海市的馬書記和劉市長在前麵迎接了。”
王一鳴一聽連忙下來,他沒想到,老馬這個人這麽熱情,他以為老馬會派個副書記到高速公路口迎接就算了,犯不著親自來迎接王一鳴,畢竟老馬也是省委常委,和自己一樣都是副省級幹部。
王一鳴剛下來,看到老馬已經迎上來了,老馬個子不高,肚子不小,腦門光光的,梳著大背頭,肥頭大耳,兩隻眼睛,又大又圓,十分有精神。
他邁著四方步,一搖一擺地迎上來,老遠就伸出手來,握著王一鳴的手使勁地晃著,說:“王書記,歡迎啊歡迎,我們早就盼著王書記早日來我們臨海視察啊!路上辛苦了,辛苦了。”
王一鳴說:“就是怕麻煩你們,現在交通很方便啊,兩個小時就到了。我一來,就有勞你馬老兄大老遠地親自來迎接我,不敢當啊不敢當!”
馬正紅一挺胸膛,說:“王書記能來,是我們臨海市的榮幸啊,我聽金平說了,王書記把我們臨海市作為自己視察的第一站,可見對我們臨海市的工作是多麽的重視,我們萬分感激啊!”
大家又隨便聊了幾句天,雙方各自握了手,又各自上了車,在臨海市的車輛引導下,一路綠燈進了市區。
車隊穿行在整潔寬敞的濱海大道上,這個全長十幾公裏的馬路,是整個臨海市的門麵,街道筆直,有幾十米寬,道路兩邊都是高樓大廈。人行道兩邊,長著各種各樣的熱帶喬木,綠化很好,讓第一次到臨海市旅遊的人們,一下子就有了好印象,所以上級領導來臨海,他們都要千方百計把你的車子引導到這條道路上來,好給外地客人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車隊在市區裏穿行,走了20分鍾,就到了海邊一座現代化的建築前,這是著名的五星級大酒店——濱海大酒店的主樓。寬大的停車場,一下子進來了幾十輛車子,顯得立即擁擠起來。在酒店工作人員的指揮下,很快就恢複了秩序。
車子停穩,小龔還沒有來得及開車門,酒店的服務生已經非常有禮貌地打開了車門。王一鳴從車子上下來,馬正紅和劉萬裏市長,已經笑容滿麵地迎上來了。
大家邊說邊往酒店裏麵走,酒店的二樓,有一個大會議室,按照議程,他們這一批人,到了酒店先要參加一個臨海市舉行的簡短的介紹會,現在的時間是11點25分,估計介紹會也就是半個小時左右,接下來就是臨海市委、市政府舉行的招待午宴。
王一鳴在大家的陪同下走進了會議的休息室,上了一趟洗手間,回到休息室的時候,就看到大家也都基本上到齊了。
11點半,會議準時開始,王一鳴在馬正紅和劉萬裏的陪同下,就走進了會議室,他看到,整個會議室裏,幾乎座無虛席,省直有關部門的領導、臨海市的領導、工作人員,和新聞記者們,把整個會議室裏坐得滿滿的。
王一鳴帶的一幫人坐在會議室的一邊。馬正紅帶的臨海市的領導坐在另一邊。大家麵對麵地交流著,會議由臨海市的一位副書記主持,先由市長劉萬裏致歡迎辭,然後由市委書記馬正紅親自匯報臨海市的情況。
對於臨海市,王一鳴雖然來得很少,但對於這個城市的情況,還是有不少耳聞的。
臨海市是西江省最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前些年以瘋狂的房地產開發聞名全國。那個時候,各個省,中央各個部門,懷有淘金夢想的人都從四麵八方來到這個城市,買地皮、造樓房,一片地皮一個夜晚就可以轉手幾次,地價像是坐上了火箭,一飛衝天。
有的人僅僅因為搞到一個地皮的批文,一轉手就發了大財。錢是幾百萬幾千萬地掙,一傳十十傳百,臨海成了炙手可熱的地方。那個時候,沿海的地皮一天天瘋漲,許多知名不知名的開發商都到這個地方,通過各種途徑,買地皮、蓋房子。房子,房子,隻要是房子,就可以帶來天文數字的財富。
為了地皮、房子,幾乎所有的人都瘋了。
銀行刷刷地向下放著貸款,全國的資金一夜之間有不少流向了這個狹小的地區。這個城市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好像這個城市,坐上了火箭一下子就超越了幾百年的曆史,進入國際化大城市的行列。
但現實是殘酷的,靠投機和銀行資金支撐的虛假繁榮,所謂的房地產泡沫,就像大海的漲潮一樣,潮水退去留下的是一片狼藉。
泡沫很快就破滅了,靠炒地皮和樓花,是造就了一批百萬、千萬富翁,但就像擊鼓傳花的遊戲,到最後接盤的人,卻成了這個世上最可憐的人。他們買到手的地皮和樓房,一下子就變得一錢不值,想轉手都找不到任何對象。
他們的資金許多是來自銀行的貸款,這個時候,麵對高昂的利息和開發成本,他們就是建好了樓房,麵對低迷的樓市和一大片一大片的爛尾樓,大家都沒有了希望和底氣。唯一的辦法就是停工。地皮不要了,蓋好的樓房不要了,因為這些就是全部賣掉,也不夠還銀行的貸款了。
一瞬間,這個沿海房地產開發最瘋狂的城市成了中國沿海一個最大的爛尾樓工地。到處是大片的水泥鋼筋構築的森林。裏麵空空蕩蕩的,沒有人氣。夜裏,成了無家可歸者安居的地方。大片的土地閑置,大片的樓房成了殘垣斷壁。沿海那些一棟需要幾百萬的別墅,竟然成了拾荒者安居的樂園。那裏麵也不通水,也沒有電,一棟棟別墅,破爛不堪,成了鬼屋。
臨海市在經曆了短暫的繁榮之後,終於付出了慘重代價,它成了西江省經濟最不景氣的一個市,本來條件那麽好,早就應該發展起來的城市,現在卻在整個省裏處於中遊。
對於這樣一個地方,此後的西江省的領導們都沒有找到破解這個困局的砝碼,臨海市的發展一直沒見起色,到如今還是不溫不火,沒有走出當年的陰影。
王一鳴中午參加完午宴,回到位於26樓的房間,推開窗戶,外麵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大海裏帆影點點,出海打魚的船兒,不時地駛過海麵。
近處是泛白的沙灘,據說是天下聞名。這個城市,確實是一個度假休閑的好地方,氣候宜人、風景優美,沿海沒有發展重工業,海水還保護得相當好,在這裏,可以吃到別的地方吃不到的海產品。因為在東部沿海地區,由於工業汙染很厲害,許多敏感的海產品,在它們那裏已經絕跡了。
這個地方,或許是中國最後一片沒有汙染的淨土了聽說臨海市的空氣質量,常年保持在優良狀態,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
對於這樣一個城市,今後要如何發展定位,王一鳴覺得一定不能像別的沿海城市那樣走重工業的道路。利用海運便利的條件,發展重化工,鋼鐵,造船業,是可以立竿見影,但是,那樣把這最後一片淨土也汙染掉了。我們不能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就把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地方,都變成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要錢不要命,是這麽些年來絕大部分地區發展的經驗,也是教訓。一切為了GDP,隻要數字好看,就可以不要藍天淨土,拿整個民族的未來賭博。這樣的教訓,簡直是太慘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