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9)

字數:400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話不投機半句多。人生觀不一樣,理想不一樣,追求的目標不一樣,共同語言就不多了。和趙經天聊天,除了就事論事,雙方在思想上,根本形不成共鳴。這樣的談話,沒有多少快感。所以王一鳴看了看表,說:“時間不早了,我就不打擾大哥休息了,明天我們還要考察幾個地方,挺辛苦的,還是早點休息吧!”

    趙經天平常裏和王一鳴接觸,也是在家裏陪著老爺子吃飯的時候,聊聊天,雙方也沒有多少心靈上的溝通。話題一打開,就發現雙方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想的事情完全是不一樣。於是,隻好就此作罷。

    趙經天站了起來,把王一鳴送到門口,擺擺手,然後就回到房間裏,一個電話,就把小徐喊了進來。

    他們兩個,才真正是有共同語言。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按照計劃,趙經天要考察小龍江水電站項目的選址,順便還要看幾個縣的有色金屬開發情況,所以日程的安排,相當緊湊。

    陪同考察的有副書記王一鳴,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鄭天運,還有有關廳局的領導。大家浩浩蕩蕩,組成了一個車隊,前麵是警車開道,後麵是三輛中巴車,沿著高速公路,向地處西江省西北部的龍江市開去。

    龍江市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下麵的采礦業發達,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下麵的幾個縣,在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的儲量上,在全國都數得上名次。有的品種,還是第一第二的位子,所以現在成了人人爭著要的金餑餑,很多私營老板,從外地蜂擁而至,在這裏實現了發大財的夢想。

    從省城到龍江市,有三百多公裏,一路上,由於省交警總隊早就聯係好了,在每一個車隊經過的路口,都事先截住了車輛,所以王一鳴這個車隊,一路上暢通無阻,除了可以看到從對麵開過來的車輛,隔著隔離帶,呼嘯而過,旁邊一輛別的車也沒有。

    對於這樣的安排,王一鳴還是覺得過意不去。尤其是看到那些經過的一個又一個高速路口,排了一長串車子,都是同一個方向的,給王一鳴他們這個車隊讓路的。隻有王一鳴他們這個車隊走遠了,確信再也超不過去了,當地的交警部門,才會放行。

    這就是權力的魅力啊!為了安全,隻有采取這樣極端的措施。雖然許多人因為領導的出行,更加不方便了,但領導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一切靠後。

    坐在車裏,看著窗外的風景,王一鳴若有所思,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喜歡杞人憂天,無端的打擾了群眾的生活,似乎就覺得欠了大家一個人情。沒有覺得理所當然。

    趙經天卻很活躍,這樣的情況,對於他肯定是很少的,他日常都是坐著飛機,在全世界竄來竄去。對於身邊的世界,是很少這樣近距離觀察的。再說西江這裏的五月,到處是草長鶯飛,遠處的山巒,都是鬱鬱蔥蔥,稻田裏的禾苗,也是綠油油的,一望無際。這美麗的田園風光,對他這個成天生活在大城市的大老板,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路上,他談笑風生,不住的誇讚著西江這裏優越的自然環境。說:“我說一鳴,你們這裏,哪裏像個落後地區啊,就憑你們這條件,早就該是發達地區了,你們比著大西北,寸草不生的地方,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還發展不起來,真是可惜啊!”

    王一鳴聽他叫自己,轉回頭,衝他笑了一笑,說:“大哥,資源再多,缺少了資金和人才,也沒有辦法啊!我們現在是守著金山要飯吃。地下的資源很多,就是開采不出來,或者是開采出來了,價格就降下來了,你什麽多,市場上什麽就賤,我們又沒有加工能力,光靠賣資源,資源一旦枯竭了,還得返貧。這不是個長遠的辦法。況且,環境也破壞掉了,現在那麽多的私人老板投入開礦這個行業,濫采濫挖,簡直是破壞性開采,已經帶來了很大的環境問題,下一步,我們省裏要進行更加嚴格的整頓,省委常委會已經開會決定了,春風同誌和放明同誌都表示,再不下定決心,任其發展,我們西江省裏,一定會出大問題。刻不容緩啊。”

    說完看了一旁坐著的鄭天運,對趙經天說:“天運同誌是分管全省安全的常務副省長,對這個問題,他最熟悉,最有發言權!”

