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

字數:346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王一鳴接過名單,看了看,秦大龍還是比較細心的,在每個名字的後麵,都標注的有提示。像張運來後麵,標注的是“楊”。肖剛後麵,標注的是“劉”。後麵附的還有各人的簡曆。考評結果,厚厚的一大遝,有七八十頁,一時半會是看不完的。

    王一鳴粗略的掃了一眼,就放下了,說:“這幾天我慢慢看,爭取仔細看一遍,在上省委常委會之前,我們再碰碰頭,最後敲定下來。你現在就給我匯報一下,根據你的判斷,這批要提拔的幹部,你總的印象如何。”

    秦大龍說:“這批處級幹部,絕大部分,我都不認識。你也知道王書記,像我們這個層級的,隻認識廳級以上幹部,處級幹部太多了,如果沒有工作上的接觸,是不可能認識的。省委省政府的這幾個,我還有些印象。像肖剛,原來是劉放明的秘書。黎安平,是周副書記的女婿。張運來,就更不用說了,就是現在楊書記的秘書。其他的,就全靠考察組的成員到各市和各廳局了解的了。最重要的,是各廳局黨組書記的意見和市委書記的意見。你也知道,現在的幹部提拔,都是下麵的單位推薦。考察誰不考察誰,都是廳黨組書記和市委書記說了算。他們說哪個幹部優秀,我們就考察考察,上報省委常委會討論了。”

    王一鳴聽了他的匯報,臉色凝重的放下手中的文件,看著秦大龍說:“我的同誌哥,我不是跟你商談過嗎,這樣子是不行的,單靠走形式的考察,我們組織部門,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嗎。那些廳局推薦的人,哪一個不是廳長或者廳黨組書記的紅人,關係不好,他們會推薦嗎?這些人,都是和主要領導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的人。說不好聽點,說不定都是靠拉關係,走後門,才獲得主要領導的推薦的,他們得了好處了,可以不負責任的把一些自己欣賞的人,推薦給組織部門,如果我們不嚴格監控,讓這些人通過我們的考核,順順當當的升了官,到了更關鍵的領導崗位上去了,下麵的老百姓會怎麽看我們,他們會認為我們和那些人是同流合汙的,也是清白不了的,說不定也是收了人家的禮物的。我們就是有嘴也說不清了。老百姓看的是結果。眼看著一個素質很差的,就會請客送禮的人上去了,對那些踏踏實實幹事業的,不懂不屑於拉關係走後門的人,不是極大的傷害嗎?真正能幹事,素質好,原則性強的好人,好苗子沒有選上來,相反,卻選上來一批素質很差,說不定就是隱藏的犯罪分子上來了,還成了高級幹部,你說這不成了笑話嗎?長此以往,老百姓還會怎麽看待我們組織部門?我們不是成了瞎子聾子嗎?!”

    秦大龍被王一鳴這樣劈頭蓋臉的來了一通,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但沒辦法,他也知道,王一鳴說的確實有道理,現在這個選拔幹部的辦法,確實是漏洞百出。真正有骨氣,有才華的人,不一定能選出來。相反,那麽善於拉關係,跑門子的人,倒如魚得水,賺了不少加分。這個情況,老百姓也是心知肚明的,沒聽現在的順口溜嗎,“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現在的當官的,大多都是跑出來,送出來的。說白了,是花錢買來的。封建社會也有買官賣官,但那都是明碼標價,什麽職位,給多少錢,你得到什麽爵位,那都是虛的,隻是個級別,說出去好聽些。花錢買來的官,你沒有實際的職務,所以沒有實際的意義。買官所花的錢,也堂堂正正的,進了國庫,成了財政收入。

    而現在,一個縣委書記,就可以賣官。報紙上不是多次報道過嗎,雖然沒有明碼標價,但暗地裏大家都知道,想當個科局長,沒有個十幾二十萬,你想也別想。大的有實權的鄉鎮黨委書記,一出手就是幾十萬。關鍵部門的局長,也是搶手的不得了。

    所以,一旦查處,那些縣委書記,都是身家上千萬。你想啊,當了五六年,全縣的科級幹部職位,最少能賣幾百個。每個五六萬,也是不得了的數字。要麽老百姓說現在的領導幹部,“要想富,動幹部”。