    鄭天運五十多歲,個子不高,胖胖的,他原是中央部委的處長,到西江掛職的時候,就留在了西江,弄了一個副市長當。十幾年下來,就升到了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的位子。官場上走的也是順風順水的。他和劉放明一起,都是國家部委下來的,雙方本來也有些淵源,要是硬套感情,也可以套上近乎。畢竟都有相似的從政經曆。

    但官場上的事情,有時候是說不清楚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楊春風當了省委書記後,就想在省政府這邊,安排一個自己的得力助手,製約著劉放明。畢竟省政府這裏,管的都是具體的事情,財權又重,於是選了選去,就挑上了鄭天運。

    鄭天運原來是分管政法口的副省長,對於當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他還是有些準備的。楊春風一到任,他就極力討好巴結,常常主動向楊春風匯報工作,把省政府這邊自己觀察到的,思考到的,都一股腦的講給楊春風聽,給楊春風留下了真誠、熱情、忠心耿耿的印象。獲得了省委書記的信任,在一個省裏,那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楊春風提議他,出任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對鄭天運的表現,劉放明雖然不滿意,一天到晚,往省委跑的怪勤快,都是省級幹部了,還這樣低三下四,真窩囊!但省委書記的話,他這個省長,也不能不聽,畢竟人家是名正言順的一把手。劉放明於是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他們在那裏長袖善舞。反正劉放明也想開了,自己這個省長,本來就是撿來的,自己都沒想到,這一生還能當的上省長。反正也快退休了,隨他們去吧。

    所以在官場混,最關鍵的是站隊問題,鄭天運就是敏銳的把握住了這一點,站到楊春風的隊五裏,才撈了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當當。他如果執迷不悟,超然世外,不緊跟、巴結楊春風,一迷糊,大好時機就錯失了,他也就沒有了當省委常委的機會。

    你別看都是副省長,當上這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那份量就完全不一樣了。在省裏的新聞裏,你的排名,就前進了一大截。原來是一般的副省長,排名都排在老後麵了,官員多了,老百姓就記不住你是誰了。

    現在不一樣了,在省政府這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些廳長局長的,見了你,臉上的表情,和見別的副省長,就不一樣。人家怕你哪一天,在省委常委會上說句話,他們的官就沒了。

    對於王一鳴,鄭天運心裏也是複雜的,他也是充滿了想要巴結的想法。這個王一鳴,來頭實在是不小。都是國家部委機關出身的,自己混到三十多歲,才混到處長,不是抓住了一次機會,到西江省掛職,升了副市長,說不定這一生就完了。你看人家王一鳴,三十幾歲,就是副部長了,現在比自己還年輕,就是排名第一的副書記,說不定兩年後,楊春風的省委書記的位子,也是他的。

    人比人,真是要氣死人。

    對於王一鳴,鄭天運隻有眼饞嫉妒的份。

    但想起自己的前途,他覺得,自己還是要發展好和王一鳴的關係,取得他的信任,最好是處到像和楊春風一樣的關係,那就滋潤了,到時候王一鳴當了省委書記,自己可以繼續風光,老天要是有眼,就是當上省長,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事在人為,最關鍵的是要爭取。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隻有這樣,才能有成功的機會。

    在官場上混,就要有鄭天運這樣的勁頭,矢誌不渝,標準的政客,為了升官,可以付出一切。

    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都是成功者。

    關於私營礦主濫挖爛采的事情,作為分管全省安全生產的副省長,鄭天運也是一清二楚的。現在全國都是這個樣子的,要怪隻能怪國家有關部門製定的政策,朝令夕改,才造成了今天這個局麵。本來按規定,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隻有國有企業才有探礦權,采礦權,不允許任何個人參與礦產資源的開發,那個時候,基本上是有序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