    對官員們跑官賣官的情況,秦大龍也是一清二楚的,但他也是束手無策。你想啊,連國家都沒有辦法的事情,他一個省委組織部長,能有什麽高明的辦法?那麽多的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反貪局,全國不知道有多少人靠這個吃飯,少說也有幾十萬吧,但管住領導幹部的貪汙腐敗了嗎?腐敗分子不是照樣愈演愈烈,原來幾百萬就是不小的案子了,而現在,動不動就是幾千萬,幾個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不得不佩服,中國官員在貪汙受賄的數額方麵,屢屢在刷新世界級記錄。由於貪官汙吏太多,已經影響到整個中國共產黨的形象,人民群眾非常不滿意,無官不貪,成為一道世紀風景。

    對這個情況,就是黨的高層,也是心知肚明的,連總書記都明確指出,“反腐敗鬥爭,關係到我們黨的生死存亡”。你看,連總書記都沒有辦法的事情,你讓他一個組織部長解決,不是太為難他了嗎?

    秦大龍苦笑了一下,說:“我的大書記,你也知道,我們的大環境就是如此,我們也是身不由己啊!全國都是這樣選拔幹部的,我們也不能標新立異吧。再說了,不讓那些市委書記和廳局長推薦幹部,他們會有意見的,在對我們省級領導考評的時候,他們會不配合的。中央組織部對我們這些省級幹部考察,最主要的就是找這些廳局幹部,讓他們給我們打分,得罪了他們,你的分萬一不高,中組部就以為你的領導水平不行,一紙令下,你就去了人大或者政協養老去了,所以,為了平衡關係,就是春風書記和放明省長,都會給他們麵子的。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謹慎些好。你剛來,還年輕,作為一個老哥,我還是勸你,先按部就班,等位子坐穩了,再大動幹戈。現在折騰,萬一拿捏的分寸不好,得罪了這些廳局長和市委書記,他們都是楊書記或者劉省長的紅人,你說沒有關係,誰能幹到這個位子吧。他們聯合起來毀一個人的能量,還是有的。到時候楊書記和劉省長再站到他們那邊,我們就被動了。你我都是外來戶,根基不深,我是沒問題,到時候大不了還調回我老家,到政協或者人大養老去。而老弟你,就可惜了,誰不知道,趙副總理他老人家,對你抱了相當大的希望。妒忌你的人,也不會少,他們巴不得你出來事情,卷鋪蓋走人。到時候他們才有機會。我說的都是掏心窩子的話,你考慮考慮,現在不是心急的時候,你得耐得住性子,一步一步的來。”

    王一鳴聽秦大龍囉嗦了那麽一大段,也確實是有一定道理,於是心情就平靜了許多,頭腦也冷靜了下來,他站起來,伸出雙手,握著秦大龍的手狠狠晃了幾下,說:“感謝你了老哥,你的話我記住了,你是對的,要穩,心急吃不到熱豆腐。等大局已定了,自己有發牌的自主權了,再大動幹戈。我會感謝你的,也希望你繼續提醒我。”

    秦大龍也是個身上有些正氣的人,雖然身處官場,但他基本上做到了守規矩,犯法的事情,不幹。所以他和王一鳴,還是有些共同語言的,在心裏,也對王一鳴是真心愛護的。他也希望維持這個友誼,畢竟幾年以後,他的資曆也夠了,如果真是王一鳴出任省委書記,他和王一鳴的關係處好了,是有可能再上一級,出任省長的。組織部長出任省長的,在全國也有先例。再說了,秦大龍原來當過縣委書記,當過地級市的市長,也有行政經驗。現在的高級幹部,都是螺絲釘,橡皮糖,組織部門放到哪裏,都能對付得了。

    當然,當省長,中組部最主要的還是看一把手的意見。到時候如果王一鳴是一把手,誰和他關係好,是個最主要的加分項。不管今後的情況到底如何變化,都要做好心理準備,俗話說,機遇等待的是有準備的大腦。在官場上,更是如此。你不為自己的前途操心,老想著天上掉餡餅,那不是一個政治人物的風範。一個政治人物,什麽時候都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做到未雨綢繆,就是隻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隻有這樣,才能成功。官越做越大,對當官的來說,才是真正的成功。